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研学”:跨学科项目学习的校本实践

2019-09-10 07:22范小丽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跨学科研学校企

范小丽

当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分化及分化后不断地糅合导致各学科间逐步突破原有的传统界限,因此,各学科的紧密结合、交叉融合及技术之间的不断糅合已成为新时期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新形式、新样态。在此背景下,基础教育的跨学科学习是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

跨学科学习需要依托专业实践项目的支撑。我校地处金华市工业园区,学校周围厂房林立,绿源电动车集团、青年汽车集团、东晶电子等知名企业距离学校都很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前几年,我们也尝试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走近企业参观,也曾邀请企业高管走进学校开讲座等等活动,但是,我们发现缺乏系统、科学、规范的项目学习设计,活动往往流于浅表与零碎,学生没有深入的学习。另外,浅层的参观体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于是,我们尝试以企业为依托,以“校企研学”的形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让教育的空间更大、资源更丰富、探索行为更深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开展体验性的、实践性的以及探究性的项目学习,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服务。

一、组建“校企教育联盟”,聚焦四种心智习惯

我们秉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大教育环境”的初衷,推倒封闭的校园围墙,整合教育资源,组建“校企教育联盟”,与学校周边的企业开展教育联合活动,设计与实施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学科项目学习,着力培养孩子四种良好的心智习惯,即帮助学生长大后在社会上生存、与周围的人和社区保持良好联系所具备的习惯。我们称之为F·R·E·C心智习惯,分别为坚毅(Fortitude):向着目标永不放弃;反思(Reflect):反思自己的学习,正向地改变或调整自己;探索(Explre):勇于挑战,多方寻求答案,解决问题;合作(Cooperation):与他人有效地合作,对别人提供支持和帮助,学会接受他人的想法。

二、依据年段特征,打造项目主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着力打造适合不同年段的项目学习的主题。

三、突破资源束缚,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长期以来,如何提供用得上、用起来有成效的优质校外教育資源,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自组建“校企教育联盟”以来,我们采用“链式发展”方式,筛选优质资源,实现了学校、企业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了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资源缺乏的问题。另外,“校企研学”项目学习设计坚持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等原则。为了更好地发挥“校企教育联盟”的作用,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合科教学与知识整合的教学策略、多元智能理论与尊重差异的教学策略、主体建构与探究的教学策略以及科学化的教学策略等。因此,教师方面,适时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研习,尝试进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教学渗透和跨学科融通探索,特别要求教师要着眼于学科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探索如何引导学生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把解决问题的经验与生活发展、社会发展和世界发展联系起来,逐渐形成核心素养。

通过“校企研学”的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推进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在该项目学习中不仅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职业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增强造福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改造世界的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跨学科研学校企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