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病90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9-09-10 07:22王林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4期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王林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组和对照组,每组为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减小肌瘤体积,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宫瘤消胶囊;子宫肌瘤;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属于常见性女性良性肿瘤疾病,尤其是育龄期妇女发病率比价高,研究发现,育龄期妇女发病的概率达到了25%左右,当前疾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遗传因素、雌孕激素以及受体等反面对于子宫肌瘤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当前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上没有统一方案,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虽然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但是对于患者的生育和心理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药物治疗逐渐代替了手术治疗,且临床效果也比较显著[1]。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病临床疗效,对我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试验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80例。所有患者经过妇科门诊检查和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纳入标准为:肝功能正常、不存在药物过敏史和禁忌症,在进行此次试验前半年内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治疗。经过宫颈学检查将恶性肿瘤和细胞病变患者排除。依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90例。试验组中,年龄为23.5~52.5岁,平均为(35.3±5.6)岁;病程为6.5个月~4.7年,平均为(3.13±1.12)年;32例出现月经量增多或紊乱,22例贫血,23例有压迫症状或痛经,13例无典型症状。对照组中,年龄为24.5~53.8岁,平均为(34.6±4.2)岁;病程为6.0个月~4.5年,平均为(3.21±1.02)年;30例出现月经量增多或紊乱,21例贫血,25例有压迫症状或痛经,14例无典型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临床症状等一般临床资料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为患者在月经第一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胶囊,每天服用剂量为10mg,睡前口服。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米非司酮服用方法同对照组相同,宫瘤消胶囊服用方法为每次服用4粒,每天服用3次,1个疗程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中的促卵泡激素、孕酮、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并测定子宫肌瘤三维经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积改善情况。体积计算公式为(cm3)=[0.523×a×b×c],a、b、c代表子宫肌瘤的三维经线半径。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肌瘤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肌瘤体积相比于治疗前缩小一半以上;有效:治疗后,肌瘤体积相比于治疗前缩小,但是缩小范围在一半以下;无效:治疗后肌瘤体积没有缩小,甚至增大。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此次试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主要采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和肌瘤体积对比

经过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和肌瘤体积相比没有显著性差異,经过治疗后,患者子宫和肌瘤体积显著缩小,且试验组患者子宫和肌瘤体积缩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两组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对比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和孕酮的水平分别为(22.35±5.31)ug/L、(20.32±4.13)ug/L、(161.52+43.1)pmol/L、(9.0±3.01)ug/L,而对照组分别为(22.17±4.31)ug/L、(20.56±3.77)ug/L、(223.26+53.1)pmol/L、(14.05±3.21)ug/L,可见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常见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子宫出血、白带异常、腹部肿块、月经疼痛等,虽然采用肿瘤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但是对于患者机体尤其是生育方面影响比较大,因此药物治疗

属于治疗的首选方案【2】。

米非司酮属于化学合成类甾体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卵巢,起到抑制卵泡发育、限制孕酮活性等功能,从而降低子宫肌瘤中雌孕激素的受体,有效缩小控制子宫肌瘤增长,但是该药物属于激素类药物,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对患者的心、肝、肾等重大器官带来不良影响,而如果患者停药易发生反弹[3]。在中医中子宫肌瘤属于“症瘕”范畴,多由于胞宫内受寒、湿邪所侵、气滞血瘀导致,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物治疗[4],宫瘤消胶囊属于合成型中药胶囊,临床功效主要为活血调经、软坚散结,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肌瘤的吸收,降低性激素水平[5],临床疗效达到了90%,先相比单纯使用米非司酮疗效更加显著。

总之,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属于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谷郁婷,宫关,张桂荣,等.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50例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8,8(4):56-57.

[2]田艳.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53-55.

[3]杨清萍.甲氨蝶呤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异位妊娠49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39(4):502-503.

[4]邹长招.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9):223.

[5]耿中花.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8):89.

猜你喜欢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