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功能下的农村土地规划模式研究

2019-09-10 02:49林济德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村

林济德

摘 要: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粗放式的开发利用,资源过快消耗和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还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为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上了日程。基于此,本文以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为基本理念,对生态功能下的农村土地规划模式进行了研究,以通过合理的土地规划模式突出生态优先的目的,以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和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最终目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土地规划保障

0 引言

构建人类社会共同命运体是新时代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之一,旨在处理好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生存之间的尖锐矛盾。随着我国早期阶段的粗放式开发资源,导致我国资源消耗过快,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因而如何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土地规划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耕地面积,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粮食安全是关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土地规划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农村外出人员的增多,导致良田杂草丛生,与此同时,“以工补农”等政策的推行,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质量退化。基于此,本文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为基础,研究农村土地规划,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1 乡村类型的划分

乡村类型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按产业结构可分为农业型和非农业型,按人口可分为特大型、大、中、小四级,按行政归属又可分为自然村和行政村,按地形地貌的差异将农村分为平地式、山地式和丘陵式农村。为了更合理地制定出生态功能下的农村土地规划方法,应该结合农村的基本现状,依据农村的基本归属类型综合分析。

2 生态网络体系的建立

农村类型的划分是生态网络建立的基础,是根据原始的、连续的自然环境指定的,以保护现有的生态土地形态,结合地形地貌变化,制定出有利于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网络体系。本文着重从平地式生态网络、丘陵式生态网络和山地式生态网络等三方面介绍农村土地规划。

2.1平地式生态网络的建立

平地式农村一般是指海拔高差小于50m的农村,整体上地势极为平坦,耕地条件好且极易连成片,村庄建设、农田划分等受自然布局的影响较小。此外,山体以小山坡为主,交通极为便捷;河流地势较低且一般从耕地区域穿过,植被以生态林为主。在“田—水—宅—林”的基本格局上,在建设生态网络时必需充分利用现有格局,进而建设“田—林”、“路—林”和“水—林”的乡村生态园。

2.2丘陵式生态网络的建立

丘陵式农村的海拔高差在50~100m之间,山坡坡度小于25°,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但地质灾害相对较少。在构建丘陵式生态网络体系时,应该将山体与水系作为基本框架,保持现有的土地利用格局,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治,充分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进而建设“宅—田—山—水”的乡村生态网络。

2.3山地式生态网络的建立

山地式农村的海拔高差大于100m,山坡坡度较大,地形地貌极为复杂,是地质灾害频发区。土地资源利用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大,导致生态功能用地布局散乱,也意味着细碎化程度高。老居民住宅零散,多分布于道路两侧及两侧山坡相对平缓处,道路一般沿等高线修建。该类乡村受地形地貌等影响,区内经济水平普遍较低,与此相反的是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持较好,具有较高的生态功能,在规划过程中仅需考虑水土流失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就可以实现生态网络的建立。

3 基于生态功能下的农村土地规划模式

生态功能下的农村土地规划是在农村基本分类及生态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其土地生态现状进行评价,最终制定出生态敏感区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制定相应的土地规划模式。有学者将生态压力指数(ETI)作为划分标准,并将ETI>1.0的区域归为生态低敏感区,将0.5

3.1生态低敏感区土地规划模式

生态低敏感区具有生态现状脆弱、生态恢复较快、受人类干扰小及能承受一般强度开发建设的特征,为耕作宜居性农村。因此,在该类区域进行土地规划时宜采用丘陵式生态网络构建模式,其建设用地以合村并点为目的,优先规划中心村,尽量避开风口、滑坡、山洪等影响区,避开生态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及农田用地。新农村以节能房屋为主,尽量选择荒地、薄地等区域进行建设规划,建立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中心,规划村内道路,以高产田不受损等为原则。

3.2生态中敏感区土地规划模式

生态中敏感区具有环境污染较严重、生态系统恢复缓慢、能承受一定的人类干扰的特点,可采取平地式生态网络构建模式,为耕作农业型农村。该类农村一般具备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其耕地面积比重较大。生态中敏感区的土地规划以组合为主,如可构建“养殖—沼气—种植”、“农—林—牧”等模式,在空间和数量上合理布局用地。在规划过程中以保护土地生态为目的,适合地域以平原及丘陵—平原过渡地带为主。

3.3生态高敏感区土地规划模式

生态高敏感区具生态难恢复、对人类干扰敏感等特点,可采用山地式生态网络构建模式,为林业型农村。生态高敏感区一般为耕地面积小,山林面积大,居民点零散和人口稀少的区域,以林业发展及旅游业发展为主。在土地规划过程中需考虑农民生计转移带来农村人口减少的问题,可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实现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此外,生态高敏感区具有大面积的山林,因此可以建设旅游林村,在生态保护区、草地、园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规划建设与景区风景相协调的建筑形态等,大力发展旅游业。

3.4不同规划模式下的土地规划布局方案

土地的生态功能优先是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优化的前提。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先确定规划区域的生态基本功能,进一步可对耕作条件差的区域进行有顺序的、有目的的退耕還林,对可以开发利用的建设场地进行内部潜力的挖掘,采用临近变更原则,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性土地利用结构。对优化结构后减少的土地,可相应地减少田坎面积、分散状用地、工业用地等,或选取布局零散、地力弱、管理不变的区域进行统筹规划。

4 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当代中国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点,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两文件的出台明示了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指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既要在量上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增加农村土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要在质上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视人文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本文阐述了农村的划分类型,分析了平地式生态网络、山地式生态网络和丘陵式生态网络的构建,提出了生态功能下农村土地规划模式,并按生态压力指数分为生态低敏感区、生态中敏感区和生态高敏感区,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规划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钟海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农村社区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云田镇五星社区为例[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7.

[2]郑涛,郑冉.生态农村视野下的农业园区景观规划———以即墨市恒建生态农业园设计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6-40.

[3]肖婵.生态景观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