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2019-09-10 07:22吴天军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团党史中华

吴天军

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335人,18个教学班,47名教师。学校以“用责任育人,育有责任之人”为办学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师生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受到心灵的滋养,培养了师生强烈的文化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师生,我们创造条件让教师喜欢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授给学生。

(一)培养志趣高雅的教师

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引导他们品读经典,撰写书评,写读书心得体会等。学校每学期向教师推荐传统文化书籍,并鼓励教师主动购书,学校每人每学期为教师解决30元的购书款。学校向老师推荐的书籍有《論语》《孟子》等,也有诗词歌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学校成立教师社团,培养教师的高雅情趣。我校的教师社团有书法、篆刻、剪纸、刺绣、文学社、朗读者等,这些社团不仅丰富了老师的课余生活,提高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提升了素养。

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各级业余社会团体。我校有11名教师先后参加了区业余作家协会、区摄影家协会和区书法家协会,这些教师不仅通过活动提升了水平,也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领导带领教师们在校园网、微信朋友圈里“晒诗”。这样的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教师社团文化节和成果交流。我校利用节日和特殊纪念日组织教师进行社团成果展示,如元旦组织教师创作和书写对联,端午节组织教师开展包粽子大赛,“七一”和“十一”组织教师开展诗朗诵比赛,提升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建立丰富多彩的社团

学校的各种社团共计22个,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有软硬笔书法、剪纸、折纸、国画、纸盘画、纸壳画、京剧脸谱画、民乐、民族舞等,学生得到熏陶,逐渐产生了兴趣。学校通过教育开放周、社团文化节、体育艺术节等契机,展示社团成果,向家长进行宣传,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三)举行多种多样的竞赛

学校每学期都安排德育处和教导处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鼓励和检验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每年一次的“成语大会”“古诗大会”“汉字听写大会”都是学生非常关注的传统赛事。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歇后语手抄报”“我们的节日手抄报”“农谚与二十四节气手抄报”大赛,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和表奖。

(一)开设校园文化课程

我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的历史与办学理念有机融合,提出了“责任教育”的办学品牌。学校的“责任教育”分四个层面:即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把“立德”“求真”“尚礼”“感恩”“融合”“担当”“正义”“使命”等中华优秀精神落实在学校品牌建设之中,打造“责任教师”“责任学生”“责任家长”“责任课堂”“责任家庭”。

围绕这些内容,我们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设立了“班名”“班旗”“班徽”“班级公约”“班级文化墙”。文化墙上分别设立了“孝道”“感恩”“爱国”“爱家”“党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我们还在走廊里布置了师生的书法、绘画、手工等具有浓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使师生徜徉其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二)自主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于2004年就开发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孝道教育》,以“二十四孝”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我们认真取舍,改编为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配以简单易记的小诗歌,附以生动形象的情节图,印装成册,为各年级使用。几年来,我们还相继开发了《中华传统美德之诚信教育》《中华传统美德之感恩教育》《新二十四孝》,责任教育系列教材之《生命如花》《安全你我他》《五龙背我的家》等十余种。每周一课时的学习活动夯实了我校的传统美德教育。同时,我校还在各年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每天晨读10分钟,校园内书声琅琅。

(三)注重实践活动课程

我们把每一次活动都当成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课程,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反馈、有评价,如“三八节”开展为母亲制作感恩卡,传达“孝道”美德;清明节扫墓活动,弘扬“精忠报国”的情感;“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过特别的“六一”,培养孝亲敬老的美德;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这些中华传统节日,我们都会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校全面启动“党史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我校由“双进”进校园,拓展到进家庭、进社会,使全镇335名学生带动335户家庭,接受了党史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进校园活动中,我们以“唱、讲、学、做”为主要形式,开展了唱红歌活动,广播唱、教师唱、学生唱、课堂唱、课间唱、师生同台唱;开展了讲英雄故事活动,每周一个英雄故事,建立英雄班级,树立英雄榜样;开展了学党史活动,每周开设一节党史教育课,每学期组织一次党史知识竞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班队会、社团、社会实践、文艺汇演等活动展示教育成果。我们通过“唱、讲、学、做”让“双进”活动在校园内遍地开花。

2017年,我校将“双进工作”推向家庭和社会,开展了“五同”“六行”系列活动。“五同”,即家庭同读“十九大”、家庭同看“红电影”、家庭同讲“红故事”、家庭同画“中国梦”、家庭同唱“红歌曲”。“六行”,即倡善行“学雷锋,话感恩,拥军情”、学军行“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扫墓活动”、展艺行“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军校联欢”、拥军行“建军节慰问演出”、磨炼行“磨炼意志,挑战自我军训”、体验行“学内务,看军史,听课程,看阅兵”。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挖掘乡土文化教育资源

五龙背被誉为“温泉小镇”,有1300余年的悠久历史。郭沫若曾写下“畅浴温泉跨五龙”的诗句。根据我校独有的教育资源,我们开展了“沐浴五龙山,温暖泉世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学生为家乡制作名片并召开主题班队会,征集“爱我家乡”优秀作品,以五龙背地域特色为主,以民族民众、饮食生活、旅游名胜、自然资源、特色物产、人物风情为主要内容,增强了家乡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社团党史中华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