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式分析与研究

2019-09-10 07:22朱爱飞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数学教师计算能力

朱爱飞

摘 要:核心素养对学科教育提出更高层面的能力培养要求,学科教师需要革新传统的知识讲解模式和能力培养思维,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学科能力的充分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课程能力,数学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们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对学科知识进行灵活性的运用,更好感受到课程知识的运用价值和独特魅力。基于这样的教学需求,数学教师应该对小学生开展计算教学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科教育的最终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师;计算教学;小学生;教学方式;计算能力

1 前言

数学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能力培养意识,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深度的探究和灵活性的运用,这样可以提高学科教育的最终质量。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师需要开展的一项教学工作,通过计算教学的开展强化学生们对学科知识的运用程度,进一步提高计算教学的最终效率。这样可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对学生们开展高水准的课堂教学,立足计算教学对小学生进行逻辑推理以及数据分析等能力的锻炼,利于学生们得到计算能力的培养。

2 数学教师需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性,给班级学生打造计算探究的平台

研究指出数学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们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对学科知识进行灵活性的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最终效率。因为受到传统的教学思维的限制,数学教师通常是对学生们开展灌输式的计算教学,导致小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学习状态。这样就会出现班级学生对计算教学失去兴趣的问题,未能让小学生对计算教学产生探索动力,限制计算教学的开展效果。基于这样的教学情况,本文认为数学教师需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性,给班级学生打造计算探究的平台。

例如在对小学生开展“小数加减法”相关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摒弃之前的教学模式和能力培养思维,重视对学生们开展高水准的计算教学和能力培养。根据小学生体现出的课程基础和思维认知能力,数学教师应该指导小学生明确小学运算的过程,把握相关的运算原则和需要注意的事项[1]。具体说,教师需要指导班级学生将加减法运算的数字进行竖式写作,同时让小学生规范小数点的书写位置,通过科学对齐的方式开展有效的计算。通过让学生们掌握以上两个运算原则,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开展小数加减法运算,在认知相关运算规律的基础提高他们的运算准确率,从而保障计算教学的质量。

3 数学教师应该从生活视角开展计算教学,指导班级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点

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得知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师需要开展的一项教学工作,通过计算教学的开展强化学生们对学科知识的运用程度,进一步提高计算教学的最终效率。因为小学生不具备成熟的思维认知能力,在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学科教师的指导,从而更好的参与到知识探究和实践运用中。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课程基础和认知水平开展针对性的计算教学,引导小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知识探究中,有助于强化知识讲解的效率。基于这样的需求,本文认为数学教师应该从生活视角开展计算教学,指导班级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点。

例如,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分数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之前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知识点和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开展针对性的引导教学,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到学科知识的独特魅力以及生活运用价值。因为生活和分数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教师可以从生活视角实施课堂教学或者是切入讲解,提高他们参与到分数计算的内在动力[2]。数学教师展示某广场的施工建设的图片和数据资源,根据相关的文字内容指导学生们进行分数加减法运算,对施工建设情况进行合理的运算。这样可以指导小学生对分数进行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4 数学教师合理优化计算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参与到计算學习的内在动力

研究指出学科教师需要革新传统的知识讲解模式和能力培养思维,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学科能力的充分培养。所以数学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计算等能力的培养,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学生们的计算能力,以此提高课程教育的最终质量。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指导学生们参与到计算学习中,数学教师应该对计算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优化,更好的指导学生们参与到计算教学中。基于这样的教学情况,数学教师应该合理优化计算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们参与到计算学习的内在动力。

以负数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优化计算教学,指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究。第一,数学教师应该在同组异质的原则下进行成员的划分,让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课程知识进行分析[3]。第二,数学教师也需要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计算分析中。“负数的概念是什么?”“根据所提供的内容进行负数运算:如果小明向南走6米写为+6,那么-3表示的意思是什么?这时小明离出发点有多少米?怎样在数轴上进行表述?”这样能指导小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负数计算中,强化最终的教学效率。

5 结论

综上得知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师需要开展的一项教学工作,数学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们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课程教育的最终效率。所以本文认为数学教师需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性,给班级学生打造计算探究的平台,利于学生们得到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数学教师应该从生活视角开展计算教学,这样可以指导班级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点。此外,数学教师也应该合理优化计算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们参与到计算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叶春仙.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助推计算教学[J].亚太教育,2019(08):125.

[2] 胡晓丽.基于电子书包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小学数学《长方体鱼池的计算》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07):71-73.

[3] 倪建新.基于任务驱动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长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157.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数学教师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