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尼泊尔医疗旅游产业合作前景分析

2019-09-10 07:22张希颖胡睿张丽扬
辽宁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

张希颖 胡睿 张丽扬

[内容提要]作为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医疗旅游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介绍医疗旅游产业的国际发展现状,分析中国与尼泊尔在医疗旅游开展国际合作的可行性,论证中国与尼泊尔医疗旅游产业国际合作存在较好的基础及较强的互补性,以国际合作的方式发展医疗旅游符合两国现实国情、发展目标与利益需求,同时通过对中尼两国开展国际合作的潜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国际医疗旅游强国的发展经验及中尼两国国情,为完善、优化产业合作模式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医疗旅游 国际产业合作“互联网+'’

近年来,世界医疗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麦肯锡(McKinsey)咨询公司报告显示,医疗旅游游客人数从2005年1900万增至2010年的4000万,其产业规模从2004年的400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2000乙美元。亚洲已成为医疗旅游发展最具潜力的市场,泰国、新加坡、韩国、印度以及马来西亚,其40%以上游客均为医疗旅游游客,2012年统计共有有240万人,贡献约46亿美元收入。据美国斯坦福研究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医疗旅游收入约为6785亿美元,是世界旅游总收入的16%,全球医疗旅游发展速度平均超过旅游业发展两倍速度以上。

一、中尼医疗旅游合作可行性分析

(一)中尼医疗旅游产业合作基础较好

1.尼泊尔重视旅游多元开发。尼泊尔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对尼泊尔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据尼泊尔统计中心公布数据,截至2016年旅游业已为尼泊尔创造50余万就业机会,2017年尼泊尔旅游产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2017/2018财年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2018年仅1-6月累计接待国外游客52万人次,同比增长13%。正因如此,尼泊尔重视旅游业发展,为了拓展经济上升空间,尼泊尔正在按计划实施多元旅游开发,如文化旅游、朝圣旅游、体育旅游等,开展医疗旅游合作符合该国的国家产业计划。

2.尼泊尔普遍认可传统医药。2017年,尼泊尔共计有4622家医疗机构,包括116家医院、3972家医疗站、324家传统医疗机构、210家初级医疗中心,2017年尼泊尔医疗领域对GDP贡献率为1.74%,私营医疗机构主要提供三级护理与保健性治疗,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由于医院过度集中于加德满都谷地,尼泊尔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且以西医为主的私立医院价格昂贵,故尼泊尔民众多依赖于相对廉价的传统医药进行治疗,尼泊尔全年用药量的一半以上为传统医药。尼医与中医理论趋近,尼泊尔政府为鼓励发展传统医药产业,早于2005年就以资助形式公派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医,尼泊尔的中医医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3.医疗旅游在中国逐渐流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已达13051万人次,同期增长7.0%,中国赴尼泊尔游客达到104664人次,成为其第二大客源国。“‘一带一路’与健康产业分论坛”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医疗旅游人口已超过50万人次,消费均价为每人5万元,超过出境旅游均价的10倍。携程网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使用该企业App办理出境医疗旅游相关手续内容的旅客同比增长5倍。医疗旅游在中国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以医疗旅游的形式出境也越来越流行。

4.中国医疗旅游发展较迅速。由于文化旅游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的内在动力,国内医疗旅游建设也同样迅速,2013年海南乐成建成中国第一个医疗旅游先行先试区,2015年其中医医疗机构接待俄罗斯等国外医疗游客近2万人。2015年、2016年江苏常州、江西上饶也通过国务院特批,成立医疗旅游先行先试区,各省旅游城市,如三亚、北戴河、杭州纷纷推出医疗旅游服务,部分省市以国际旅游合作区的模式进行探索,如四川与泰国的蜀泰医疗旅游合作区。中国医疗旅游兼具旅游资源丰富与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优势,市场潜力巨大。据中国普华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医疗旅游市场规模达1286亿元,预测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30%,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06亿元。

(二)中尼医疗旅游合作互补性较强基于中尼经贸数据

1.中尼旅游业互补性分析一基于服务贸易数据。尼泊尔服务贸易增长较快,WTO贸易数据显示,2015年尼泊尔服务贸易总额为263130.6万美元,占尼泊尔贸易总额约35.7%,这一比例仍在上升,其中尤以旅行服务贸易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统计,2017年仅旅游业已占中尼服务贸易总额的41%,第二位则是占22%的运输。

2016年,中国西藏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尼泊尔是世界上主要的人藏集散地,而根据商务部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国已成为尼泊尔第一大客源输出国。2015、2016、2017年中国与尼泊尔服务贸易额分別为9544.1万美元、9699.5万美元、10816.5万美元,中尼服务贸易结构中,旅游业占比最大,但却是中尼贸易差额最小的行业之一,也反映出了两国旅游业互补性的特点。

2.中尼传统医药产业互补性分析一基于货物贸易数据。尼泊尔多山地,区域间海拔落差大、温差大,环境极适合药材生长,全国药材种植规模大、种类多,仅久木拉县就拥有500余种药材,尼政府在全国针对性地规划建设多种草药种植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近百个传统草药供应站。中国与尼泊尔在2014年传统药材贸易中,进口额1434.4万美元,同比增长21.7%,主要为初级药材;出口额20.9万美元,同比增长5614.2%,主要为中成药。由此可见,中国对尼泊尔丰富的药材需求量较大,也说明了尼泊尔药材加工业尚不成熟,尼泊尔经济仍以家庭手工业与小型工业为主要部分,全国仅有中小制药厂22家,主要药物仍依赖进口。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

中国受国家中医药现代化因素推动,中成药在2009年之后始终以高于医药行业整体增长的速度发展,年复合增长率为15.5%,同时国内中成药产业链不断成熟完善,研发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已有58家中成药企业上市,2016年中成药总产值达到7866亿元。因为中国中成药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强势期,对药材需求较大,所以与尼泊尔形成较好的产业互补。

二、中尼医疗旅游合作潜在问题分析

(一)尼泊尔医疗设施落后且专业人才不足

尼泊尔医疗机构分布不均,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口可近地就医比例只占59%,大部分知名医院都集中在加德满都谷地(尼泊尔设立国家级医院10所,而加德满都拥有8所)。尼泊尔医务人员不足,目前尼泊尔仅有8所公立与私立医学院,最高仅能培养医学硕士人才。而医疗旅游产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专家多少、专业的国际人才所占比重等人员结构问题是吸引境外游客的一大因素。对比亚洲医疗旅游强国,如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等,或以高端服务见长或以价格廉价吸引游客,均有“质优”的前提,中尼医疗旅游产业合作可能面临在与亚洲医疗旅游强国竞争中如何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的问题。

(二)中国医疗旅游品牌建设不足产品定位模糊

目前,中国医疗旅游仍以国内市场为主,与到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医疗旅游的中国出境游客数量相比,入境游客数量仍十分有限。据医疗旅游行业数据报告,我国每年有九成医疗旅游游客选择出境购买医疗服务,这是由于国内医疗旅游尚没有形成成熟的品牌,无法对海外甚至国内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市场定位不够精确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医疗旅游机构主营医疗风险小、专业程度低的保健养生与休闲度假项目,与医疗旅游本质核心相关的高端旅游产品,如完整的中医治疗体系、手术治疗、整容美容仍开发较少,但行业的低门槛也意味着竞争者众多,易被替代,不利于建立品牌并发挥品牌效应。

(三)配套政策与合作机制仍不健全

在管理机制上,国际医疗旅游涉及卫生、旅游、工商等多个部门协同发挥作用,相比印度设立国家医疗旅游业协会、新加坡旅游局专门成立的国际医疗组、马来西亚为打造国际医疗中心所成立的“国家推动保健旅游委员会”,甚至台湾的医疗服务国际化专案办公室,我国尚未形成统一、专门的管理组织,各部门协调成本高,管理易发生冲突与时滞。而尼泊尔方面也面临相同问题,尼泊尔注重发展传统医药,但仅草药种植以及药品加工方面得到政策倾斜,旅游业虽然繁荣,但与尼泊尔相对有限的医疗条件仍有较大差距。中尼开展国际医疗旅游合作面临产业政策沟通、行业准入方面协调难度大、沟通成本高、政策制定无效率的问题。

三、促进中尼医疗旅游合作的建议

(一)完善行业法规协同制定产业产品标准

中尼医疗旅游产业的有序合作离不开功能契合、目标一致的产业政策与行业标准,尼泊尔相关政策与标准仍然缺失,中国“非禁即人”的准则稍显模糊,医疗旅游本已涉及多部门相关利益,产业国际合作更使问题復杂化,两国应逐渐形成协调发展机制,提高卫生系统、旅游系统兼容性;完善产业评估与预警工作,是扩大新兴产业市场化与开放化的前提,出台医疗旅游产业合作(尤其在争议性医疗项目产品服务)标准;改善准人体系,尤其对外籍人员从业资质、外籍学生学者入境访学资格、药品与医疗器械进口、跨境中介平台运营等方面加强监管与评价工作;加强两国与国际医疗保险之间的合作,解决外籍人员参保问题,完善涉外纠纷解决机制。

(二)以针灸理疗做为切入点逐步扩大合作

中国与尼泊尔医疗旅游合作应特别注意明确市场定位,做到从某一特色、重点的项目切入,培育不易被替代的竞争力,打造自身特色品牌。一是由于较好的基础与互补性,因此中尼医疗旅游应以传统医药为合作重点。传统医药具备价格优惠亲民、文化认同感高的特点,且“保健养生”“治未病”等理念与旅游业契合度较高。二是以针灸等中医理疗项目为切入点。尼泊尔在法律上承认针灸,民众广泛认可针灸的疗效,20世纪90年代专门在警察医院设立针灸部,因此以针灸作为重点项目可以有效的规避传统医药层面上因两国质量、标准不统一而带来的风险。针灸也是世界认可度最高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以针灸等理疗手段为重点项目可以使两国医疗旅游合作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三)借力光纤互通打造“云健康”新平台

2018年1月12日,尼泊尔从中国接入宽带互联网,摆脱了依赖印度的互联网接入局面。此次接人中国网络后,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网络通信成本以及对外网络传输延时,对中尼互联网合作是一个重要机遇。双方可积极打造互联网“健康平台”,合理地使用游客健康信息,利用大数据打造国际合作“健康云”,提高国际传统医疗旅游诊疗环节的效率;搭建网络问诊平台,为传统疗法加入现代化手段,两国专家提供线上诊疗服务,以提高问诊准确性与安全性,也为尼泊尔从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面对当前两国各部门缺乏协调合作机制,政策沟通障碍较大的问题,互联网平台的打造也将有利于两国行业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分享产业发展成果与企业运营信息,为两国产业政策的建立与效果提供依据及反馈。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