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幼儿园课程实施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9-09-10 07:22刘娟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19年8期
关键词:园本教研组研讨

刘娟

重庆市新村幼教集团为了让更多孩子得到优质的幼儿教育,于2002年开始创办分园,现有7个园所,地跨江北、渝北、南岸三区,拥有2000多名幼儿四十五个教学班级,专职教师90人,新进年轻教师37人占教师队伍的41%。主园统领着集团的课程理念与文化,是集团的科研培训中心,各分园在秉承集团理念的基础上实施园本课程同时又有自己的办园特色。如此情形之下,由于分园多位置分散,各园的发展情况不一,与集团的统筹管理形成一定的矛盾,园本教研组织困难,集团的课程理念与文化难以落地生根;同时新进教师多,教师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量”的增加与集团化教师队伍“质”的提高形成了强烈的矛盾,集团的教育质量遭到了稀释。

根据收集到的问题,我们假设了目前集团化发展下课程实施质量稀释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集团课程愿景与各园课程实施存在差距,集团课程理念没有落地深入人心;二是,新教师的课程理念、教学实践与集团课程实施要求存在差距,课程实施培训缺失;三是,各园“各自为政”,关注本园特色活动,忽略集团课程实施,误把特色当质量。

一、聚焦问题发生现场  寻根问底找对策

关注到集团化发展下课程实施质量稀释的现象、剖析其原因后,我们召集集团课程建构和管理部门、课程实施的骨干力量各园分园长、教研组长亲临集团备课、分园备课现场,亲身感知目前课程实施的问题、透析原因、寻找对策。

对策一:利用多媒体做实课程解析,开好课程实施开端集团课程理念不落实、课程愿景无法实现都是源于集团教师对园本课程的建构组成、主题课程的意义、目标和实施了解不够导致的。那么在集团层面就需要面向全体教师发出准确的信号、给予课程实施前的“培训”和支持。为了确保课程愿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解读等理念传递的准确性,采用集团视频会议、主题课程解读视频录播的媒体形式,统一了集团课程的思想和理念。避免层层传递中的遗漏、走样。

对策二:统分相结合整合课程资源,保障课程弹性空间“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按照国家与地方政府课程的基本精神而进行的课程选择,重组与整合而兴盛的适合幼儿园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体系”(陈文华,2013)。由此可见不同的幼儿园和幼儿群体,会产生和实施不同的园本课程。集团统整的是课程意志,而课程的内容、资源、途径和方法是应园情进行园本创造的。因此在各园的备课活动中,教研组长率领教师们在秉持集团课程理念和要求的下进行园本课程资源的挖掘,形成本园园本的课程内容预设,实现统一理念下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形态。保障园本课程质量的同时,也有现实性、鲜活性和灵动性。

对策三:做思学合一提升实施能力,搭新教师成长平台

新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和实践,他们对课程实施的把握不是一两次集体培训、理论学习能够达成的。更需要在教育教学现场中历练。那么在园所、年级组的层面就需要给予这些教师课程实施方面的学习,既有课程实施原理的传递又有课程实施方法的传授,使新教师获得更直接和实际的课程实施技巧。在年级组备课活动中,具有丰富的课程实践经验的年级组长带领全体教师就课程实施环境的创设、园本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商议和研讨,并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这种一对一的交流中,不仅使新教师在“做中学”中掌握课程框架转化成课程行为的方法,并且还了解如何在预设课程中生成活动,帮带和提升新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二、健全课程实施制度  四级备课为途径

备课活动现场把脉,自上而下地制定备课问题的解决策略,剖析出集团备课、园所备课、年级组备课需各司其职才能打通集团课程理念到班级课程实施的有效通道,才能切实贯彻集团课程质量的要求。同时从课程理念解读、教学资源挖掘到主题教学分解、教学环境创设等教育教学相关的理念和实践经验研讨逐层分配到各级备课活动中,新教师参与各级备课活动时也进行了教育教学实践的培训。依据问题解决的策略,与备课层级进行链接,健全课程实施制度,将备课活动分级实施、分级管理,逐层落实备课活动机制,为集团化园所课程实施质量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智力保障。

第一级:集团备大课

1.备课制度:各分园按集团规定时间和地点,每月进行一次集团备大课。备大课要保证时间、保证内容、保证人员(各园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

2.备课内容:每学期期末备大课确定下学期所有主题及网络和第一个月的课程内容。每月备大课完成上一主题的反馈完善修订,确定本次主题目标、解读关键经验、甄选主题内容、规定必选内容,由集团统一发布课程实施具体方案。

3.备课要求:备课准备,在每次集团备大课前要事先确定备课所采用的形式。做到“五落实”(时间、地點、内容、中心发言人和课程资源参考)。采取中心发言人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中心发言人要认真准备,充分阐述,每位备课老师认真钻研、积极思考,做好补充发言准备,同时,做好详细的备课记录。资源收集,每次主题结束后一周内备大课组收集集团所有资源包(教案、ppt、视频等)。

第二级:各园二次备课

1.备课制度:在集团备课第二周内,教研组长组织本园教师进行二次备课。

2.备课内容:组织研讨如何将主题课程与本园特色结合实施课程,根据园本特色完善主题内容。

3.备课要求:教研组长备课前内化本次主题内容、拟写备课计划,做好充分准备。二次备课后完善本园月主题网络表。参与教师备课前理解主题目标、熟悉主题内容,做好备课研讨准备。备课中做好记录,积极参与研讨。分园园长对二次备课进行指导与考核。

第三级:年级组分层备课

1.备课制度:在集团备课第二周内,各年级组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三次备课。

2.备课内容:对班级区域活动规划、主题墙创设(内容、形式等)进行实施层面研讨,整合教学资源。

3.备课要求:年级组长备课前熟悉主题网络关系、本主题各版块内容,事先对主题墙设计、区域活动规划有初步构思。参与教师熟悉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及发展情况,备课中做好记录,积极参与研讨,完成班级区域和主题墙规划表。教研组长对三次备课进行指导与考核。

第四级:班级教育活动设计

1.备课制度:教师要提前一周备出下周教学内容。

2.备课内容:每周教学活动内容包括集中教育活动5个、区域活动1个、游戏活动4个(其中骨干教师详案2个、熟练型教师4个、新老师全为详案)。

猜你喜欢
园本教研组研讨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