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2019-09-10 07:22范旭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源幼师中等职业

范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们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素养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主阵营,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总体质量的重大责任。然而,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整体偏低,很难适应幼儿教师的职业需求。本文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意见和参考。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质量总体不高,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问题。这一现状在张雪萍的论文《对武汉市幼师生源质量的分析与思考》中得到了印证,论文中选取了武汉两所职校学生入学成绩,从而观察幼师新生的生源质量变化。结果发现,低分学生从1995年的0.01%逐年增长至2004年的60.41%,而高分学生则从46.61%下滑至0.23%。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幼师学生进校文化成绩偏低;朱琦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一文中也发现了生源质量差的问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全部是普通高中升学无望的学生;马彦利在《中职学前教育教学问题探究》中认为,要解决学前教育的教学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质量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生源质量不高的另一个表现是,学生的学习状况不理想。例如,在邓丽禅的论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一以广州市番禺区某一间中等职业学校为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意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孙永清的论文《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中发现,幼师生学习无计划性,缺乏上进心,对所学课程不感興趣,缺少适宜的学习方法,无成就感,无抱负和理想,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师范教育改革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滑。例如,王芳在《我国幼儿师范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问题分析》一文中提到,1996年以来随着师范教育优惠政策的取消,培养幼师这样的职高只能捡三、四流初中生的现状,导致幼师生源质量下滑。这些学生入学成绩低、学习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即使中职校的的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可能在三四年内完美打造这些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杂乱,涉及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创业型人才培养、艺术型人才培养等模式。卢巧真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文中认为,中职学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不对、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对接等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方向是幼儿园教师或保育员等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针对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校应完善其招生和考试制度,优化学前师资队伍,着力打造“双师”队伍,提高老师学历层次,加强教师实习实训水平,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改进专业评价方式。在培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而不是向其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显得五花八门。研究者对这方面的探讨比较多,这将有助于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审视与优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侯艳清在《广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一文中,认为中职学校应该改变课程设置观念,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要求,整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完善优化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重视教育实训实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杨昌容通过对贵州省12所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领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牛志梅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中,对中职学前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顺序及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全面考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分析了影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构提出了具体建议,为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提供了帮助与借鉴。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值等因素的因素。在社会因素中,由于国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视,尤其在西藏农牧地区实行包吃包住政策,使学生产生严重的依赖思想,导致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就业制度认识不清,一味的依赖国家政策,在选择就业时出现重现实轻理想,重实惠轻名位,重地域轻专业的情况,学生宁愿选择一个专业不对口、报酬很低的单位工作,或者选择不就业。在家庭因素中,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一般毕业后都不着急找工作,大多数在家待业或者采用观望的态度;反之,家庭较差学生却较快的找到用人单位。在自身方面,由于每个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同,导致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大不相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部分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弱,很难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值,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同时自身能力素质和社会经验缺乏。并且他们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想选择条件好,待遇高的地区就业。唐敏还提到了一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对薪金水平、就业单位、就业地区的期望值较高,缺乏创新精神。而造成这些期望值较高的原因又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影响,同时,缺乏对于学前教育现状的客观认识,也受到学期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较为狭隘,选择农村幼儿园就业的较少,选择城市幼儿园就业的较多。由于城市和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这里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环境、工资待遇方面、学历以及所提供的岗位上。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应该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学生到农村幼儿园就业。首先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向农村薄弱幼儿园倾斜、向农村低水平师资倾斜;其次,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有学者提到还提到,为了改变师资问题,还应分期分批建设公办的幼儿园,同时推行弱势群体免费学前教育,不断扩大普惠性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同时,保障教师工资待遇。

猜你喜欢
生源幼师中等职业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男幼师荒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跨省生源调控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