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与护理体会

2019-09-10 07:22全顺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4期
关键词:诊治儿童

全顺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措施,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显效患儿8例,结构比为6.15%,治愈患儿122例,治愈率为93.85%。结论:临床上诊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难度并不大,其中病毒感染是该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且尽早对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患儿尽快康复,有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群体。患者患该疾病,会出现咽喉肿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1]。大部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由病毒引起,少部分是由细菌引起[2]。现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与护理体会进行探讨,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30例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该标准为患儿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较快,患儿出现咽喉肿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患者咽部有充血症状,咽后壁出现淋巴滤泡增生现象,扁桃体肿大,患者白细胞计数处于正常范围内或比正常值低,而淋巴细胞水平增大,用X线片检查为正常,可能会见增强的肺纹理。在130例患者中,男性91例,女性39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年龄(4.11±3.05)岁,其中31例患者大于6岁,35例患者不低于3岁且小于6岁,29例患者不低于1岁且小于3岁,35例患者小于1岁。

1.2方法

临床上主要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对症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其具体内容有:

1.2.1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清洁病房,保证室內空气流通,并保证患儿皮肤洁净。护理人员应遵照医嘱对患儿应用消炎喉片、阿司匹林以及镇痛解热药物。护理人员应嘱咐患儿尽量卧床休息,并减少室内护理操作,保证室内环境安静

1.2.2发热护理

护理人员应严格测量患儿的体温,如果患儿体温大于38.5℃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对患儿进行降温处理,如冷盐水灌肠、温水浴、置冰袋等。护理人员应将室温调至20℃左右,将湿度调至60%左右,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记录体温变化情况,尤其是体温骤降或骤升情况。如果患儿持续高热,护理人员应遵照医嘱对患儿进行治疗,如应用25%安乃近溶液滴鼻或服用乙酰氨基酚,并对患儿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及时更换患儿的衣物,保持患儿皮肤干燥。

1.2.3鼻部护理

患儿流涕量较多时,护理人员应将患儿的鼻部偏向一侧,保持鼻部通畅,如果鼻部分泌物结痂,护理人员应用冷开水或冷盐水擦拭鼻部,并将凡士林涂抹在鼻部皮肤上。如果患儿鼻塞情况较严重,患儿无法入睡。

1.2.4消毒隔离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将患儿进行隔离处理。护理人员应保证隔离室通风良好,空气清新,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室内进行消毒,每天照射时间2小时。

1.2.5营养护理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儿多喝水,并予以患者无刺激性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指导患儿少食多餐,多使用水果、蔬菜等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保证患儿营养充足。如果情况需要,可遵照医嘱对患儿实施静脉补液和营养支持措施。

1.3观察指标

无效:治疗3天后,患儿体温仍异常,鼻塞、发热、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仍较严重。有效:治疗3天后,患者体温逐渐降低,鼻塞、发热、咳嗽、流涕等部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显效:治疗3天后,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鼻塞、发热、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均有效改善,生化指标基本正常。治愈:治疗3天后,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显效患儿8例,结构比为6.15%,治愈患儿122例,治愈率为93.85%。

3 讨论

大部分患者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的病情并不严重,疾病持续时间较短,可以不经过治疗而自行痊愈,且预后情况较好[3]。但是,该疾病好发于儿童群体,且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情况严重时,会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4]。因此,临床上应尽早对患急性上呼吸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相关研究指出,患急性呼吸道感染且住院患者的病毒总阳性率约为75%,主要有肠道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而临床上多种病毒共同作用导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比较常见[5]。

临床上通常应用对症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没有特效药来治疗该疾病,因此,护理服务工作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经综合护理和有效的诊治,治愈率为93.85%,可见,加强护理有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临床上加强对患儿的发热护理,有助于维持患儿正常体温,防止患儿的体温反复,避免患儿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加强对患儿的鼻部护理,有助于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使用凡士林等油类物质涂抹鼻部后,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皮肤疼痛,减轻患儿的痛苦。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避免其他病菌侵袭患儿机体,避免患儿病情加重。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可向患儿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儿家长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让患儿尽量远离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保证儿童身体健康。总之,尽早诊治并加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有助于患儿尽快恢复,且治疗成功率较高。

参考文献:

[1]陈碧红.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与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5(02):163-164.

[2]刘迎春.3150例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10(06):1221.

[3]姬雪梅.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27(32):106-107.

[4]张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健康之路,2015,18(08):134.

[5]谢小英,雷欢,易佳.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22(35):56-57.

猜你喜欢
诊治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16例妊娠期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治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