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2019-09-10 07:22罗秀菊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罗秀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儿静脉输液中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儿科共收治了960例静脉输液患儿,将所有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80例患儿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均要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时,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小儿静脉输液;临床效果

在儿科门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静脉输液。患儿由于年龄较小,表达能力欠缺,医护人员在与患儿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穿刺不能顺利进行,增加了患儿的痛苦[1]。本次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60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探讨应用小儿静脉输液中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960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有250例,女性患儿有230例,患儿年龄为3-11岁,平均年龄(7.3±3.6)岁;观察组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为60例、220例,患儿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8±3.8)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在静脉穿刺的时候,给予患儿常规安抚护理。

观察组:医护人员在安抚过程中仅用护患沟通技巧,具体操作如下:第一,医护人员在接待过程中,要用和蔼的态度、柔和的语气与患儿及家属进行交流,拉近护患间的关系,给人以信任感。第二,在输液前,医护人员应该积极与患儿沟通,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及时给予患儿鼓励和安慰,为患儿提供输液相关的动漫作品、宣传画册,通过通俗的语言,让患儿了解到输液的好处。第三,医护人员在输液穿刺时,动作必须轻柔,如果穿刺失败,要主动向家属解释不成功的原因,获取家属的谅解。第四,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积极与患儿及家属进行交流,耐心解答家属的各项问题。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向家属讲解避免液体外渗的方法,切实让家属感到贴心。

1.3 统计学的方法

汇总处理两组患儿的临床数据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若P>0.05,则差异不具备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输液情况

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83%、93.75%,均要高于对照组75.00%、77.08%,两组数据差异较大,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可以参见表1。

2.2 两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由表2可以知道,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7.08%。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由于儿童对刺激的适应性较差,所以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普遍会产生害怕、畏惧等不良情绪,进而出现哭闹、抵抗等行为,而患儿不配合很容易导致反复穿刺,给血管和软组织造成损伤[2]。有文献资料显示[3],患儿的情绪与刺激敏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想最大限度降低疼痛阈,那么就需要使患儿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所以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医护人员在穿刺前,应该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力度,掌握患儿及家属的性格,根据其性格特征,给予个体化沟通护理,使家属能够配合安抚患儿。医护人员在穿刺时,给予患儿足够的关心爱护,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取得患儿信任后,展开有效的沟通,用通俗的语言,降低患儿抵触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降低穿刺难度,减少对患儿的损伤,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避免医疗纠纷[4]。

在本院此次研究中,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了护患沟通技巧。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护患沟通技巧能够增强患儿的遵医行为,大幅度提高穿刺成功率。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两组数据差异较大,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这提示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拉近护患间的距离,减少医疗纠纷。综上所述,对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护患沟通技巧是十分有必要的,其能够显著提高治療依从性,改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看法,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张小兰.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345-346.

[2]周琼.小儿输液中护患沟通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26):17.

[3]蒋黎雯.浅谈小儿输液室的护患沟通[J].医药前沿,2013,03(25):236-236.

[4]杨惠.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C].//2012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546-549.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