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心衰伴低钠血症的防治探讨

2019-09-10 07:22梅花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4期
关键词:低钠血症防治探讨

梅花

【摘要】目的:对顽固性心衰伴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措施予以分析。方法:资料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顽固性心衰伴低钠血症患者共46例,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所有被选取的患者均予以常规心衰并低钠血症临床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患者的不同患病情况予以不同用药治疗,其中轻度患者主要口服钠盐,中重度患者采取静脉补钠,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后,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4.12%(32/34),24例为治愈,8例为好转;缺钠性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3.33%(10/12),7例为治愈,3例为好转。结论:顽固性心衰患者预后主要受血纳水平影响,其中导致心衰患者病死和患病率增加的主要病症是低钠血症,临床医生应当重视维持患者的血纳水平并予以及时的治疗和控制。

【关键词】顽固性心衰;防治;低钠血症;效果;探讨

顽固性心衰作为心力衰竭的晚期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近年来顽固性心衰伴低钠血症患者数量不断上升,本病患者的死亡率超国50%[1]。患者的血纳水平对其预后造成严重影响,由此本研究选取了46例顽固性心衰伴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本院收治的46例顽固性心衰伴低钠血症患者,时间段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对所选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59-88岁,平均年龄(67.12±6.99)岁,男女比例为22:24;所有患者均存在恶心、呕吐以及嗜睡等主要临床表现。本研究选取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均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严重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常规生化检查,按照不同血纳水平、临床表现分为真性低钠血症者(12例)和稀释性低钠血症者(34例)。真性低钠血症作为一种较少性容量的低钠血症,多在大量使用利尿后发生,患者的尿少但是比重较高,其尿比重超过1.03,该类型患者应当以钠盐补充为主;稀释性低钠血症作为一种高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多于心衰进行性加重患者中发生,本类型患者均出现水潴留症状,且较钠含量更多,患者尿少、比重较低,尿比重小于1.01,该类型患者主要以入水量控制为主。

低钠血症轻度患者主要采用口服补钠的方式进行治疗,中、重度患者主要以补充钠为主,当患者血钠水平低于125mmol/L时,按照补钠量=(目标浓度-实测浓度)×0.6(女性0.5)×患者体重的公式进行计算;120-125mmol/L为血清钠的目标浓度;血钠恢复正常后予以3-5高渗盐补充,每小时的血清钠提高0.5-1mmol/L,当患者的症状消失后或升高的血清钠超过125mmol/L时,改高渗盐水为等渗盐水。注重患者的饮食,饮食应当以含钠为主并对液体量的使用进行限制。水摄入量应当小于前一天的尿量和不显性的失水量的总和,在此同时重视对利尿剂的合理运用。患者表现出利尿剂抵抗时,应当改为静脉注射40mg的呋塞米,速率为10-40mg/h;20min后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静脉推注速尿治疗,并补充血K。若患者的血清钾含量低于3.5mmol/L,应当采取补钾治疗的措施,其补钾量=(4.2-实测值)×0.6×患者体重;当患者的血清钾恢复至正常水平后,以尿量增加情况为依据进行治疗,即每500ml增加的尿量予以10ml濃度为10%的氯化钾进行补充。需要每天对患者的血清电解质进行检查,对患者24h尿量予以计算;重视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和尿电解质的检查,并观测治疗前后患者体重、心功能以及水肿等变化情况。

1.3评价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临床疗效以中华医学会心脏病学分会确定的临床标准作为依据,临床疗效可分为治愈、好转以及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治愈:患者血钠水平检测恢复至正常,心功能得到良好改善且检测结果改善2级以上;好转:患者血钠水平呈升高,心功能改善至1级但未达到正常的心功能水平;无效:临症无显著改善或者加重、死亡[2]。

2.结果

治疗后,真性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有效率83.33%(10/12),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有效率94.12%(32/34),临床疗效令人满意,见表1。

3.讨论

顽固性心衰患者出现低钠血症主要是由于血管的加压素系统被高度激活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未得到充分的抑制导致,本病患者的心功能受到影响,可促使左室射血分数出现降低的情况[3]。由此,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防治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本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就预防低钠血症而言,首先,需要对导致低钠血症出现的因素进行分析,以防止心衰患者出现合并症状;其次,需要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辨析,即鉴别真性和稀释性的低钠血症;再次,长时间应用大量排钠利尿剂容易导致心衰患者出现低钠血症,提升心衰死亡率,应当重视排钠利尿剂的合理使用。就低钠血症患者的而治疗而言,其一,针对利用利尿剂尿量显著增多的情况,无需严格限制盐分的摄入,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心功能、血清钠、尿量以及全身情况予以检查和分析,随后对摄钠量予以确定;其二,针对部分利用利尿剂治疗心衰的进食较少的患者,适当输入浓度为5%的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盐水,以防止患者出现单纯输入葡萄糖液的情况;其三,需要对输注的液体予以稀释,这一做法在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中尤为重要。其四,本病患者除需要增加心衰方面的临床治疗,此外还需要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血钠水平检测情况作为参考依据,选择适当的补钠方案,高渗盐输注时应当与利尿、脱水剂等进行配伍,以便能够更为快速地纠正低钠血症,防止心功能出现恶化。

本研究发现采用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并辅助于正确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真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4.12%。本研究数据结果与刘庆虹在相关研究中的研究记过相似,进一步证实顽固性心衰伴低钠血症患者予以及早发展、及时治疗和良好防控具有重要价值[4]。提示,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利尿效果欠理想的情况,考虑采取血液超滤疗法予以治疗;重视补充患者血K并对其血钠变化予以密切监测,以防止出现过快纠正低钠血症纠正引起的危险。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钠水平的检测可以达到了解心衰患者预后的目的,进而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由于低钠血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顽固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故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崔晓婷,李海燕,郑红晓.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12): 2252 -2254.

[2]朱建钢.浅谈顽固性心力衰竭伴低钠性脑病的临床诊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 42-43.

[3]万瑶,徐海峰.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9):1421-1422.

[4]刘庆虹,袁云华.顽固性心衰伴低钠血症的防治探讨[J].西部医学,2011,23(3):451-452.

猜你喜欢
低钠血症防治探讨
低钠血症该如何治疗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