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实用技术人才,守住粮食质量第一关

2019-09-10 07:22邵士慧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技能培训校企合作

邵士慧

摘  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省粮食行业中专院校教育现状的不足,希望寻求合理的对策,改善教育现状,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守住粮食质量第一关的人。

关键词:粮食行业教育;技能培训;双师教育;校企合作

我国是农耕大国,更是粮食消费的大国。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人民饮食安全,已俨然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要想从更高层次上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要重视粮食行业人才的教育、大力培育实用型技术人才,牢牢守住粮食质量第一关。

人才一说,最早源自于“三才之道”。它是指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新型高技能劳动者,他们不光具备专业知识,还有较高的劳动素质。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均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他认为未来是年青人的。新型青年人才不仅是国家创新活力的中心,更是科技发展的希望[1]。为此,如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开发机制,为我省粮食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是我们这些从事粮食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省内粮食行业教育现状

粮食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目前,我省内粮食行业人才供需普遍存在着“错位”的问题。如粮库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年龄老化、出现了结构断层,中、高级技能人才占比较其他行业偏低等现象。

(一)高等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

尽管每年省内粮食类院校,都会培养出一批粮油相关专业的本、硕毕业生,且轻工院校的食品工程、农产品储藏与加工方向的毕业生也有部分选择在粮食行业就业,但仍难以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二)粮食中专院校生源成为粮食储检队伍主力军

在粮食类高等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粮食中专学校的毕业生,逐渐成为粮食行业一线岗位的主力军。尽管就业趋势走俏,但粮食中专学校的招生依旧不够理想,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2],探寻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少,竞争激烈

普通高中和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争抢生源的情况愈演愈烈。此外,从参加初中会考起到参加中考,中间会流失很多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不再选择上学,而直接流入了打工者的队伍,这使得本来就萎缩的生源数再度减少。

2.生源质量良莠不齐

例如,占生源比重很大的春招生源,大部分来自于往届初中毕业生,作为中考激烈竞争下被淘汰下来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厌学、旷课、早恋、迷恋网吧蔚然成风。还有部分学生曾进入社会,有过工作经历,这些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纪律观念淡薄,影响了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学校声誉和社会稳定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3.初中毕业生升学指导存在偏向

目前初中教学质量评估对初中毕业生的择学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有的教师甚至给学生贯彻“中专是差生大本营”的思想,把上职业中专当作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一种惩罚。

正因为上述现象以及对中职教育的歧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报考中职院校的积极性。目前,省内的粮食中专院校均为综合性学校,除了粮油专业,还开设有会计、汽修等多科热门专业。由于家长及学生对粮油专业及今后的就业情况不了解以及盲从性,即使选择了粮食中专学校,但报考粮油专业的学生也并不多。

二、分析问题,寻找对策

面对粮食行业现有的人才队伍和教育现状,只有“人才兴粮”理念深入人心,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才能让粮食行业人才“适销对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往往在面对真枪实弹的企业环境时,才会感知自身知识的匮乏,才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故在粮食行业人才的培养中,企业才是人才成长的主战场,企业的深度参与不可忽视。

(一)大力发展校企合作,积极落实人才兴粮战略

只有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加大实践环节培养,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才能真正组建一支优秀的粮食储检队伍,把好粮食质量的第一关。

1.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定期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有助于将自己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普通的一线工作者。扎实地从生产一线做起,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也对以前老师们所教的理论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通过参加企业锻炼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企业的管理制度,了解其文化、相关岗位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行业标准等;还能熟悉粮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了解自身所学的知识和实际运用之间有哪些差距;进一步去吸收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争取掌握企业生产设备操作技术[3]。企业里这些各方面的真实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提高。

2. 提高了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行业人才培养,对于教师来说也有重要意义。老师们和学校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实际工作情况、岗位职责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企業运用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和用人要求。通过收集企业一线的相关资料及了解企业对学生素质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对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教师自身的责任感和治学态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一起参与到教材编制、课程的开发设计中来[4]。尽可能地把将现阶段最新的行业理念,技术、技能融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中。

(二)发展继续教育,形成粮食职工教育培训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粮食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适应粮食行业技术应用的要求。粮食行业内开展特有工种的培训和鉴定,俨然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為主要培训内容,使其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这样一批批优质的高技能人输送到企业,可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5]。因此,在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上,可结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学习内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效果。

三、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

粮稳安天下,粮食工作千头万绪。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坐拥16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现在乃至将来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都会一直存在。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生计的头等大事。对此,我们必须要保证粮食安全的底线不动摇,坚持质量第一、不断推动粮食产业提升质量和效益。故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尤为重要。

纵观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生产贸易还是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交流,都在不断深化。为此,我们一定要确保粮食的绝对安全。当前,我国粮食产量越来越多,库存量也越来越大。在做好多收粮、收好粮的同时,还要储好粮、不烂粮。我们要始终把粮食的质量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严格制度、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制、抓紧抓实粮食安全管理中的“购、运、检、管、熏、轮、销、效”等八个环节的工作,实行粮食安全终身制。同时,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市场粮油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时,能够及时、迅速地完成粮食调运、投递工作,加强粮食应急安全的保底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守住粮食质量第一关的人,我们培养出来的这些实用型技术人才,要像粮库的“眼睛”一样,时刻把守阵地,承担着整个粮库的粮油安全存储及质量检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粮食的安全生产和安全储粮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秦明功.加快粮食中专学校教学改革步伐,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J].粮食问题研究.2000,(06)

[2]  张作勇.工学合作、校企合作,建设粮食工程特色专业[J].轻工科技.2015,(11).

[3]  王志华等.基于粮食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09):113-116.

[4]  黄忠、邓成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266-267

[5]  黄曦慧.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未来英才.2016,(17):310.

猜你喜欢
技能培训校企合作
浅谈美军士官技能培训特点及启示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飞机维修技能培训
基于“培训包”理念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