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擦亮志愿服务品牌

2019-09-10 10:11张逸龙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义诊服务队义工

张逸龙

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大厅服务台左侧,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志愿服务中心,穿着绿马甲的志愿者不时进来喝水休息。这间不大的工作室,既是宁大附院志愿者的家,也是宁大附院“爱的天使”志愿者大队的“指挥所”。

自2012年成立至今,“爱的天使”志愿者大队默默坚持,以“党员义工”“青年义工”“医二代”三大志愿团队为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服务群众7万余人次,服务时长约1.2万小时。

七年间,“爱的天使”志愿者大队足迹不仅遍布甬城,还远赴贵州、吉林、新疆等宁波对口支援帮扶地区。健康义诊、科普宣教、扶贫济困……这些忙碌的“绿马甲”构成了一道亮丽的志愿服务风景线。去年,“爱的天使”志愿者大队成功入选宁波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

“党员义工”扛起第一代志愿服务大旗

“最早一次志愿服务大约是20年前,那时候还没有统一的绿马甲,大家穿着白大褂去江北双东坊小区量血压。”宁大附院呼吸内科护士长、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施春娜回忆说。最初,社区的老人们对志愿服务还比较陌生,纷纷上来询问收不收费。

随着活动的开展,老人们对这些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的“白大褂”渐渐熟悉了起来。宁大附院的党员志愿者也从最初零零散散自愿去,变为有组织、有计划地奔赴各个社区。呼吸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医院各个科室的不断加入,使得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最终形成了一支由400多名党员组成的“党员义工”志愿服务队。这400多名党员占医护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涵盖医院所有科室。“各个科室党员发挥各自专长,健康义诊俨然变成了红色的‘全科门诊’。”施春娜笑着说。

党员义工大多是医院各科室的骨干,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在义诊中深受群众欢迎。“有时候义诊从最初的半天,一直延续到下午,社区的叔叔阿姨们还拉着我们的手说病情。”宁大附院神经外科护士长、外科第二党支部书记杨海萍说,“他们对我们这么信任,我们只能想方设法轮换着吃饭,尽量不让老人们白跑。”有一次杨海萍在江北庄桥一个社区义诊,曾经住院得到杨海萍照顾的阿姨特意跑到义诊现场,为杨海萍和义工们点赞:“党员义工就是不一样!”

让群众感受到“不一样”的还有内科第一党支部的马红映。为了做好海岛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工作,马红映每周五下班就开车去象山,利用周末时间背着医疗仪器走村入户。两年间,马红映走遍了象山所有的海岛和村落,得到了海岛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的第一手资料。不辞辛苦的红色志愿服务,有效地控制了当地渔民海岛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

“青年义工”用青春传承红色志愿基因

随着宁大附院医护力量不断更新换代,在第一代志愿服务精神的指引下,不少“80后”“90后”“00后”也纷纷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第一代‘党员义工’经验丰富、业务扎实,我们在传承他们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志愿基因基础上,发挥了青年人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优势。”宁大附院团委书记顾海英说。为了把志愿服务做得更好,2017年,宁大附院8个团支部共100位青年义工组成了“青年义工”志愿服务队,并探索与“党员义工”错位服务的路子。

“青年义工”志愿服务队成立后,将第一次活动取名为“青春夕阳”,意在用青春的力量为福利院的老人们提供专业服务和温情陪伴。“义工们来到宁波市颐乐园,发现这里卧床老人比较多,而长期卧床很可能导致压疮的形成。”顾海英说。于是,青年义工们撸起袖子,为颐乐园卧床老人一一翻身检查压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青年义工们在为老人检查的同时,还把颐乐园的护工们叫到一起,系统地教授他们防范压疮的基本护理知识。多翻身拍背、保持被褥清洁干燥、多按摩擦洗……一整套教下来,不少护工已经在纸上记得密密麻麻。小小的技能发挥了大作用,青年义工们虽然辛苦但是内心很满足。

此后,“青年义工”在重症监护室、急诊科等科室党员义工的支持下,在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基础上,普及更为广泛的应急救助知识。截至目前,“青年义工”已开展以“为生命赢得时间”为主题的应急救护培训与健康教育120多场,受益群众达6000多人次。

同时,“青年义工”还积极参与马拉松医疗志愿服务与护跑救护工作,并连续3年参与医院承接的宁波市科协“应急救护高校行”项目。在该项目中,“青年义工”培训大学生志愿者625人,培训通过率达100%。

“医二代”争做爱心服务的接班人

“我女儿参加了四年‘医二代’志愿服务,从一个小不点变成了大姑娘,内心的志愿服务种子也在生根、发芽、成长。”宁大附院分娩中心副护士长陈洁说。与陈洁女儿一起成长的还有宁大附院近百个医护人员的子女,他们共同组成了宁大附院“医二代”志愿服务队。这些小志愿者的平均年龄只有10岁,最小的才3岁。

今年春节期间流感多发,宁大附院输液室内坐满了输液的小朋友,家长们看着发烧哭闹的孩子内心很是焦急。于是,“爱的天使”志愿者大队负责人岑利波就在“医二代”志愿服务队微信群中发消息,组织小志愿者们来输液室赠送小礼品。当天下午,就有几十个小志愿者带着礼物来给小朋友们做“心理疏导”。“孩子们之间沟通方式很奇妙,很多小朋友被这些哥哥姐姐逗得咯咯笑,家长们心情舒緩了很多,输液室也变得很温暖。”岑利波说。

谈起“医二代”志愿服务队成立的初衷,岑利波说是从上海取的“经”。2015年,岑利波在上海实习期间,发现上海长征医院有一个“跟着爸妈去上班”的活动,组织医护人员的子女到医院观察医生的工作,并开展志愿服务实践。“当时感觉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志愿服务能力,又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岑利波说。实习结束后,她就把这个活动带了回来,并与同事们商讨、改良,成立了“医二代”志愿服务队。

四年来,“医二代”志愿服务队先后举行主题活动12场,参加的小志愿者达300余人次。从牵手“天使味道”关爱智障儿童,到开展“阿拉伴”关爱失智老人;从新疆库车阿格乡“诗歌与远方”流动图书馆援建,到“童声同心——亲子书苑”关爱困难员工义演义卖……“医二代”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利用寒暑假时间,用自己的小手奉献出了大爱。■

猜你喜欢
义诊服务队义工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社区快讯
爱心义诊
韶州医院开展“面对面,手拉手,伴您建康行”义诊
带上孙子做义工
当义工,好处多
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名单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连慈善义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