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9-09-10 20:55胡新六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有效性分析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胡新六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教育中的部分理论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需求,因此教育学者致力于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以及理念。数学作为教育中的基本学科,其部分的理论较为抽象,这对刚接触数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探究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融入到知识的探究氛围中,而且小组不同学生之间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接受更加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指导,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给给予数学老师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分析

引言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广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经过实践发现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科成绩,并且在此过程中发散了学生们的思维,与人合作的意识也有所提升。但是部分的老师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时,其有效性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有效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1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1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是主要的指导者,会给学生教授大量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几乎没有机会参与课堂。再加上部分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的过程中非常的严格,以及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不愿意参与课堂的互动。但是分配学习小组之后,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探讨,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有效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在小组学习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而不是主导,老师教学的舞台从讲台转变到了学生身边,使得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的询问老师,老师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有助于在今后制定更加全面的教学方案。

1.3发挥了团队效益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对问题探讨的全面性,自己想问题往往只能从一个两个方面进行,但是对与数学来说,一道题往往会有多种解答思路。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时将各自之间的想法进行分享,共同对思路进行探讨,以验证思路的可行性。很好的发挥了团队效益,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能互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2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2.1小组划分不合理

小组划分不合理意味着学生们之间的能力不能进行互补,导致小组能力得不到提升。老师在分配合作学习小组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组合到一起。老师在组合时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的,很有可能会出现学优生聚集,学困生扎堆的现象。学困生之间的能力差不多,无法实现能力的互补。

2.2学生认同感不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个体缺乏存在感和认同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完全没有被激活,使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教师的响应,使得这些学生产生被边缘化,缺乏无存在感;在认同层面,小组中每个成员缺乏目标的一致性,与自己利益密切相關的心理观念严重缺失,所以小组凝聚力不强,难以形成较强的合力。如果没有存在感和认同感,那么自我满足感、自我愉悦的情感就不会产生。

2.3组别之间的互动欠缺

小组之间的互动不高也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原因,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较好的组织小组内部进行合作学习,但是因为受到课时以及老师课堂规划等问题的影响,不同组别之间得不到有效的沟通,这就不利用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碰撞。这就导致部分小组之间的思想不能被更多人倾听,打击了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2.4形式化严重

形式化主义的存在导致学生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并不能有效的进行,在部分的小学中,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并不会经常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他们认为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而且没有掌握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导致他们假借探讨的形式进行其他的活动,因此老师一般不会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学习,只是在领导检查的时候使用该教学模式。

3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提高的路径

3.1科学分配组员

老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采取学优生与学困生混搭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而且在小组安排小组长主持小组的学习工作,小组长应该由小组成员轮换,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责任心以及对自己的要求。 并且在小组中还能促进学生性格的互补,促进合作学习的有序进行。

3.2强化角色意识

教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研究和设计。设置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不同的角色。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使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事做,都能 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效率。

3.3加强小组之间的互动

老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合理的划分各个环节,避免因为学生讨论结束后还会剩余大量的时间,无法实现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目标。适当的加强不同组别之间的互动,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3.4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活动

老师在授课前要设置科学的小组教学活动,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不同组别的引导,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学生们的小组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以此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结束语

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有足够探究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但是就目前的学校教育来说我们并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探究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目标。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需要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探究教学的缺失,学生在此模式下各方面的能力都或多或少得到了提升,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还需要老师对其有效性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梁伙娇. 浅析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J]. 新课程(上), 2019(1) :156-157.

[2]王丽萍, 冯庆华.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 新课程·上旬, 2018(10) :97-98.

[3]金明. 倚量化分析 促有效合作——浅谈基于SPSS软件量化分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文存阅刊, 2018(11):136-137.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分析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