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绿色公民”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9-09-10 07:22孙素芳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现状大学生

孙素芳

摘 要:大学生能否成为真正的“绿色公民”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在简要剖析“绿色公民”基本涵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绿色公民”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和分析,总结归纳出大学生在“绿色公民”知情意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关键词:大学生;“绿色公民”;现状

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绿色公民” 意识及践行的现状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是否能如期实现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的“绿色公民”现状做了调查,并且进行了相应分析,以便对症下药。

1 “绿色公民”的涵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后,“绿色公民”经常见诸于报端,但对于其涵义的描述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学界比较认可的“绿色公民”,是指能够在思想和实践上以生态文明为指针的现代公民。[1]

作为绿色公民,其对于自身绿色公民身份的自觉意识和践行环保、节约资源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生态意识是第一位的,只有拥有生态意识,人类才会合理的利用和开发自然;其次,要有环境人权意识,人类不仅要生存,更要“有尊严”的生活,我们需要青山绿水,需要清新空气和健康食物,需要宜居的环境和地球等;再次,要有绿色道德修养和环保责任与参与意识,主要体现为正义、同情,关怀、节俭、勇敢正直、尊重、独立、宽容等[2];最后,要有系统化意识,加强环境治理的整体性和全球化观念,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绿色公民。

绿色公民需要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真正统一。只有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绿色发展认知的基础上,付诸于具有情感倾向性的坚定不移的身体力行,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绿色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2 当前大学生“绿色公民”现状分析

为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绿色发展意识、绿色实践及绿色教育现状,课题组编制了“大学生绿色公民意识、实践及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主要从认知、态度、行为等维度对大学生绿色公民意识和践行现状进行考察,以山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实际发放50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489份,收回率达到97.8%。对于最终收集的问卷调查结果,笔者主要使用(EXCEL2016)和(SPSS19.0)两个统计软件来进行最终数据的整理、计算和分析,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2.1 在绿色公民意识方面有一定的认知,但还是比较注重自身的便利性,私利性明显

调查显示,有87.43%的大学生完全赞同“绿色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积极履行自己的环境权利,承担环境責任和义务的公民”,有59.0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绿色公民,但选择“不是、不清楚和无所谓的”也高达 41.54%,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绿色公民的认知还是很缺乏。因此,在生态意识方面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但是在诸多方面还是做得不到位,关键时候还是比较注重自身的便利性,私利性明显。尽管在“您认为目前所提倡的垃圾分类是否必要?”时认为“很有必要”的占到87%,在问及“您对自备购物袋行动有何意见?”时选择“完全赞同 ”的有68.31%,在问及“看到常明灯、常流水现象,您的反映是?”时,选择“一定会关掉”的高达85.25%,但是大学生在提倡绿色环保时还是比较关注自身的便利性的,如对于“目前学校餐厅不使用方便袋,对此您赞同吗?”这个问题,选择“十分赞同”的仅为16.94%;选择“可以接受”的为45.36%;选择“不赞同,因为不方便”的高达37.7%。在问到“您认为杜绝使用一次性方便筷有必要吗?”时,选择“十分必要”的仅为34.97%;选择“一般情况”的为44.26%;选择“没必要”的为19.67%。

2.2 大学生有一定的绿色环保意识,但具有不稳定性,环保参与度不够

大学生对绿色发展的关注度不强,普遍认为自身缺乏绿色素质。在问及“您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程度?”时,选择“非常关注”的仅为6.56%; 选择“比较关注”的为42.08%;选择“一般”、“不太关注”和“不关注”的高达50.82%。相对应的,在问及“您觉得大学生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时选择“一般”和“比较低”的高达76.5%。在问及“您认为大学生浪费资源的主要表现有?”时,排在前几位的选项有“常倒剩饭菜”(54.1%),“(教室或宿舍)常明灯”(51.91%),“经常使用一次性餐盒、筷子 ”(39.34%),“常流水 ”(33.33%),“浪费纸张”(28.42%) 。在问及“您认为在保护环境方面大学生绿色素质欠缺的主要表现有?(多项选择)”时,排在前几位的选项是“公共场所高声喧哗”(77.6%),“乱丢垃圾”(55.74%),“践踏草坪”(48.63%),“随地吐痰”(37.7%)。在问及“您对节水、节能、不乱扔垃圾等一些要求所持的态度是?”时选择“非常在乎,一直这样做”的达55.19%;选择“在乎,有时这样做”的为42.08%。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身绿色素质的总体状况表现还是比较清晰和满意的。在问及“您认为目前大学生绿色素质总体状况如何?”时,表示“很乐观”的为3.28%;表示“比较乐观”和“一般乐观”的高达80.33%;表示“不太乐观”和“很失望”的达18.03%。大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问及“您认为大学生绿色素质不太乐观的根源是?(多项选择)”依次排在前面的选项是“缺乏绿色教育课程”(55.74%),“缺乏绿色教育氛围”(55.19%),“学生没有内在需求”(49.18%),“学校不够重视”(44.81%)。

2.3 大学生绿色践行意识和行为自律性不强,绿色公德方面表现较差

调查显示,只有39.89%的学生表示能主动进行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宣传;有高达67.21%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环保活动或环保组织;有43.72%的学生表示平时没有养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习惯,因此,只有13.11%的学生平时对生活垃圾经常分类处理,有超过50%的学生对生活垃圾偶尔分类和从不分类,平时对废旧电池随手扔掉的占22.4%,有15.85%的学生能将废旧电池送到回收处,但更多的有61.2%的学生表示想送到回收处,但不知道在哪里,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绿色发展的引导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

调查显示,对公共草坪,只有30.05%的学生表示从不踩踏,但仍有65.57%的学生表示有时或偶尔踩踏公共草坪,这说明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还是没有达到安全自律,我们不得不说,大学的绿色公德教育还亟待加强。调查还显示,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却没有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只有36.07%的学生是站在环保的角度考虑尽量少用一次性碗筷;对于别人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和行为,只有10.38%的学生选择“坚决制止 ”,有30.60%的学生选择“口头劝说”,但超过50%的大多数同学选择“很讨厌,但不会采取行动 ”;对于是否能变废为宝,收集废旧物品做自己喜爱的玩具,或自己(别人)需要的用具,只有8.74%的学生表示“很喜欢做”,有26.78%的学生表示“曾尝试过”,有25.14%的学生表示“想过但没有做过”,有37.7%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这说明,高校在绿色环保的行为方面还是需要通过第二课堂等活动加以教育引导。

2.4 大学生环境人权及维权意识比较薄弱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权利意识,但是,这种权利意识却不是很强。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对于环境人权的知识还是很缺乏的。在问及“您知道什么是环境人权吗?”选择“知道”的仅为12.57% ;选择“不知道”和“不清楚”的高达85.25%。在问及“如果您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您会用法律武器维权吗?”时,选择“一定会” 的仅为20.22%;选择“有时会”的为42.08%;选择“不太可能”的占到34.43%。在问及“对于当地的环境问题,您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过建议或意见吗?”时选择“从来没提过”的占到72.68%。以上数据显示,大学生对自己的环境人权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当自己的环境人权被侵犯时,勇于法律维权的比例不是很高,更没有想到自己在绿色环境发展方面的主人翁意识,没有深入思考周围的环境问题及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或意见。

2.5 大学生的绿色责任意识较强,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意识,环境治理的全球化观念还有待加强

调查显示,只有49.73%的大学生认为“我们应该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负责”,而选擇“不应该和不清楚”的却高达50.27%;而在回答“您认为我们有责任让后人享有满足其健康和福利的环境吗?”时,选择“有责任”的高达86.89%,显示大学生会很关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子孙后代的环保问题,而对自认为与自己没有关系的外国人就关注的很少,这说明大学生还没有建立起环境治理的全球化观念,缺乏全球视野。

综上,大学生的“绿色公民”意识和践行在主流上是好的,他们有较强烈的绿色环保意识和对子孙后代的环保责任意识,绿色公德意识和绿色践行也比一般市民要强,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教育部门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比如在绿色践行意识和行为自律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知行不一的问题,还是比较注重自身的便利性,私利性明显,环保参与度不够;在绿色公德方面还需要加强监督,在环境人权及维权意识方面还需要强化,在环境治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方面还有待加强。高校要针对以上问题,不断创新载体,对症下药,强化大学生“绿色公民”培养,真正发挥大学生在国家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立项课题“全面发展视阈下大学生绿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SKGH-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系2017年度滨州医学院社科计划项目“大学生绿色公寓文化及培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银香.我国大学生“绿色公民”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 赵银香.我国大学生“绿色公民”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现状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