“红通一号”杨秀珠:亡命13年,为何最终投案

2019-09-10 07:22姜洁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红通温州荷兰

姜洁

她曾扬言“死也要死在美国”

“跟我一样逃在国外的,你们想做什么都没有办法的,还是抓紧回来吧,回来的路都是敞开的,没有必要在外面熬了。”

2019年1月14日,《红色通缉》热播结束。纪录片展示了“百名红通人员”的归国服法之路,让人们知道了逍遥法外的日子他们并不逍遥。

第一集“扛大旗”的就是“红通一号人员”杨秀珠(本刊曾于2017年第3期特别报道《捉逃记》中讲述了杨秀珠的贪腐故事)。她在国内横行霸道、目无王法,外逃时又颠沛流离、众叛亲离,很多人看完纪录片后直呼:“要是再不回国自首,丁义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人物,因贪腐问题案发后出逃到美国。尽管他懂外语,可由于怕被抓整天不敢出门,加上被人持枪威胁,只能打打“临时工”。最终,他在非洲做金矿生意时被暗杀)就是你杨秀珠的下场。”

杨秀珠,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涉嫌在土地开发、项目推进、建筑面积增加、配套费减免等事项上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同时涉嫌贪污公款,案发后于2003年4月出逃,历时13年7个月后,于2016年11月16日回国投案。2017年10月13日,杨秀珠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

当年,杨秀珠曾经声称“死也要死在美国”,为什么最终会回国投案,让许多人好奇。但这的确是杨秀珠自己反复考量后的选择:“在外面,这个苦楚,你们在国内的人是领受不了的,我们在外面是知道的。逃亡的人抓紧回来,没有必要了。反正一个事情,该认的罪就认。”

杨秀珠当年有多横?

出身草根的杨秀珠当年凭一手阿谀奉承的功夫,在杭州结识了一对高官夫妇踏入政坛,最终官至厅级,成为涉案2.5亿元、潜逃国外13年的“传奇”。

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杨秀珠讨好上级的故事始终带着几分乡土风味。每当有领导下来检查,她会立刻在温州著名的华侨饭店布置一间房间,里面挂满各种名牌衣服,让领导和领导夫人去挑。除此之外,她还在小汽车里装了冰箱,但凡进省就给省干部带名贵海鲜。当了省建设厅副厅长之后,她并没有停止送礼的步伐,“每次回温州,都是一卡车一卡车地往省城带礼物”。杨秀珠前夫李松坤说,“杨秀珠在家里从来不干活,但到了领导家里,她是拼命地干活。”

原温州市一位领导干部说,杨秀珠为求升迁,使用了“三找”手段,即上面找个靠山(省、市领导干部)、下面找一批铁杆(市、局实权干部)、社会上找一批势力,在当地缜密布局。

1994年,杨秀珠向温州市副市长一职迈进。按程序,副市长一职须经市人代会选举产生,但当时杨在温州声名狼藉,无望通过人代会选举。杨秀珠为人大常委们解决住房问题,并为市人大盖了一栋新楼。最后顺利当选副市长。

不尊重规则、只尊重潜规则,是杨秀珠行走官场的准则,这也造成了她蛮横的形象。杨秀珠当温州市副市长时,因为开会迟到等小事就能公开对下属破口大骂,比如杨秀珠曾骂规划局长,“短命鬼,老娘到了你还敢迟到”。曾经和她一桌吃饭的人亲眼看见她团起餐巾纸往市委书记脸上扔,“仅仅是一言不合”。还有一次是她选举副市长被多数人大代表反对的场合,当时的市委书记还在努力为她拉票,沉着脸的她当众大声斥责书记:“棺材都抬到桥头了,还说什么说。”

从1984年担任温州规划局局长到1998年离开温州调往省建设厅,杨秀珠掌握温州的规划和城建、土地14年之久,其间最响亮的名言就是:“规划就是钱,土地审批就是钱,容积率就是钱。”

在那几年里,温州的土地成了杨秀珠的私人财富。无论地段好坏,这些地她想给谁就给谁,想要多少钱就多少钱。大权独揽的杨秀珠那几年横行霸道,连一支建筑队能否进入温州都由她一个人说了算。

由于规划局就是她的天下,所以杨秀珠的规划和破坏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比如当年她把华盖山的原动物园地区土地批租给某外商,破坏绿地不说,还挖了一大块山体,“把温州的绿肺砍掉一块”。瞎子都能看出来这是错误规划,后来检察院查明承接该工程的外商曾给杨秀珠一笔巨额贿赂。

当年杨秀珠还曾要求新建道路一律改种椰树(原来都种法国梧桐),但温州气候根本不适合椰树生长,没几天这些椰树也都“命丧温州”,而这背后还是外商对杨秀珠的巨额贿赂在作祟。

而在土地上的经济活动也是以其家族式的链条展开的。杨秀珠的大弟杨光荣是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副总经理,很早就有人举报他,说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地块,都是杨秀珠以低价划拨的土地,建成后的新房以市价出售,外界传说公司获利2亿多元,却一分钱没有用在铁路建设上。2003年2月,杨光荣因为涉嫌受贿而被拘。该事件也是杨秀珠外逃的导火索。

逃亡在荷兰,肋骨断了一个多月只能吃止痛片

2003年4月20日,当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的杨秀珠携女儿、女婿及外孙从上海机场出逃。

杨秀珠的第一站是新加坡。新加坡华人多、没有语言障碍,她认为自己在这里能很好地隐匿身份,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良“跳板”。但她没想到的是,自己会遭到黑社会的敲诈,于是通过自己在新加坡的亲友调用护照后,辗转来到荷兰并申请了政治避难。

荷兰,是杨秀珠滞留时间最长的国家。但她在荷兰过得并不如意:“在荷兰我碰到一个大问题,我总感觉到在国外,孤独、寂寞、脆弱,低人一等。”

面对国内媒体,杨秀珠大吐苦水,倾诉了自己在外逃生涯中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遭遇。过去身为领导干部的她,在荷兰时曾在餐馆端盘子、倒啤酒。

杨秀珠回忆,有一天她在荷兰摔倒了,一条肋骨断了,家庭医生让她吃止疼药,吃了一个多月,还是痛不可忍。后来家庭医生让她去拍片,才发现肋骨断了,已经生长出来的肋骨跟原来的位置连在一起。“这个有人权吗?断了的肋骨一個多月才拍片!”说到这里,她抹起了眼泪。

随着2015年4月中国公布“红通人员”名单,荷兰警方对杨秀珠进行拘捕,并把她送到了荷兰北部一处移民收留所。一直关注国内追逃形势的杨秀珠感到,这并不是避难申请成功的前兆,而是有可能被遣返的迹象。她的感觉没有错,正是由于中国加大力度推动,荷兰已经作出遣返的决定。

就在遣返令下达前夕,杨秀珠铤而走险,从收容所出逃。她持一本假护照,故意设计了极其复杂的逃亡路线,先到法国,再到意大利,再到加拿大,最终目的地是美国。为了躲避追查,杨秀珠逃亡的最后一程是选择乘坐火车,从加拿大多伦多到美国纽约。

扬言“死也要死在美国”

在美国,杨秀珠有不少亲属。在这些亲友的帮助下,她利用赃款购买房屋做起了“包租婆”。不过另一边,杨秀珠自以为天衣无缝的逃亡路线其实早已被追逃工作组掌握,中国向美国通报并提供了杨秀珠的犯罪证据。美方进行调查后,在长岛将她拘捕。经过磋商,美方同意立即遣返杨秀珠。

在对其进行第一次强制遣返的时候,杨秀珠强烈反抗,用头撞墙,扬言“死也要死在美国”,并聘请律师上诉,向美国申请避难。第一次遣返无奈暂时中止。杨秀珠没有想到,遣返虽然暂时中止,但她并没能获得保释,而是一直被拘押在监狱。

杨秀珠的误判,或许是因为她忘记了一点:反对腐败,是全世界共同的价值观。虽然意识形态和法律体系的差异有时会给执法合作带来一些困难,但只要贪腐证据确凿,没有任何国家会成为犯罪分子的“避罪天堂”。中国把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鲜明地摆到国际社会的聚光灯下,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获得了广泛支持。

2014年6月,中央追逃办成立后,将杨秀珠案列为挂牌督办头号案件。2015年4月,中央追逃办公开发布“百名红通”,杨秀珠名列榜首。

杨秀珠是“百名红通”1号,突破该案对追逃追赃具有标志性意义,习近平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多个外交场合会面时,每次都谈到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问题,也不止一次地谈及杨秀珠等重点个案。两国领导人的共识,为执法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2014年12月,在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会议上,中美双方共同确定了五起重点案件,杨秀珠案就是其中之一。

杨秀珠被关押在纽约附近的新泽西州哈德逊惩教中心,她在里面也能从一些渠道感受到外面形势的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亲属的态度也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支持她上诉,到试探着劝她放弃,到后来,甚至不愿再为她提供律师费和生活费。

而新的打击又接踵而至,2015年9月,杨秀珠的另一个弟弟杨进军被美国强制遣返中国。杨进军外逃14年,涉嫌犯罪的行为和杨秀珠案密切相关。这让杨秀珠滞留美国的信心开始动摇,她试探性地让亲属联系了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表示有自首的想法,但提出了一系列无理要求。时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工作人员杨泽锐说:“她提回去不坐牢,不审判。这个怎么做得到呢?我们对她说:你是‘红通一号’,你回去我们还把你当嘉宾接待?那绝对不可能。”双方第一次交涉以失败告终。

最终攻破杨秀珠心理防线的一次打击,是在2016年7月。杨秀珠双眼患有疾病需要手术,她也一直以此为由在申请保外就医,律师告诉她这种情况通常都能获得保释。

2016年7月1日,哈德逊惩教中心让她收拾物品,告知她要离开这里了,她以为保释成功了。没想到随后她被送上飞机,经过4个多小时的飞行,降落在了休斯敦。杨秀珠从机场直接被送到了另一所监狱——休斯敦合同监狱。满心期盼着保释,盼来的却是转监,让杨秀珠感到绝望:“我要做白内障手术,它里面有黄斑变性,他们不敢做,一年以后才能到医院去看病,这对我来讲是非常苦恼的。”

杨秀珠之所以被转监,正是因为她提出需要就医,而这所监狱医疗条件相对完善。但这让杨秀珠清楚地认识到:保释是无望的,在美国只能继续呆在监狱里。当时她申请避难的案子还在审理中,通知她到纽约移民法庭出庭,但她自己觉得继续下去意义不大了。

外逃了13年多,眼看出狱无望的杨秀珠终于转变想法,不再想“死也要死在美国”,而是选择主动投案自首回国:“我正式提出来我要回家,我要回国了。”

杨秀珠让亲属再次联系了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表示有诚意自首,希望领事馆来进行领事探视。领事馆同意前往探视,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工作人员承诺,她回来后立即安排她去医院检查。随后,杨秀珠放弃申请政治避难。

2016年11月16日下午,从美国达拉斯起飞的AA263次航班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潜逃海外13年零7个月,辗转7个国家和地区的杨秀珠走下舷梯。机场休息室内,一张签发于2003年的逮捕证,终于摁上了她的手印。

2016年11月23日,杨秀珠回国刚一个星期,浙江有关部门就为她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并为她安排了白内障手术。对此,曾在荷兰做过一次白内障手术的杨秀珠评价:“美国的医生公开跟我讲不敢做这个手术,浙江二医的医生很好的,做得跟我在国外做的差不多,而且可能更好。非常感谢祖国。”

“别以为跑到海外就是天堂,等待自己的实是地狱般生活”

2017年10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杨秀珠贪污、受贿案,对被告人杨秀珠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0万元;追缴杨秀珠贪污、受贿所得人民币2639万余元。判决结果出来后,她表示“服从判决,不再上诉”。

杨秀珠还向其他外逃人员喊话:“跟我一样逃在国外的,你们想做什么都没有办法的,还是抓紧回来吧,回来的路祖国都是敞开的,你要回来全世界都会给你们让路的,没有必要在外面熬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杨秀珠的心路历程充分说明,海外不是避罪天堂,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躲不过法律的制裁。

随着中国追逃力度的不断加大、政府对追逃工作的重视不断提高,国外早已不是犯罪分子的避罪天堂,而回国服法也将是所有外逃罪犯的唯一选择。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贪官外逃没有好下场》的微评:“寂寞空虚苦,杨秀珠现身说法,痛诉屈辱史,警示腐败分子:别以为跑到海外就是天堂,等待自己的实是地狱般生活;世上哪有什么避罪天堂,只有恢恢天网。别再做贪饱就跑、一跑就了的春秋大梦,跑得再远也难安身。要想安然无恙,就得安分守己莫伸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央视系列电视片《红色通缉》中出镜的浙江省公安厅工作人员郭建强,从杨秀珠2003年出逃到2016年自首回国,一直跟踪此案。等杨秀珠回国自首后,他没过几个月就退休了。

在采访中,郭建强告诉记者,杨秀珠出逃时正值“非典”疫情爆发,当时为了追踪涉案人员,他和同事们冒着被病毒传染的危险,在全国各地到处跑,坐汽车、打地铺,非常辛苦。

一直追了杨秀珠13年,当听说她要回国的时候,郭建强非常激动:“杨秀珠回國前,领导通知我,说大概她几点下飞机,我就提前等着飞机落地。13年了,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飞机落地那一刻,很多知情的同事、朋友都给他发短信祝贺他:“终于在你手上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终于可以安心退休了!”郭建强笑着说,“十几年追逃历程,中央的决心是最关键的。正是因为中央追逃办坚持不懈地抓这个案子,一直盯牢不放,才终于等来了归案的这一天。”

猜你喜欢
红通温州荷兰
凡·高
好玩的温州乐园
“百名红通”归案40人25人自首
百名红通人员
温州模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枷锁 ——阿伦德(荷兰)▲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
五名索马里海盗被引渡至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