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9-09-10 12:55张耀文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生活化

张耀文

摘 要:初中生已经到了思想发展初期的后半段,这段时期学生的思想道德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不成熟,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与道德非常重要。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实行情况出发,对相关实例进行分析,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内容进行阐述,并为了促进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良好运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育;初中教育;生活化

在初中教学中,除了主要学科的教育以外,道德法治的教学也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较为贴近生活,在进行该方面的教学的时候也必须结合生活实际,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社会是由一个又一个人组成的,因此每个人的道德水平与法治观念都会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觀,能够推动法治社会的全面构建和进步。

由于初中生离步入社会尚早,对于法治社会的认知较为陌生,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大多来源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家长同学的影响,因此生活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十分有必要。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采取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教学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是独立个体的事实,大大埋没了其天性与特点,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强制性的教学模式不但不能取得良好成效,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缩其进步空间。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同时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教学要求,鼓励教师积极转变新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传学方式。新型教育模式抛弃了以往只以教师作为主导的观念,从学生出发,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以及个人发展,注重素质教育,不再以考试成绩这一单独的角度来评判学生,而是从多种角度出发进行评析,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部分教师长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产生了固化思想,在教学方面没有了创新与想象力,导致学生难以提起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枯燥刻板。这样的治学模式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十分不利。

(二)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思维固化的教师往往对于新观念的接受能力较差,对于法治道德的教学态度也是极度的敷衍和轻视,认为这一门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对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丝毫帮助,只会要求学生囫囵吞枣,忽略了道德与法治对于学生的个人思想健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法治思想教育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部分教师教学态度得过且过,放任学生走神、开小差,自身对于课程的重要性认知差,还纵容学生不听课的行为,是为师德的缺失。因此,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自身的观念,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与道德学习的重要性。积极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科普动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

生活化教学模式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法治与道德的正确认知,并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带领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和认知,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对于初中生来说,主要是为其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提高其个人发展潜能。教师需要全面分析学生情况,根据实际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采取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创造科学的教学情境,主动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在道德与法治教方面更加事半功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查阅相关的法治道德资料,了解其对于学生正确三观建立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尽量让课堂充满趣味性,趣味课堂更加适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知法治社会的合理性,从而让学生对这门学科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场景

生活化的场景能够让学生有熟悉感,产生共鸣,降低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如今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学资源也有了一定的升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课件来展示生活化的场景,进行情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善于利用各类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还可以设定某一特定情境,组织小组活动进行演示,让课堂富有趣味性,加深课程印象。举个例子,当学到“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课件展示几段生活片段动画,放映完毕后对学生进行提问:片段中哪些属于有情趣的生活?你想过怎样的生活?你身边有没有热爱生活的人呢?以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生活的片段进行回忆,构建一个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

(二)以感情引导为载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了课堂唯一的主人,学生只能是被动听课,而现代化的教学观念里,教师与学生都应当是课堂的主体,二者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时,应当采取情感化的教学,以感情引导作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进行讲学,而应当将学生作为另一个主体,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门具有较大实际意义的学问,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自身应当保持较高的道德素养,以此潜移默化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只在上课的时候出现,其他时候几乎不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师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不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不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就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引导其走出问题区,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结论:

初中生的三观尚未完全建立,处于一种懵懂但又有所察觉的状态,因此在这个时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非常重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绝对不能被忽略的一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为其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更要做到言传身教,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采取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个人发展铺路。

参考文献:

[1]刘亚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72-73.

[2]谢燕原.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9,No.513,35-36.

[3]吴锦红.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No.89,54-55.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