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然走向实然:语文课堂中的书法意蕴

2019-09-10 18:25钱国芬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语文课堂

[摘要]书法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由于书法教师的缺乏、学生对书法认识不足以及学校对书法评价的欠缺,导致书法教育效果难尽人意。面对书法教育的淡然现状,学校应重构书法教育内的一方磁场,语文教师要提高书法素养,承担书法教育的责任,把书法教育和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整合,为传承汉字的历史文化写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关键词]语文课堂;书法教育;应然理由;淡然现状;实然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7-0068-04

[作者简介]钱国芬,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分校(江苏常州,213161)副校长,高级教师,常州市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财富。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书法文化,2013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书法教育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之列。2014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若干发展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的11%开设书法等艺术课程。

一、叩问:书法教育备受重视的应然理由

书法教育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中指出推进书法等高雅艺术进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书法教育被赋予如此深厚的意义,细细思索,有其备受重视的应然理由。

1.书法教育传承审美艺术。

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汉字用书法表现,形成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视觉艺术。一幅内容好、书写又好的作品,人们可以从它的点画线条、造字结构、章法布局中得到美的享受,使人进入美的境界,接受高尚意境的熏陶,感受到作者当时创作心态和艺术的风格。从所书写的诗文、警句、格言中吸取到文学、哲学、道德等方面的养料,提高自身的素养品位。书法教育以美育人,传承的是审美艺术,培养的是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精神。

2.书法教育呼应传统文化。

中国具有深厚、古远、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书法艺术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养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书法的根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既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进入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门径,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族精神,就要研究书法。有人认为,书法教育已成为关系到中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提升的大事。

3.书法教育培养严谨作风。

中国的汉字是讲究间架结构的,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学生严谨的作风。不但在书法上这样,在学习、生活上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字写好,非一日之功,要经过长期耐心的临摹才会有所收获。学生循序渐进地按照规范进行书法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并养成踏实的作风,这种作风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二、反思:书法教育不容乐观的淡然现状

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书法教育的面貌有了一些改观。但是,书法教育进课堂依然只停留在部分书法特色学校,书法教育要走进所有学校所有班级的课堂,还是任重道远的。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淡然的原因。

1.教师缺乏专业素养。

一门课程的开设,首先必须保证师资队伍的配备。在目前的师资队伍中,具有书法教育资格的教师甚少。许多学校安排语文教师上书法课,且不说语文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懂书法教育,有的教师自身的字就写得并不美观。专业师资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书法课程的开设。从目前书法师资的培养情况来看,要在短时间内为中小学配备足够的合格师资显然不现实。长此以往,势必导致书法课程普及率的下降,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2.学生缺乏正确认识。

小学为什么要开设书法教育课,很多人包括很多学生是缺乏正确认识的。大家都认为开设书法课是为了获得写字技能,提升写字技巧。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书法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增强人文素养,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更有一些学生认为,随着电脑的普及,字写得好不好,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多大的影响,反正未来工作基本都用电脑。学生这种错误的认识,阻碍了书法教育的发展。

3.学校缺乏科学评价。

在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唯独书法作为中小学新增添的课程,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所以,在开设中小学书法课程的过程中,许多学校并没有合理的评价方式来评论书法教学,即使有评价方式也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这也导致教师对书法课程的“轻视”,既不利于书法教学的开展,也不利于书法教育的传承。

三、得道:书法教育进语文课堂的实然需求

面对书法教育淡然的现状,《纲要》针对书法教育师资力量、资格考试、课程标准的各个方面,明确提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而最具分量的一条,则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在这种情形之下,语文教师必将成为书法教育的主力军,书法教育走进语文课堂必将成为实然需求。

1.学校何为,重构书法教育的一方磁场。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成为书法教育的一方磁场,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书法教育的行列,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书法传统文化教育。

(1)情感熏染,人人知书法

学校要精心布置环境,努力使每一层楼、每一面墙都在诉说与书法教育有关的人文历史,让学生在富有书法艺术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让全体师生认识到: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的基础;热爱祖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養,也是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之一。

(2)创造条件,人人爱书法

在开展书法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确立一种理念: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要写一手好字。学校除了从硬件设施上要保障书法教育的开展,更要注重增强书法教育软实力。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书法教育专家对教师进行较为系统的书法培训,布置相应的书法练习作业,提升一线教师的书法教学能力和书法艺术鉴赏能力。同时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书法教育进语文课堂的课程实施纲要,把书法教育课程化,定课时、定内容、定目标。在学生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来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交给正确的书写方法,开展丰富的活动……

(3)评价旨归,人人懂书法

《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评价要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旨在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和审美情趣。”评价的重点可以根据年段特点来确定:小学低、中年级的书写评价,要重视基本笔画、结构的正确把握;关注认真的书写态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小学高年级还要关注书写的美观与流利。学校应该根据《纲要》的要求,制定校本化的书法教育评价要求,并把书写质量列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标准里面,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客观评价,从而促进书法教学质量的提升。

2.教师何为,串起书法教育的一串珍珠。

在书法教师严重缺乏的当下,语文教师应当成为书法教学的主力军。但是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提升个人的书法素养,承担起书法教育的责任。

(1)强底蕴,一撇一捺悟文化

“三笔字”是合格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学生字写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与教他们的教师有关。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练好“三笔字”,主动向专业书法教师请教,潜心研究汉字的写法,掌握科学的练字方法,纠正和克服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每天坚持练习20分钟,力争使自己在课堂上的每一个汉字都书写规范美观,给学生做好榜样,使他们感受到汉字美的熏陶。在学生初学书法时授之以规范之“渔”。同时,语文教师还要主动学习一些书法理论知识和書法史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文化底蕴。有了书法理论的积淀,习字水平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2)教得法,一笔一画冶情操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通过反复临摹和练习就能提升书法技能的,而要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有很好的提升。也就是说,教师的指导能科学、得法,学生就学得轻松,自然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学习书法教学法,加强书法课堂教学的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教学水平。比如:教学“、”,点画的外形像一滴水,上面是尖的,下面是圆的。书写时,左上起笔,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顿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形。教师在教学时要讲清其中的行笔要点,并进行有效的示范,再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学生才有可能把这个笔画写漂亮。

(3)架通途,一朝一夕求获得

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练就一手好字。但是,书法练习相对来说还是单调枯燥的。作为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和丰富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保持练习书法的热情。比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红圈圈和小红花鼓励。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的时候,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字,在右上角圈个红圈圈,对于写得好的作业在旁边贴上小红花,以此作为鼓励。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一个“优秀作业栏”,每周评选优秀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甚至有时可以邀请其他班的小朋友来参观。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书法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自豪感。比如:我们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讲关于书法的故事和各类字体的演变历史,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书法作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送春联”等活动,在这样有意思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练习书法的获得感。

3.学生何为,勾勒书法学习中的一抹蔚蓝。

学生是书法教育的主体,学生学习书法的态度和动机决定了书法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书法的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勤奋刻苦的态度,让书法学习转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1)细心读帖。读帖是练好书法的第一步,有人认为读帖比临帖更重要,若不读帖,那么学生可能一直在重复自己的错误。刚刚接触书法的时候,学生的读帖能力比较差,需要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读帖先读汉字的整体结构,然后读整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读一些关键笔画之间的关系。读明白这些,一个字的大致位置和结构关系就明确了,学生临摹时就会有章法。当然,读帖不能机械记忆每一笔的位置,比如:写“氵”,不能死记每个点在哪里,而应该让学生知道“点头提头对齐,写完之后比一比,像个小半圆”,这样,若学生将来脱离田字格,也能把字写好。

(2)潜心临摹。临摹是练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写好书法的唯一办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临帖的时候不够专注,常常会把平常的书写习惯带人临帖中,造成对范本的笔画、字形观察判断粗心大意,忽略一些重要信息。因此,要求学生临写时将自己脑海中的图式与范本进行精确的比较,将临摹的作业接近原作作为标准。教师也要通过作业的讲评,来帮助学生达成这样的目标。

(3)恒心练习。俗话说:“书无百日功。”学好书法,不是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完成的,学习书法必须要有恒心,才不会半途而废。东晋时期王献之向其父王羲之讨要学书秘诀时,王羲之告诉他,学习书法没有什么捷径、秘诀,你每天写字用水研墨,等你把院中的十八缸水用完时,你的字就练出来了。从古到今,这类勤学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养成坚持练习的习惯很重要。

把书法教育引入语文课堂,把书法教育和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整合,是一条提高学生书法水平的有效途径。书法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培养学生“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创造了条件,为传承汉字的历史文化写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书法教学作用探析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墨香满园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