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2019-09-10 07:22崔翠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常州现状

[关键词]社区教育;常州;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4-0029-03

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常州市社区教育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内涵建设再到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发展需求,如何进一步完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常州开放大学的龙头和协同作用,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常州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一、常州市社區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整合了全市社区教育资源

以常州开放大学为依托,积极整合全市社区教育资源,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立形成了“市级社区大学——辖市(区)级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村)居民学校”社区教育四级纵向运行体系;依托常州工学院、常州机电高职院、常州刘国钧高职校等8所常州本、专科院校,成立了常州社区大学分校,建立了常州市社区教育横向支持联盟,从而形成了全市社区教育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据调研,近年来,全市61个街镇中,59个成功创建成江苏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服务“三农”,成功创建省级教育服务“三农”示范基地8个;成功创建江苏省级“学习苑”6个;进一步丰富基层终身学习服务网络,认定市级标准化居民学校830个、市级数字化学习先行社区(镇、街道)35个,完成两批20个市民学习基地、7个社区教育项目基地的建设。

(二)打造了社区教育服务队伍

依托开放大学,建立了一支由专家、学者和各行各业知名人士、能工巧匠组成的社区教育师资库,目前已有550多位热心、热情、热爱社区教育的专兼职老师,坚持常年开展“送教进社区”行动,每年“送教进社区”1000余次。为进一步提高送教服务水平,提升社区居民学习满意率,持续推进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特色项目工作室建设,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提升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坚持每年开展社区教育干部专项能力培训,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教育干部的指导力和服务力。

(三)建设了丰富的社区教育课程

课程建设是推进社区教育的重要抓手。为不断丰富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以常州开放大学为依托,采用“自建+共建+引进”的模式,已自建社区教育面授课程9期共800门,包含文化素养、教育辅导、现代生活、休闲娱乐、职业技能等各个类型,购买视频课程12500多讲,推出特色课程100多门,家庭教育课程2期100门。这些课程向全市派发,居民根据自己的学习意愿自行选择。同时将常州市医学会等多家单位或组织作为常州市社区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整合多个基地的各类课程资源,扩充社区教育课程库,促进常州市社区教育课程更加本土化、特色化、专业化。

(四)完善了社区教育服务平台

为了满足居民数字化学习的需求,依托常州开放大学,对“常州终身教育在线”进行升级改版,形成覆盖城乡的终身教育站群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建众享”。“常州终身教育在线”每月推出一期主题活动展示,每季推出一次主题活动,形成“月月有精彩内容、季季有丰富活动”的特色。同时,开发了“乐学龙城”的微信公众号,内容涵盖及时资讯、政策导航、学习地图、在线学习等方面,坚持每天推送更新,方便学员们随时学,随处学。目前,乐学龙城的关注人数已近5000人,仍然在持续增加中。

二、常州市社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四级网络体系中各级机构发展不平衡

常州市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对于全市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社区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四级网络体系中各级机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态势,这主要体现在:部分社区学院在推进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够,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地方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部分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居民学校对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等问题。

(二)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成效不显著

队伍建设是推进社区教育的重要抓手,从当前常州市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来看,成效还不够显著,主要体现:常州市社区教育师资库的教师多为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本身的课务及科研压力较大,没有足够的精力来思考实施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社区教育课程;在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居民学校从事社区教育的工作人员对于社区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充分;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交流不够,很多教师从课程申报、授课内容准备到课程实施都没有接受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教师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够高,完整且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构建。

(三)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不明显

社区教育作为大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课程建设仍然是其重要内容。然而,在目前社区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重课程开发,轻体系建设的倾向,这主要体现为在已建的9期共800门面授课程中,只笼统地对课程名称、主要内容及提纲作了说明,而对课程体系的主要方面如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评价等并没有作明确的界定,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强;课程申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对于社区居民的需求调研了解不足,有些过于简单,有些过于学术,有些过于陈旧,一些课程无人问津;授课形式比较单一,以讲座形式为主,对授课的评价反馈不足。

(四)社区教育宣传成效不显著

常州坚持每年举办终身学习活动周,客观上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然而基层社区教育宣传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大,主要体现在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居民学校作为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主要基层单位,在社区居民中的宣传推广还不够,社区教育活动的知晓度并不高。许多的社区讲座还停留在邀请中老年人来聆听的阶段,没有通过主动积极地宣传来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三、推进常州市社区教育的对策

(一)推进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社区教育课程不应是各学科课程的简单罗列,应当在对社区需求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只有在系统、标准的课程体系的引导下,社区教育课程服务社区的功能才能发挥得更好,社区教育也才能更上台阶[1]。推进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以及社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规划。如根据社区人群构成可以划分这样五大系列:针对婴幼儿的早教类课程系列、针对青少年的成长类课程系列、针对家庭主妇的提升类课程系列、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養生类课程系列、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类课程系列。其次是要根据常州市社区教育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教育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方面规范社区教育课程申报;加强对课程评价的管理,对课程实施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估,对送教质量与效果作出价值判断,为课程的持续开发提供建议,有效提升社区教育课程服务水平。

(二)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

社区教育高质量推进离不开一批有先进理念的管理干部和有授课热情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因而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应着力从提升管理干部和专兼职教师队伍素质两方面入手[2]。一方面,可以通过组建社区教育管理团队、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形式,加强管理干部的交流与研讨,更新管理干部的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持续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班、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特色项目工作室等形式培育一批名师,并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批对社区教育有热情、能参与的教师队伍。近年来,辖市区社区选课呈逐年递增趋势,要整合资源,组成讲师团队,分赴这些地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地方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三)发挥基层社区教育组织作用

社区教育持续深入推进离不开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离不开团结奋进的管理团队,离不开积极耕耘的教师团队,同样离不开基层社区教育组织的大力支持与推进。常州市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村)居民学校虽然处于四级网络体系中的三级和四级位置,却是组织社区教育活动、推进社区教育项目落地的主要力量。因而,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基层社区教育组织的作用。要提升基层社区教育组织的思想认识,认识基层社区教育组织在推进社区教育深入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基层社区教育组织的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加以指导培训,增强基层社区教育组织的动力;开展基层社区教育组织间的交流分享,推选一些工作开展得好的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居民学校进行经验的分享,提升基层社区教育组织的工作能力[3]。

(四)推进社区教育立法工作

社区教育立法工作对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常州市社区教育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常州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健全的领导决策机制,有强有力的管理体制,有高效的实施运作体系,有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有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因此,要对社区教育进行清晰的概念界定,使其界定清晰、含义特定、内涵充实。要尝试制定社区教育专门法规,以利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作用、责任的保障与落实[5]。

(五)加强社区教育宣传力度

要让更多人了解社区教育,获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就必须加强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首先要加强社区教育政策导向宣传,让社区居民及社区教育相关从业人员掌握和了解更多社区教育的惠民政策;其次,宣传过程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突出品牌效应,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名师、社区教育课程特色、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的宣传,提升课程、活动项目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要充分认识全媒体时代宣传工作的特点,利用多个平台,如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展板以及报纸杂志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要组建社区教育宣传团队,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对宣传团队组织专题学习、培训,提升宣传团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六)加强开放大学建设

开放大学是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龙头,对社区教育深入内涵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开放大学建设的投入,积极改善其办学条件,使其为社区教育提供更好地指导与服务;要进一步发挥开放大学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队伍建设、课题研究、信息化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中坚力量;要进一步发挥开放大学在推进社区教育中的统筹协调功能,使社区教育立体网络体系高效运转;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经费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扶持、社会资助等形式,推动有效服务供给。

[参考文献]

[1]陈乃林,张志坤.社区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蒋青希.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社区教育功能及实现策略[J].当代继续教育,2015(1).

[3]丁利敏.我国社区教育若干问题探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3).

[4]赵静幽.中、美、日社区教育比较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5]焦后海,韩露.我国社区教育立法初探[J].成人教育,2018(6).

[作者简介]崔翠(1985-),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开放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社区教育。

[责任编辑 孔文静]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常州现状
常州的早晨
美丽的常州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