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高校课堂教学嬗变、重构与回应

2019-09-10 07:22刘文雅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9期
关键词:评价教学模式课程

摘  要:“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一种新的课程形态—SPOC在全国各地高校落地生根,成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实践热点,从而引发了课堂教学中心、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师生关系、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混合式教学、学习者中心、深度学习等观念和实践深深影响着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教育研究者需清晰地认识这种变革并积极参与、回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SPOC  混合式教学 学习者中心 教育信息化2.0

The Transformation,Reconstruction and Response of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SPOC

LIU Wen-ya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Hefei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Hefei 230013,China)

Abstract:"Internet + education"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a new curriculum form SPOC has taken roo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becoming the practice hotspot of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which has led to classroom teaching center,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Profound changes in means,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and education evaluation. Ideas and practices such as blended instruction,learner centers,and deep learning deeply influenc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volved in learning activities.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need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is chang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nd respond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n the era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2.0.

Keywords:SPOC blended teaching learner cent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2.0

自2013年起,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之后为提高学习者学习参与度和完成率,一种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应运而生。随着SPOC教学实践的广泛开展,与之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增多,以“SPOC”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有2600余条研究文献,其中大多是基于学科和SPOC的融合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目前,教育界广泛认为在教育信息化和SPOC情境下,课堂教学正在向着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

一、教学模式的嬗变

目前教育实践中,有多种SPOC的呈现形式。有学者将其分为同步SPOC教学模式、异步SPOC教学模式。同步SPOC教学模式是指与MOOC一同教育的形式,异步SPOC教学模式是指由学校自主研发的课程模式。

SPOC教学实践前期是MOOC教学和本土传统教学模式磨合的探索时期。教师对课程平台及其资源的利用与课堂教学未能很好结合,线上线下分离,资源仅仅停留在网络平台上,课堂教学仍然是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讲授教材的內容仍是主要授课模式。2014年左右,课程实施者一方面逐渐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课程平台及其资源,出现了利用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线上收发作业、评价成绩等活动,一方面引入美国高校的翻转课堂模式,采用课外线上视频学习,课上提问、讨论和完成作业的形式进行翻转教学。2015年左右在教育信息化行动、全国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的推动下,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教学方法由探究法、操作法逐渐取代了讲授法,教学组织形式由集体教学向着更多的小组合作和个别指导发展,师生线上线下互动增多。近年来,随着教育智能化教学工具类APP(云课堂、雨课堂、学习通等)的大规模开发与应用,SPOC课程平台与课堂教学联系越来越紧密,课程平台和APP混合使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教师有效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改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显而易见地从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向混合模式和深度学习、体验式学习转变。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广义上包含教学方式混合、学习资源混合、学习环境混合、线上线下混合等。国内一般认为混合式教学是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两者优势的一种教学方式。在SPOC情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诸多变化,主要有:

教学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学生走上讲台中央,探索和展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从讲台中央退后到讲台边缘,站在学生旁边,成为学生的助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方法上,较少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探究法、操作法、体验法成为应用最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手段上,数字博物馆、易会学、云班课、雨课堂、学习通等教学APP、VR(虚拟实践)等技术和数字课程平台混合使用。教学过程上,由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倾听并回答问题、课下完成作业的三段式变成多维互动的混合式。师生关系上,由对立走向合作,由教师控制课堂转向学生合作探究。教育评价上,SPOC混合式教学将学习之前的诊断性评价,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自我评价、网络系统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保证了评价的科学、公正。考核内容更为灵活,小组协作活动、演讲辩论、作品制作与展示、社会实践纳入综合测评。教学环境上,由资源单一的教学环境转向智慧化教室、个性化、民主、活跃的氛围、资源丰富的的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类型上,由高控的预设活动转向预设和生成活动相辅相成类型。

二、教学过程重构

SPOC教学环境的变化,促使教师反思传统教学过程和设计,重构和创新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是一种教学环节与运行程序的改变。传统教学设计重视课中环节,忽视课前和课后环节,SPOC情境下的混合式教学重视发挥三个环节不同的作用和功能,课前重在学生分析和学情分析,课中重在探究学习、深度学习,课后重视个性化辅导和评价反思。

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中,有教师认为自己的作用是消极的。实际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较之集体划一的教学来说,更需要教师积极地与每個学生更复杂的互动,在划一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是用在让全体学生集中听讲,一起思考问题,维持教室良好的秩序,把活动控制在一个方向上。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2]

(一)课前设计

SPOC课前活动设计主要有教师投放资料、发布学习公告,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小测验、提出问题、论坛讨论,系统收集学生学习数据,教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答疑解惑、分类整理问题,最后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数据设计教案。教师投放的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材、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微视频、教案、小测试、教学PPT、音频、动画、拓展视频和拓展文本等。

(二)课中设计

课中教学是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应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性质以多样化形式展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多样化的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课中设计需要达到的目的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巩固强化、系统梳理、拓展加深、探究创新。一般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经验融入环节

“经验融入”是教学开始的第一步,即通过问题、现象、游戏或实验等方式将学生已有经验融入特定教学主题的过程。[3]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或者任务导入,激发学生任务意识、解决问题意识,为探究式和体验式学习做好铺垫。

2.多样化活动突破学习重难点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的深度学习阶段。对于任务(项目)式教学,教师分解任务,学生分工合作,各个击破教学重难点。理论探讨式教学,教师设置难度不断递增、思维发散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在语言和思维的交锋中学习。探索操作类教学,教师可利用实验(训)室专业工具或虚拟实践工具开展体验式学习,突破学习重难点。

3.展示、介绍、评价作品环节

学生在讨论、操作中形成作品,并将作品进行展示、说明和评价。本环节再次突显学生中心,将学生的体验、操作成果化、创新化,并在互评中二次内化知识。

4.总结、提升环节

探讨、体验结束后,教师总结提升,将知识系统化,提升理论高度,帮助学生建构新图式。

(三)课后设计

课后设计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和拓展知识和技能要点。教师发布测验作业或者拓展任务,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个性化辅导。学生完成测验或拓展作业,开拓学习视野,拓展实践空间,提高实践能力。

三、回应策略

(一)重塑教学观,创造性地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

教育者需正视现实,努力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反思当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析教育对象新特点,引领教学新方向,从传授型方式中蜕变出来,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在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设计多维、融合、互动的教学方案上下功夫。

(二)关注生成性学习活动

高控型预设性教学活动长期占据课堂,教师的讲授多于学生的探索和思考。SPOC情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中环节,大多设计成情境互动式的探索性活动。学习者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对任务的不同解决策略都是生成性活动的生长点。教师应有生成意识,创设生成学习空间,架构灵活的学习支架,鼓励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性尝试、个性化问题解决方法,促进生成活动发生。

(三)促进自主学习,建立学习共同体

SPOC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自主权。学生在课前自定学习时间、学习地点,自主决定学习程度,课中自主合作完成各项讨论、探索和体验式任务,课后自主完成拓展任务。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行业一线专家组成学习共同体,一同参与讨论、探索,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创新。

(四)创新教育管理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学时间、环境布置、教学评价等的规定对混合式教学不适用。混合式教学在教室的学习时间可能是20分钟可能是50分钟,需要更便于学生讨论和互动的环境布置,学生成绩评定更加多元化,这些都呼唤新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在SPOC课程质量管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化课堂教学场所、时间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学习档案、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在SPOC情境下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如重建设轻使用,教育资源低质化,教学设计不科学,缺乏激励机制,教师过度依赖新信息技术,没有将它们与学科进行有效整合,甚至偏离教学目标,教育管理未能和新的教学模式相匹配等。

好的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我们应警惕本末倒置把信息化手段作为教学全部的行为,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螺旋式学习发生和智慧生成的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  章杰瑛.基于“MOOC+SPOC”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5):146-147.

[2]  (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30.

[3]  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8.

[4]  杨剑飞.“互联网+教育”:新学习革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219-220.

作者简介:刘文雅(1982—)女,上海,教育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教研课题“基于SPOC的高职师范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合肥幼专《学前教育学》为例”(2016jyxm0889);合肥幼专校级重点教研课题“SPOC情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以BlackBoard平台《学前教育基础》课程为例”(hyzzd2017002)

猜你喜欢
评价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