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完美融合

2019-09-10 23:41刀国有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刀国有

[摘  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的学科,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关注人文主义教育与语文教育的融合。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语文学科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起到了深远的作用,语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紧密结合是语文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教学实践探索中领悟到的重要内涵。本文简单阐述了语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完美融合的途径,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改革]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都有较大改变,这也不断催生着人文主义培养理念的更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竞争空前白热化,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性技能,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思想,语文教学作为人文主义培养的重要载体,必须充分考虑语文教学与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在人文精神導向下,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渗透人文主义精神,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思考如何高效、恰当地实现人文主义渗透。

一、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通过语文教学实现人文主义教育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这是语文教学与人文主义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只有结合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才能产生深刻的共鸣。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体验中,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出发点与作品紧密结合,在走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学生的事物认知能力较为薄弱,缺乏社会经验,在情感体验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引导,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将语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相融合,实现情感上的互动。

举个例子,在讲到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时,教师应当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为学生展现其经历,同时,在讲解作品时结合不同时间段作者所处的环境进行具体分析,以实现情感共鸣。《定风波》是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作品,在野外归途中偶遇下雨时的所见所感,“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词句从分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在讲解时,如果只讲大致词句含义,学生无法产生深刻认知,因此,教师在讲解时需要结合苏轼屡次被贬的经历,再结合这首词具体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灵冲击。注重情感体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这是实现语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完美融合的重要途径。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教育素材

数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富含丰富的人文底蕴,要让学生领悟到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升华,让学生由浅及深的领略人文主义精神。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评审后选用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深刻的内涵,一部分是创作手法能给学生启示,一部分是文章精神值得学习,可以说从课本中挖掘人文主义教育素材是实现语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完美融合的重要途径。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效的选取代表性课文,进而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人文主义教育。

举个例子,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中,是在讲解时需要结合文中所体现的内容进行深入发掘,虽然诗写的是山景,但却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诗中描绘诗人与仙人共同遨游的场景,新奇且富有想象力。在这篇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文章最后却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为结尾,既体现了作者的现实遭遇,同时又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对现实不满的想法,也体现了作者渴望安社稷、辅明君的思想情感。再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方面描写的是岳阳楼及周边的美景,另外也在诗中透露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有伟大抱负,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师生共同探讨和践行。

三、注重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师是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尽管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无可代替的作用,一方面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同时也需要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融入人文主义精神。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充分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将自身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在人文主义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为此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阅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沉淀自我,通过阅读书籍体会到人文底蕴,形成自身的感知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感染学生,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时,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通过自身的个人修养及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拥有的思维及性格也各不相同。所以想要实现语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完美融合,就必须发挥教师本身的引导职能,在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及人文素养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有效引导,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四、总结

总而言之,实现语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完美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漫长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达到这一目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前需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教育素材,利用课本知识为学生拓展人文主义教育;同时教师本身也应注意自身的人文素养提升,充分发挥好课堂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实现共同成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实语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完美融合,才能促进语文教育及人文主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顺研.论中学语文课程在人文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4).

[2]王俊霖.书院人文主义教学与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7).

[3]陈文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流失与回归[D].云南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