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小学教师对科学教学自我效能感初探

2019-09-10 07:22林书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态度

林书

摘 要:职前小学教师对知识获取速度、知识结构、知识构建和重组、优秀学生的特点以及对科学学习的客观真实的可行性具有中等复杂的认识论信念,对科学教学也有着中等偏高的积极态度。个人科学教学效能和对科学教学结果的期望值都以某种方式受到了职前科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已有经验和教科书内容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和教学实践来提高职前小学教师的科学经验,通过系统的教学或教学实践来明确教科书的科学内容,这些将有助于职前教师提升认识信念,也有助于职前教师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达到更有效的科学教学。

关键词:职前教师;自我效能感;认识论信念;态度

当前科学教学中存在学生表现不佳,对科学内容不熟悉、缺乏深入了解的问题[1]。教师没有在课堂上传授正确的内容,教科书中的课程内容很多,教学时间却很短,这是部分原因。而教师缺乏经验和动力,许多小学教师不喜欢教科学,课程与当地的需求缺乏相关性,缺乏外部设施和支持是最主要的原因。师范学院的科学教学没有得到适当的培训,这门课几乎只关注教科书中的活动,缺乏实验表现,科学的激励策略都没有被教导。小学不合格的科学教师可能是由他们在师范学院学习期间对科学教学能力缺乏信心,低自我效能造成的[2]。为了改进教师制度,考虑职前教师的自我效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自我效能对未来教师教学有很大影响[3]。

一、职前小学教师科学教学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旨在寻找职前小学教师科学教学自我效能感的可能影响因素,特别是认识论信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可能贡献。本研究还介绍了认识论信念的特点和职前小学教师对科学教学的态度,以及一些与影响认识论信念和态度的因素有关的研究。

(一)对科学教学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的概念并不新鲜,人们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熟悉了这个概念,它提供了人们思维和感觉的基础,而这些是激发动机的原因,在这个动机下,人们可以将他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有意义和有效的方式体现出来。心理结构中的自我效能是指人们的信念和对他们成功执行某些行为的能力的信心,自我效能是由结果预期和效果预期组成的,结果预期值被定义为一个人的估计值,即一个给定的行为将导致某些结果。效能预期是人们可以成功执行产生结果所需行为的信念 [4]193。自我效能高的人将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同时坚持可能会失败的任务,他们将不断进行挑战,以实现他们的目标。相反,自我效能低的人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会很容易被打败,他们会回避这些任务。此外,Bundura的关于科学教育的自我效能概念, 提出了关于自我效能成分的观点[5]。他认为个人效能是关于人们的信念以及对他们执行某种行为的能力的信心。“科学教学的自我效能与教师对科学教育能力的信念有关,称为个人科学教学效能,同时也与他们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关,称为科学教学成果预期” [6]283。

教师自我效能感被用来解释学习动机过程、教师课堂行为、学生学习成果以及教师与他人的合作[7]。衡量教师效能的工作之一是“教师效能量表”,它要求受访者对30个项目进行评分,并被认为是测量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标准”工具,已在许多国家使用[8]。该量表有两种类型,与普通教师的信仰相关的教学效能可以影响他们个人的教学效能和他们的学生,而与自己的教学能力相关的教学效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就。因此,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信念,能够成功地对学生在学术环境中的成长产生理想的结果。

(二)影响因素

1.认识论信念

在土耳其进行的一项旨在调查职前小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表明,职前小学教师的认识论信念与他们对科学教育的自我效能之間并没有相关性,同时他们对科学教学的态度和自我效能感信念也不相关。只有他们的认识论信仰与他们对科学教学的态度显著相关[9] 。

2.态度

许多研究人员发现,职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他们的态度有关,要提高自我效能感,还需要增加积极的态度[10] 。在土耳其对750名职前小学教师进行的研究发现了这种相关性。这项研究旨在调查他们的科学知识、科学教学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对科学教学信念的影响,也研究了小学科学教学中他们的自我效能信念、态度和科学知识水平之间的关系[10]。 研究认为,为了使职前教师对科学教学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还需要提高他们对科学教学的积极态度。此外,美国一份关于教师自我效能的研究报告表明,对科学的态度、选择科学教育的方式、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与个人科学教学的效能信念正相关,对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兴趣影响科学态度。那些希望提高自己的科学教育水平的教师,倾向于寻求专业发展的以及那些有过科学和教学科学成功经验的教师的帮助,同时受其科学教学成果预期的影响大[6] 。

二、结果与讨论

影响个人科学教学效能的最重要因素是其复杂的知识构建和修正(β= 0.118)以及他们的态度(β= 0.369),但知识获取的速度(β= -0.121)对科学教学效能的负面影响不大。这些信息表明,要提高职前小学教师的个人科学教学效能,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态度以及复杂的知识构建和修正,同时需要考虑复杂的知识获取速度,以积极贡献到他们的个人科学教学效能。这种贡献可能是由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因素造成的。因为深入探讨职前小学教师的科学经验和他们的科学教学方法直接促成了他们的个人科学教学效能,并且通过他们的态度,以及先进的知识获取和知识建构和修正速度来提高教学效能。此外,教科书中的科学内容也直接促进了个人科学教学效能的提高。

研究表明,大多职前小学教师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自我效能感中等偏高,师范院校的理科教师仍然需要找到改善职前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最佳途径。因为小学的真实教学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容易。职前小学教师声称他们将使用一些与他们的科学课有关的简单教材,例如植物、气球、瓶子、砖块等来教学。但是,他们可能会跳过一些对他们来说很困难的科学课程。因此,通过先进的认识论信念和积极的态度来提高职前小学教师对科学教学的自我效能感是非常重要的。当职前小学教师具有高度成熟的认识论信念和积极的态度时,他们将更有信心在自己的科学经验基础上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此外,在从师范大学毕业之前,加强职前小学教师的复杂认识论信念和科学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职前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而增加对科学教学的信心[11] 。马来西亚职前教师的早期研究以及由香港大学生进行的研究都表明这一点[12]。为了改善小学的科学教育,职前教师教育应考虑三点。

首先,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科学教师的负面经历是教科书中的语言使用造成的。科学教师使用的语言很难理解,而且特别缺乏师生互动和支持。另外,由于科学中的语言学习非常重要[13],因此建议在科学教育课程中增加外语言学习。此外,通过使用科学语言,可以让学生参与科学课上的探究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在科学方面的能力。提供这些科学课程的师范学校应该非常注意构建这些有价值的课程,以加强职前小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其次,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14]。教师是各级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而因为缺乏教材,大多数教师只能通过教科书来为课堂上的所有学生解释这些问题,但有时这些教科书还不足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使学生的科学知识受到限制[15]。教学方法可以激励学生运用认识论资源,这些资源将通过设计和建造活动辅助科学学习,并且通过学习者使用桥接类比。为了更好地理解职前小学教师的科学知识,科学教师应该倾向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风格,以便学生通过活动、自我反思、同伴互动和意义创造过程来学习。因此,教师教育预备计划应该意识到职前小学教师的潜在影响,协助他们实现目标,并建立他们对小学科学教学能力的信心。此外,职前小学教师认为科学方法课程非常有价值,似乎有可能影响他们复杂的认识论信念、积极的态度和科学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为职前小学教师提供的教学方法应该适合实际情况 [16]。

再次,加强职前教师对小学生行为真实情况的科学教育实践。因此,在职前小学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之前,师范学院的科学教师应尽可能提供机会,以帮助他们改进教学实践。

三、提高职前小学教师科学教学自我效能感的可能路径

职前小学教师的自我效能受其科学经验、教学方法和科学内容的影响。当他们相信自己知道有效的科学教学的步骤时,他们对未来科学教学会有更多的信心,学生也可以从合格的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知识建构速度、知识建构和修正及对科学教学的态度占职前小学教师个人科学教学效能变化的18%,占科学教学成果预期变化的24%。它表明,职前小学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科学教学效能,要有对知识建构和修正的高水平的认识论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这需要通过在师范学院的有效教学来提升。

为了改善小学科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需要通过教材来丰富职前小学教师的科学经验,教室周围的低成本材料、旧材料和其他材料可以加强他们的实践活动和教学实践。生物、化学和物理教师应该在教材使用方面共享他们的科学教学。同时,需要通过系统的外语教学或教学实践,澄清课本中的科學内容,以增加他们复杂的认识论信念,带来积极的态度,并提高他们对科学教学的高度自我效能。

参考文献

[1] Stevens,C.,& Wenner,G.(1996).Elementary pre-servic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beliefs regarding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J].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96,2-9.

[2] Palmer.D.H.(2001).Factors contributing to attitude exchange amongst 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J].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122-138.

[3] Gavora,P.(2010).Slovak pre-service teacher self-efficacy: Theoretical and research considerations [J].The New Educational Review,21(2),17-30.

[4] Bandura,A.(1977).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J].Psychological Review,84,191-215.

[5] Henson,R.K.(2001).Relationships between pre-service teachers’self-efficacy, task analysis,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beliefs [M].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west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New Orleans,LA.

[6] Ramey-Gassert,L.,Shroyer,M.G.,& Staver,J.R.(1996).A qualitative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cience teaching self-efficacy of elementary level teachers [J].Science Education,80,283-315.

[7] Ashton,P.T.,& Webb,R.B.,(1986).Making a difference:Teachers’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M].New York:Longman.

[8] Gibson,S.,& Dembo,M.,(1984).Teacher efficacy:A construct validation [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6,569-582.

[9] Sünger,M.(2007).An analysis of efficacy beliefs,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 in pre-service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ers and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s [M].(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 Ankara, Turkey.

[10] Sarıkaya,H.(2004).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science  knowledge,attitude toward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ir efficacy beliefs  regarding science teaching [M].(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

[11] Al-Mehrzi,R.,Aldhafri,S.,Al-Busaidi,S.,& Ambusaidi,A.(2011). Path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attitudes and anxiety on pre-service teachers’ efficacy beliefs [J].World Applied Sciences Journal,14,52-59.

[12] Li. L.K.Y.(2012).A Study of the Attitude,Self-efficacy,Eff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CityU Students towards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tistics [J].Discovery -SS Student E-Journal 1,154-183.

[13] Wellington,J.J.,Osborne,J.,& Wellington,J. J.(2001).Language and literacy in science education [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14] Furrer,C.,& Skinner,E.(2003).Sense of relatedness as a factor in children’s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95(1),148-162.

[15] Hammer,D.,& Elby,A.(2002). On the form of a personal epistemology. In B. K. Hofer & P. R. Pintrich (Eds.),Personal epistemology: The psychology of beliefs about knowledge and knowing (pp. 169-190) [M]. Mahwah,NJ Erlbaum.

[16] Elliott,D. L.(1996).The teaching styles of adult educators at the Buckeye leadership workshop as measured by the principles of adult learning scale [M].(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US.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态度
95’s态度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浅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态度决定一切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