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旁白”不再“孤单”

2019-09-10 07:22沈晨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育戏剧英语课堂

沈晨

摘 要:何为Drama教学?即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它是一种生动活泼、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它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Drama;教育戏剧;英语课堂

初识Drama课,是在三年前参加省国际交流中心引智培训赴加拿大的学习过程中。那时候授课老师只给我们大致介绍了Drama课程的基本概况、课堂架构、学生活动方式等,没有展示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故也没有太深刻的印象。直至近日,有幸观摩了一节全国知名小学英语教师主维山执教的五年级戏剧课《An attempt to scoop up the moon from the sea》,孩子们课上夸张的肢体语言、生动的人物塑造、奇思妙想的语言表达......无不让听课者“声”入人心,“身”临其境,才让我真正去了解Drama课。

众所周知,在欧美国家,Drama in Education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方法,甚至被认为是最好的一种教学手段。那么,何为教育戏剧?教育戏剧就是将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学员参与,让他们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發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可以利用英语戏剧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工具,在英语戏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质。下面,笔者将结合主维山老师这节戏剧课,谈谈本人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无心插柳,旁白魅力“显”课堂

英语课上,总给人以“热闹非凡”的景象:学生活动多、表演积极、教师课堂呈现流畅,特别是对于有故事情节的语篇教学环节,老师们常用Role in group或Act in group让孩子感受语篇内涵。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带着头饰,你一言我一语将文本内容“演”出来,而这里的“演”是真正的“演”吗?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演绎”吗?是孩子们“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吗?主维山老师在课前谈他“Three Little Pigs”教学环节的时候发现:分配角色时,孩子们对于little pigs和bad wolf角色特别热衷,而“Narrator”却无人问津,常常由他自己代劳。课后他就反思,为什么这样的角色被大家忽略?这是因为我们自己都主观地认为,旁白就是躲在一旁的人说的话,旁白者都可以不出现,可有可无。针对这种现状,他特别设立一次“最佳Narrator”评选,让旁白们真正地走向舞台中央,活起来。Narrator1:The three little pigs go out into the wide,wide world! The first little pig finds some straw.

主老师先示范一遍他对这段文字的演绎,他用了特别沙哑的老爷爷声音,配上了老爷爷步履蹒跚的动作,让这简短的“旁白”不再“单调”,变得“丰富”起来。接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表演开始后,孩子们开始赋予“旁白”真正的生命力:有假扮Grandma Pig演绎旁白的,有学teacher一样惟妙惟肖地“旁白”,还有森林之王的旁白,师生们一阵阵发自内心的笑声就是最好的评价。也就是Drama的魅力所在,Drama教学能帮助孩子启发他们的多元智能。比如在扮演角色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表演欲望、增强肢体动觉,在赋予旁白角色生命力时发展了儿童无限的想象力,提升了孩子们的胆量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二、确立教材,立体呈现“新”关系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会发现两项教学难点:一是我们的孩子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真实语言学习环境;二是孩子由于词汇量的缺乏,于是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针对这些,我们在选择Drama课的教学内容时,就要花更多的心思。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考,主维山老师选择了这节《An attempt to scoop up the moon from the sea》,这篇教学内容选自Better Link Press出版社出版的《From Stories Behind Chinese Idioms》。

在一开始创设情境的时候,主老师这样开场白:Welcome to my drama class.Today we will enjoy the class with my friend together! Now I say English, you say drama. English-drama, English-drama! When I say walk. You walk anywhere you want on the stage.

从主老师的warming up环节中不难看出,Drama的课堂上,“关系”是第一位的。这里的“关系”涉及三个层面: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他们自己之间,这三层关系是教育戏剧课堂的基石,决定了Drama in English是否能够真正关切和体察到每个学生生命的成长、人格的健全,实现全人教育。在戏剧课堂上,老师走下权威者、指导者的神坛,成为协作者,与学生们共同经历故事、体验戏剧。

三、听说结合,持之以恒“练”舌头

语言学习,就是为了让孩子会说,能说,能运用。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们滔滔不绝,学生就像上听力课一样被动地听,也就是我们说的课堂“输出量”太少,没有成为课堂表达的主体。而在主老师的课上,孩子们充分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用全英文进行对话、进行角色体验、合作表演和小组讨论,充分发挥了Drama教学的优势。

在Reading for details环节,老师的几个提问,孩子们思维迅速打开。

What’s the story about?

What did the monkey say?

Where is the moon?

Do you want to get the moon?

作为老师同时也是课堂的参与者,他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帮助,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假装“出错”让孩子去“纠正”,一次次地带领大家合作完成表演。学生既熟悉了文本内容,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用一个学生的评价来说:这节课太fantastic了!没错,正如主老师所说,戏剧表演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用英语进行表达,增强孩子学习自信和学习主观能动性。

四、唱演展示,多元方式“活”思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学习英语,很多时候在脑袋中先出现的是母语中文的学习内容,然后再翻译成英文,在与老师真实沟通中,缺乏直接用英文思考的能力,这就给英文学习效果打了大大的折扣,因此英文思维品质的培养极为重要。在主老师整个acting环节,运用了demo acting, role acting, performance等不同层次唱演、表演,培养孩子语言运用能力、想象力、肢体语言和表演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孩子们间的合作和互助能力。

再如课堂最后的Summary环节,主老师这样引导:

We all like your acting very much!

How do you like it?

What’s your favourite part? And why? ...

学生在反馈以后,老师还能feed back to the students’ opinions。这里既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于acting for drama的理解也能体现孩子们是否有真正的思考。主老师就是充分利用这一场所,设置趣味化的drama教学环境,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自然而然就有助于孩子们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然Drama表演的形式丰富多彩,如:Games, Role-playing等。这样的学习形式给孩子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来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知识面得以拓宽,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高。但是我们也要关注一些实际问题:大班额学生如何上好drama课?Drama课是单独设立课程还是融合到现有教材教学中?学生评价如何实施?不过,正如Wessels认为的“Drama is doing”,没错,只有做了,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巧妙运用Drama,打造精彩课堂,需要我们努力开拓、大胆创新,在教学观念、教學模式上来一次新的变革,开创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英语课堂教学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栾晶.魅力Drama 精彩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4(5).

[2]荣誉.将Drama教学模式引入低年级英语课堂[J].考试(综合版),2012(2).

猜你喜欢
教育戏剧英语课堂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教育戏剧在礼仪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教育戏剧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干预研究报告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