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伦理存在的恐怖分子:对《巨兽》中伦理救赎的反思

2019-09-10 07:22江琦
关键词:巨兽萨克斯恐怖分子

江琦

摘 要:《巨兽》是美国新生代作家保罗·奥斯特最受欢迎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主要是叙述者彼得·阿伦对小说主人公班杰明·萨克斯一生悲剧的回忆与惋惜。萨克斯不断的在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中寻求内心道德秩序的平衡,在命运的作弄下他一次次犯罪,强烈的伦理意识又让他不断的寻求伦理救赎。然而,违背人类社会伦理规则的救赎方式让萨克斯最终沦为一名恐怖分子。本文将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分析萨克斯不同阶段的伦理选择与伦理救赎,从而揭开萨克斯沦为恐怖分子背后的谜团。

关键词:《巨兽》;萨克斯;伦理选择;伦理救赎;恐怖分子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最受欢迎且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元小说叙事、俄罗斯套娃结构、反侦探叙事等是奥斯特惯用的创作手法。其小说通常描写偶然性、意义的追寻、孤独、死亡等,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常處于自我迷失与无法逃脱的罪恶感之中。《巨兽》是奥斯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运用元叙事的手法,在彼得·阿伦碎片式的回忆下,拼凑出了主人公班杰明·萨克斯的悲剧人生。萨克斯的一生总是活在罪恶感的阴影之下,他的罪恶感有来自欲望而生的原罪,也有杀人所致的现实罪恶,这一切的罪恶促使萨克斯一直在寻求某种救赎自己的方式。本文将用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分析与反思萨克斯不同阶段伦理救赎的方式,并试图探究萨克斯最终成为恐怖分子的真正原因。

一、萨克斯作为斯芬克斯因子及其伦理救赎

“斯芬克斯因子由两部分组成: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这两种因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的身上,这两种因子缺一不可,但其中人性因子是高级因子,兽性因子是低级因子,因此前者控制后者,从而使人成为有伦理意识的人。”(聂珍钊2014:38)萨克斯是一个在道德上追求完美的人,当他的朋友彼得·阿伦感恩节无处可去的时候,他邀请阿伦与他的孩子到他母亲家过节。当他的妻子范妮被检查出有不孕症时,他给予范妮最大的关爱与耐心。然而,在一次晚宴上,道德上的完美不幸被染上了污点,微醺的萨克斯坐在一个半裸女郎玛丽亚旁边,他极力地克制自己对玛丽亚的欲望。此时的萨克斯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深知自己必须遵循伦理秩序不能背叛妻子范妮,另一方面,动物性本能即兽性因子被美好的肉体所激发。此时萨克斯体内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于是他使了一个诡计,不顾自己的恐高症,故意爬到防火梯上很危险的地方好让玛丽亚担心他并抱他下来。这样一来他既可以触碰到玛丽亚的身体又无损他的尊严。“心灵即理性意志,肉体即自然意志。体现兽性因子的人体感官能够产生强大的欲求,即自然意志。在强大的肉欲面前,人的理性意志往往显得无能为力。”(聂珍钊2014:43)最终兽性因子还是战胜了人性因子。更让他所不齿的是,他像个懦夫一样引诱玛丽亚,以自欺欺人的方式来满足他的欲望。“回忆起来,这才是最让他恼怒的地方:不是因为他产生了欲望,而是因为他把否认欲望当做满足欲望的方式。”(保罗·奥斯特 2011:132)这样一来,萨克斯就成了犯了罪还拼命掩盖自己罪行的逃犯,这种行为比单纯的犯罪更加令人鄙视,也加重了他的罪行。然而,萨克斯又是一个十分具有道德意识的人,“他对自己要求完美,即便是最微不足道的行为,也用超人似的苛刻要求自己”(保罗·奥斯特 2011:151)他无法接受自己使诡计来满足自己内心邪恶的欲望,也正是因为他强烈的道德意识让自己产生沉重的罪恶感。在他从防火梯上坠落下来时他甚至想以死谢罪。“我是故意那么做的。那就是我的发现,是我从沉默中得出的结论,无懈可击的结论。我认识到自己不想活了,出于我至今仍无法理解的原因,我那晚爬到扶手上,目的是自杀。”(保罗·奥斯特 2011:138)就这样一个在他人看来无伤大雅的拥抱,对于萨克斯来说就已经等同于在道德上宣布了死亡。“我一生中从未对任何事情如此肯定。首先,我意识到自己在坠落,然后我意识到自己死了。我不是说我感觉到自己要死,我是说我已经死去。我是一个从空中落下的死人,尽管我的肉体仍然活着,我实际已经死掉,就像埋在坟里的死人那样死得彻底。”(保罗·奥斯特 2011:133)

由于萨克斯强烈的道德意识与他被激发的动物性本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让萨克斯陷入了伦理困境。一方面理性意志让他极力控制自己的欲望,他必须维护自己内心的道德秩序,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另一方面自然意志驱使着萨克斯去做点什么来满足他的欲望。可是最终兽性因子战胜了人性因子,这时萨克斯做出了第一个伦理选择,他选择成为一个不道德的人并且破坏了自己内心的道德秩序。然而,萨克斯的道德意识越强烈,他的罪恶感就越深重,于是他开始逼迫自己用各种方式赎罪。他剪掉自己的胡子和长发,把坠楼时留下的伤疤袒露出来,这些伤疤就好像是在向世界宣布他的罪恶。甚至在萨克斯由于坠楼入院,回家后的一个月,他开始想办法与范妮解除婚姻。并不是因为萨克斯不爱范妮了,相反,正是因为萨克斯对范妮的爱让他迟迟都没有开口,可是最终他还是鼓起勇气和范妮提出分居的事情。这就代表着萨克斯要为了赎罪放弃自己的生活,从而正式开启自己寻求伦理救赎的道路。于是萨克斯去了佛蒙特州远离所有的家人朋友,没人知道他在那干嘛,他就这样消失了。几个月后的一天晚上,萨克斯返回了家中却发现范妮和一位陌生男人躺在床上,虽然是萨克斯先提出的分手,但这件事对萨克斯确实影响很大。它断绝了萨克斯回到原来生活的任何可能性,同时也让萨克斯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范妮的丈夫了。

二、萨克斯作为伦理存在及其伦理救赎

萨克斯在树林迷路了,一名叫德怀特的小伙子好心地载了他。路上遇到一个叫迪马吉奥的越战老兵,好心的德莱怀特下车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却被迪马吉奥连射两枪。当第三发子弹射出去时,萨克斯跳出卡车,用一个球拍杀了迪马里奥。可惜的是最后一发子弹击中了要害部位,德怀特死了,迪马吉奥也死了。事实上,萨克斯当时面对着伦理选择的两难境地,即他选择杀死或者不杀迪马吉奥都是正确的,每一种选择都符合普遍道德原则。但是,当他一旦作出选择,挺身而出杀死迪马吉奥或者当个弱者躲在卡车里息事宁人,都会导致另一项违背伦理。面对伦理选择的两难境地,萨克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他告诉我他当时想都没想就冲出去了。就在第三发子弹射出去的时候,他从后面朝那人扑过去,紧紧握住球拍把手,使出全身力气挥动拍子。萨克斯瞄准那人的头,希望将他的头敲成两半,希望杀死他,希望将他的脑浆全倒在地上。球拍随着可怕的力量落到那人头上,刚好撞到那人右耳后方的一个点上。萨克斯听到沉闷的撞击声,听见软骨和骨骼破裂的声音。然后那人就跌倒了,就那样在路中间倒下死去。周围顿时一片寂静”(保罗·奥斯特 2011:175)

萨克斯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罪犯,他并不是单纯的正当防卫,迪马吉奥连续的两发子弹彻底地激发了萨克斯体内的兽性因子,他不仅仅是想救德怀特,而是想杀掉迪马吉奥以泄心头之恨。就这样萨克斯犯下了伦理大罪,他心中的伦理意识让他产生强烈的罪恶感与恐惧感,对此他后悔不已。“玛丽亚说,可是,如果不杀死那个陌生人,对方就会杀死他。也许吧,萨克斯回答说,不过从长远看来,他宁愿被杀死,宁愿那天早上被开枪杀死,也比一辈子忘不掉这段记忆要好。”(保罗·奥斯特 2011:184)萨克斯曾因为反对越战入过狱,现场又没有任何目击证人,没有人会相信他说的话。就这样,萨克斯成为了一个触犯法律的犯人,他远离家人和朋友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薩克斯在迪马吉奥的车里发现了一大笔现金,并且从玛丽亚那得知了迪马吉奥的妻子莉莲。于是他开始寻找莉莲,想要把这些钱全都给他。“不仅仅是钱——而是用钱象征着他能给与的一切,他的整个灵魂。来世报应的魔法要求他这么做,一旦采取行动,他或许能获得一丝安宁,或许能找到借口继续活着。迪马吉奥夺取一条生命,他又夺去了迪马吉奥的生命。现在该轮到他了,现在该索取他的生命了。那就是内在规律,除非她能鼓起勇气除掉自己,否则报应轮回将永无休止。不管他活多久,他的生命都不再属于自己。把那些钱交给莉莲·斯特恩之后,他就任由他处置了。那就是他的赎罪:利用自己的生命,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获得生命,为了忏悔,为了一个疯狂的赦免与宽恕之梦而冒险付出一切。”(保罗·奥斯特 2011:191)莉莲成为了他的救命稻草,成为了他活下去的唯一理由,他想从莉莲那得到救赎,让他的心灵得到了些许安慰。萨克斯开始寻找莉莲的同时也再次开启了他寻求伦理救赎的道路。

在得到莉莲的默许之后,萨克斯承担起照顾莉莲的女儿——小玛丽亚的责任,在这个家中也就有了他的容身之处。萨克斯对小玛丽亚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两人之间感情的桥梁也越来越坚固。原本脏乱的房子也逐渐变得井然有序,原本颓废混乱的生活也开始逐渐正常。萨克斯的到来确实让莉莲母女俩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善,也让原本在这个家里缺失的父亲与丈夫的角色得到了弥补。这一切莉莲都看在眼里,终于她卸下了心防和萨克斯在一起了。事实上,这个家也让原本内心恐惧的萨克斯觉得安全,在这里一方面他可以躲避警局对他的追捕,另一方面也是在寻求伦理救赎。他认为给莉莲母女金钱上的帮助,照顾她们的生活是在为他杀死迪马吉奥赎罪。萨克斯与莉莲母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是建立在罪恶之上的幸福与美好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三、萨克斯作为恐怖分子及其伦理救赎

萨克斯终于鼓起勇气走进迪马吉奥的房间,在那个房间里他读到了迪马吉奥写的一篇研究亚历山大·伯克曼的论文。萨克斯被这篇论文所震慑,对迪马吉奥敬佩不已。在那篇论文中,迪马吉奥相信政治暴力具有道德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恐怖主义在斗争中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恐怖主义的本质是试图通过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追求特定的政治目标。”(曾向红 2018:22)恐怖主义研究者布鲁斯·霍夫曼表示,“恐怖主义的本质和内在均是政治的,它毋庸置疑地与权力有关……恐怖主义是使用或煽动使用暴力,或者以同等严重的暴力威胁来追求或服务于特定政治目标。”(Bruce Hoffman 2006:2-3)由此可见,政治目的与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是恐怖主义的两大特征。迪马吉奥曾是越战老兵,但是那场战争让他开始反对、抵抗,让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军队,而萨克斯也曾因反对越战拒绝参军而入狱。这样看来,他们的政治立场其实是相同的,但是他们反抗的方式却不同。在萨克斯还躲在家中写文章,踌躇不前的时候,迪马吉奥早已开始用行动来检验他的思想,冒着生命危险捍卫它们。这让萨克斯感到无比羞愧,也让萨克斯意识到把寻求伦理救赎的希望放到莉莲身上是多么不得要领。于是萨克斯离开了莉莲,并且决定把剩下的钱用来继续迪马吉奥的工作与使命。与此同时萨克斯也做出了他的第三个伦理选择,他选择成为和迪马吉奥一样相信暴力合理性的恐怖分子。他通过炸掉美国各个地区象征着自由平等的自由女神像的复制品来表达对美国政府的不满与反抗。恐怖主义的两大特征——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与政治目的在萨克斯的恐怖行动中表露无疑。“自由幽灵”出现在了美国的各个地区,他每次出现都会炸掉一尊象征民主、自由、平等的自由女神像的复制品,并留言“醒醒吧,美国人,是时候了,起来将你们宣扬的理想付诸实施吧。如果你们不希望更多的自由女神像被炸毁,那就向我证明你们不是伪君子。除了制造炸弹,真正为人民做点事情吧。否则我将继续引爆我的炸弹。”(保罗·奥斯特 2011:247)可想而知,“自由幽灵”就是萨克斯。事实上,恐怖主义是萨克斯实现伦理救赎的一种方式,他把自己当做迪马吉奥生命的延续,去做迪马吉奥一直以来所信奉与追寻的事业。萨克斯继承了迪马吉奥的意志把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来反对美国政府,表达他的不满。这种伦理救赎的方式也成为实现萨克斯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手段。此时的萨克斯还处于一种伦理混乱的状态,即恐怖分子与具有伦理道德的人的伦理身份之间的混乱。一方面,他用暴力的手段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强烈的伦理意识让萨克斯不顾一切地追寻伦理救赎。然而,也正是这强烈的伦理意识把萨克斯一步一步地推向了恐怖主义的深渊。

暴力是萨克斯让美国政府觉醒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他寻求伦理救赎的手段。他不再满足于以写作的方式来反抗,他开始付出行动,炸掉美国各地虚伪的自由女神像的复制品。著名思想家齐泽克在其著作中提到,“实在界具有极端暴力的特征,这是为剥离现实的欺骗性层面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齐泽克 2012:1)“现实是话语性产物,是符号性虚构。”(齐泽克 2012:19)他认为恐怖事件是实在界对现实的入侵。当作为幻象存在于实在界中的暴力与恐怖在现实中发生了,就会引发现实感的崩溃。萨克斯便是以暴力的手段试图摧毁美国政府制造的自由、平等的虚假现实,从而引起广大群众的情感上的认同,与美国政府的恐慌。齐泽克表示,“恐怖行为并不在于摧毁这座建筑物或者杀伤多少人,而在于制造巨大的破坏效果。”(韩振江 2015:47)萨克斯的恐怖行动的目的就在于此,他的伦理意识让他不愿伤害任何一个无辜的人。“他不仅需要保全自己,还必须确保无人受到伤害……他安装的炸弹很小,比他希望的小多了……”(保罗·奥斯特 2011:267)他只是想要以暴恐的方式唤醒美国人,但是无论他安装的炸弹多么微小,都无法改变他是恐怖分子这一事实。虽然萨克斯是一个具有伦理意识的人,但是受到迪马吉奥政治思想的影响他变得激进,同时强烈的伦理意识让他执着地追寻着伦理救赎。可是违背人类社会伦理规则的伦理救赎与反抗让萨克斯沦为恐怖分子。也注定了萨克斯将以悲剧告终。最终,萨克斯在引爆炸弹时将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四、结语

萨克斯的一生都活在罪恶感的阴影之下,而他强烈的伦理意识让他不断地寻求伦理救赎,可是他寻求救赎的错误方式以及命运的捉弄,让他一次又一次的伦理犯罪,同时也让他的伦理救赎一次又一次的以失败告终。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萨克斯强烈的伦理意识让他无法逃脱内心当中深深的罪恶感,他拼命地寻求救赎自己的方法,因为在他看来那就是他活下去唯一的理由。然而,错误的、激进的、违背人类社会伦理规则的救赎方式,让他一次次失败甚至犯下更大的罪过。在迪马吉奥影响下,萨克斯把恐怖主义当成了伦理救赎的手段,并成为了一个四处投放炸弹的恐怖分子。这种违背社会伦理规则与秩序的救赎手段与自我实现的手段必定会失败。

参考文献:

[1] Bruce Hoffman. Inside Terrorism[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6:2-3.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保罗·奥斯特.巨兽[M].焦晓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齐泽克.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M].季广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5] 曾向红.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恐怖主义、暴力与承认斗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2):21-51.

[6] 韩振江.生命政治视域下的反恐政治——齐泽克与阿甘本的对话[J].学术交流,2015,(9):46-51.

猜你喜欢
巨兽萨克斯恐怖分子
不讲武德的南方巨兽龙
海中巨兽
晨行
巨兽星探险
比霸王龙大的巨兽龙
中国“萨克斯之都”:一个被肯尼·基彻底征服的工业区
丢了两元钱的车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安检系统经常是在恐怖分子登上飞机后才发现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