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测与脐血流在孕晚期及临产的应用分析(二)

2019-09-10 07:22王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4期

王玲

【摘要】目的 观察胎心监测和脐血流检测在孕晚期与临产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收治的210例足月妊娠孕妇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其胎心监测和脐血流检测,以综合分析胎儿宫内情况。结果 胎心监测阳性率为42.5%,脐血流测定阳性率为50%,联合监测阳性率为75%,显著高于两个单项检查阳性率(P<0.05)。且胎心正常组中,羊水粪染、低体重儿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预后不良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胎心异常组(P<0.05),而S/D≥3组中,羊水粪染、低体重儿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预后不良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S/D<3组(P<0.05)。结论 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检测,对尽早发现胎儿宫内异常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胎心监测;脐血流;孕晚期;临产;

为探讨胎心监测和脐血流检查在临床孕晚期与临产孕妇检查中的应用,文章抽选了我院收治的210例足月妊娠单胎孕妇作为观察对象,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210例足月妊娠单胎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年龄均在20~40岁间,平均年龄为(26.3±3.4)岁;孕周在38~41周间,平均孕周为(38.9±1.4)周。

1.2方法

所有孕妇在均新生儿出生前4h内行胎心监护和(或)在新生儿出生前24h内行脐血流检测。

胎心监测:在孕妇无饥饿情况下,排空膀胱,引导其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使用飞利浦FM20型胎心监护仪。即把超声多普勒探头放于孕妇腹部胎心最明显的地位,而宫缩探头则放于宫底下二横指处,分别借助腹带固定在孕妇腹壁上,以更好接受胎心、胎动与宫缩信号。同时,借助打印机将监护结果打印,监护时间为20min,若存在异常,可延长40~60min,并排除胎儿睡眠、孕妇精神与体位等外在因素影响。

脐血流检测:使用美国GE-LOGIQ7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控制在3.5~5.0MHz。检查中,引导孕妇取平卧位或稍向左侧卧位,先对胎儿身体各部分与内脏发育情况进行常规检查,并查看胎盘成熟度与羊水量;后在腹部探寻脐动脉,若闻及典型脐动脉血流,且在荧光屏上出现了脐动脉血流波形时,将波形冻结,并计算出10~13各波形的S/D值与RI值,两者均取均值[1]。

1.3判定标准

(1)胎心监护结果判定标准:若胎心率基线与变异正常,且在20min内至少3次胎动伴胎心率加快>15bpm,且持续时间15s,代表胎儿反应良好,为反应型;若监护时间超过40min得出胎心率在110~160bpm间,而变异振幅<6bpm,且未出现胎动与胎心加速情况,则为无反应型;若20min内,出现了1次加速情况,则为混合型,如为这种情况需反复试验,将其纳入上述2型中[2];(2)脐血流测定判断:若S/D比值≥3.0,则表示胎儿脐血流异常;若S/D比值<3,则表示胎儿脐血流正常;(3)新生儿状态判断:①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7分;②羊水粪染超过II度;③孕周≥37周,而新生儿体重<2500g,为低体重儿;④新生儿死亡。若出现以上任一情况,则为预后不良。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0名孕妇中,S/D<3者共有180例,其中,胎心正常者例160,胎心异常者20例;S/D≥3者30例,其中,胎心正常者10例,异常者20例。胎心监测阳性率为42.5%(17/40),脐血流测定阳性率为50%(15/30),联合监测阳性率为75%(15/20),显著高于两个单项检查阳性率(P<0.05)。同时,胎心正常组中,羊水粪染、低体重儿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预后不良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胎心异常组(P<0.05),且S/D≥3组中,羊水粪染、低体重儿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预后不良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S/D<3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临床上,胎心监测主要是通过应用超声波原理对孕妇子宫内胎儿健康情况实施连续性监测的一种手段。因胎儿心率主要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来调节,故从胎心信号的瞬时变化而形成的曲线图中就可较好了解胎儿胎动等情况,进而结合其反应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缺氧情况[3]。而脐血流,则主要是以S/D值的指标为基准,用于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缺氧、畸形或缺血情况。若S/D值偏高,是表示胎儿存在缺血缺氧情况,且日渐严重。故给予临床孕晚期和临产孕妇胎心监测和脐血流联合检查,可更好把握胎盘储备情况和功能,并尽早发现胎儿异常情况,从而减少新生儿不良预后情况的出现。而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胎心异常者与S/D≥3者,出现新生儿预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更好,且胎心监测和脐血流联合监测的达75%,也显著高于两单项检查阳性率。可见,在孕晚期与临产期,可给予孕妇胎心监测与脐血流联合检查处理,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异常情况,减少新生儿预后不良情况的出现,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许险峰,李振洲,赵卫华,孙波. 脐动脉血流S/D值在可疑型胎心监护围产儿结局预测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05):804-806.

[2]贯国京,王秀玲,宋学婷,牛琪,付艳岭,杨连杰,丁洁. 探讨胎心监护图形联合脐血流测定共同预测新生儿出生情况的临床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7):4659-4661.

[3]陆香珍. 胎心监测与脐血流在孕晚期及临产的应用分析[J]. 現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0):4735 -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