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2019-09-10 07:22杨金英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生活化

杨金英

体育新课程教学强调:“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关注学生的经验,注重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这从根本上强化了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为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产物,对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尤为迫切。

一、体育课堂生活化的意义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往往是教师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过分偏重学生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单一模式,远离儿童的生活,不断重复着枯燥乏味的身体练习,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不够、关系不融洽,师生的交往也往往呈现单一的认知关系,学生的学习锻炼也似乎成了简单的服从和机械的练习,而不是对真实的学习生活的愉悦体验,这种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越学越没灵气和活力。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日渐失去学习和生活的源动力,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们欣喜地感觉到素质教育的温馨和教学过程中人性的回归,体育课上教师将生活素材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实现体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利完成各项体育锻炼,并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真正实现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体育课堂生活化使沉闷、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体育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就越有兴趣,就越能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如在教学“小小搬运工”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搬运小件物品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组成一路纵队,每个学生搬运一个小号纸箱,来回搬运接力;还可进行搬运大件物品接力游戏,学生四人一组合抬一个大纸箱,搬运至同组队员对侧的位置后,交给该组队员继续往回搬运,所有队员完成一次搬运后,游戏结束。学生对此练习兴趣十分浓厚,特别是在商议如何更快、更好地搬运时,更是全身心投入。再如我在体育教学中,融安全知识与体育技能为一体,为学生创设火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10米迎面匍匐前进接力,10米双手、双肘、单肘快速匍匐前进,一旦衣服被烧着要沉着冷静,立即就地打滚。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左右滚动、团身滚翻,连续滚翻等技能。此外,还要求学生掌握火灾中逃生、自救的技能,一般采用低姿态快速前进和匍匐前进的方式离开现场。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教学方法生活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系统性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如:主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启发诱导法,创造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评价激励法。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时,采用情景教学法,设计成“劳动模仿操”、“抛掷秧苗”等劳动情景;在教学“搬运接力”等内容时采用游戏化教学法设计成“抢运粮食”、“欢庆丰收”等场景;在教学“抛接”、“跨越式跳高”等内容时采用启发诱导法设计成“有趣的超市”,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抛接的器材和跳高的助跑方向、起跳脚和起跳高度等等一系列情景,使学生在具体化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把生活情景再现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让他们用自已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3、学习方式生活化

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先行后知,他们对知识技能更习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去体验,而不仅仅是靠教师的传授而获得。如,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去郊外游玩这一生活情景的创设,并巧妙安排一系列跑、跳有关的游戏等等,让学生亲身体体验到自己的生活的环境,哪种跑的姿势最轻松,了解到在跳的练习时,教师不再先教技术动作,而是让学生自己先体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小学生在身体锻炼的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4、體育器材的“生活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器材,是建立在竞技体育的思想基础上配置的,许多器材不适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有些很少真正得以使用。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带来一些易拉罐空瓶,用“易拉罐”作为投掷时的“投掷物”,也可以在游戏时当“标志物”用,还可以开展简易的“保龄球”运动,更可以进行叠高和搭建比赛。又如,一张旧报纸,可以折成飞机进行游戏,可以团成纸球打雪仗,可以卷起来当“体操棒”使用,也可以当抢座位的“座位”使用,还可以用来进行顶风跑的练习,以发展学生的奔跑速度。这些由学生收集、开发的生活器材,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非常重要的体育信息,那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寻找到各种不同的器械进行自我锻炼。

总之,构建体育生活化课堂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体育服务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深入课堂,研究生活,使体育教学发挥更大的育人效果,使体育教学为学生的成长,乃至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的基础服务。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法生活化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