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帕金森Ⅰ号方合美多巴等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2019-09-10 07:22杨艳林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4期
关键词:帕金森帕金森病应用价值

杨艳林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帕金森Ⅰ号方与美多巴等西药联合疗法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计120例帕金森病患者来我院就诊。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两组均应用美多巴等西药进行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使用帕金森Ⅰ号方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ebster 评分和美多巴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均<0.05)。结论: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帕金森Ⅰ号方与美多巴等西药的联合疗法能够显著地优化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强,同时可降低美多巴的使用量。

【关键词】帕金森Ⅰ号方; 帕金森病;美多巴;应用价值

帕金森病在临床上屬于慢性病,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类的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以及姿态或者步态明显异常等,并伴有睡眠障碍、意识障碍以及感觉障碍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时,药物疗法是常用方法,常用的西药包括美多巴等。近年来,有医学研究指出,在应用西药对帕金森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帕金森Ⅰ号方可显著优化治疗效果[1]。为了进一步明确帕金森Ⅰ号方与美多巴等西药的联合疗法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特开展本次研究,结果理想,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计120例帕金森病患者来我院就诊。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为58~89岁,平均年龄为(69.5+3.5)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4.3+0.5)年;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为59~88岁,平均年龄为(69.4+3.3)岁,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4.5+0.6)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以及病程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 2方法

两组均应用美多巴等西药进行临床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使用0.2~0.8g的美多巴(由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产品批号H20041621)进行口服治疗,每日1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使用帕金森Ⅰ号方进行治疗,其药物成分为:制首乌 5 g、刺五加 25 g、枸杞子 5 g、山萸肉 5 g、仙灵脾 5 g、石菖蒲 5 g、丹参 5 g、肉苁蓉 5 g、蜈蚣 3 g、人参 5 g、黄芪 15 g、龟板 5 g,温水冲服,每日2次,2 次/d。治疗中,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则可以逐渐地减少美多巴的使用量。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 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使用Webster 量表[2]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的恢复情况就越好;记录两组美多巴使用量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以及面色潮红等[3]。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软件,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t和X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Webster评分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Webster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Webster评分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的美多巴的使用量的比较

观察组美多巴的使用量为0.2~0.7g,平均为(0.45+0.06)g,对照组美多巴的使用量为0.3~0.8g,平均为(0.65+0.04)g。两组美多巴的使用量相比,观察组要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例数为4例(3.3%),对照组则为10例(16.7%),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美多巴属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西药,有助于患者脑部功能的恢复,但是效果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多。帕金森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癫证”的范畴。在帕金森Ⅰ号方中,刺五加属于主药,有着显著的补脑功效;人参中富含人参皂苷 Rg1 ,能够对大脑皮质中的神经细胞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脑细胞的衰亡,同时也能够很好地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4];龟板、制首乌 、枸杞子等能够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的恢复,因此可有效地减轻帕金森患者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肉苁蓉、黄芪等可脑部细胞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可减缓细胞的凋亡,同时也能够减轻美多巴所造成的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山萸肉、石菖蒲等的提取物可对机体内的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脑缺血损伤,对于钙离子超载现象也可起到抑制作用,有助于脑部细胞功能的恢复[5]。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提示,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帕金森Ⅰ号方与美多巴等西药的联合疗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营.帕金森Ⅰ号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4,(7):450-450.

[2]冀书峰,王建福.帕金森Ⅰ号方治疗帕金森病50例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6):4043-4044.

[3]林明欣.帕病1号方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5):440-443.

[4]赵彩燕.帕病1号方治疗强直少动型早期帕金森病28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4):395-396.

[5]孙利民,吴巍.美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18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17):1486-1488.

猜你喜欢
帕金森帕金森病应用价值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这么简单,这些“非运动症状”你留意到了吗
焦虑、抑郁或是帕金森病先兆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帕金森”不止是“抖”
手不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