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蒲地蓝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2019-09-10 07:22刘路路张丽娜章凡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质量控制

刘路路 张丽娜 章凡

摘要:中药复方蒲地蓝是由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和黄芩四味中药配伍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治疗呼吸类疾病、消化类疾病的良方.本文通过查阅整理蒲地蓝质量研究相关研究从薄层鉴别、化学成分、蒲地蓝片剂、胶囊、口服液质控标准研究对其质量控制研究做一综述,为蒲地蓝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药复方;蒲地蓝;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3-0104-03

蒲地蓝由四味中药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和黄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炎等作用[1],临床上可用于咽炎、腮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治疗.市场上复方蒲地蓝有片剂、口服液、胶囊,提取方法多采用超声提取、加热回流等.中药复方蒲地蓝药效物质基础复杂,近年来,对蒲地蓝的含量测定成分以包括黄芩苷、腺苷、表告依春、咖啡酸、绿原酸、阿魏酸、紫堇灵、乙酰紫堇灵、芹菜素、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目前各研究者多采用HPLC对蒲地蓝各制剂进行质量研究,也有采用UPLC、RP-HPLC、UPLC-MS-MS.本文即对近年来对蒲地蓝质量控制的研究做一综述,为蒲地蓝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复方蒲地蓝的薄层鉴别

杨秀峰等[2]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蒲公英和板蓝根进行定性鉴别,黄芩TLC鉴别取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对照品,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在紫外灯365nm处检测,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现颜色相同的斑点;蒲公英TLC鉴定取咖啡酸为对照品,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为展开剂,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板蓝根TLC鉴定取精氨酸为对照品,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0:5:5)为展开剂,喷以茚三酮试液,日光灯下检视.蒋磊等[3]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蒲地蓝口服液,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9:1:0.5)为展开剂,365nm紫外灯下检视,薄层色谱中供试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 复方蒲地蓝的主要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是复方蒲地蓝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对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蒲地蓝全方的化学成分未见有报道,仅有各单味药的化学成分报道:如蒲公英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精类、多糖类、植物甾醇类、色素类、挥发油、乙酰酯类等[4];板蓝根主要含有有机酸类、生物碱类、苷类、微量元素等[5];苦地丁主要含有生物碱、酚酸类、挥发油、黄酮类、蛋白质等[6];黄芩主要含有黄酮类、芬酸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7].

3 复方蒲地蓝质控标准研究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对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8].为了保证复方制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现代化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上[9].目前各研究者多采用HPLC对蒲地蓝各制剂进行质量研究,也有采用UPLC、RP-HPLC、UPLC-MS-MS.

3.1 蒲地蓝片剂质控标准研究

刘德胜等[10]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片、胶囊和口服液三种制剂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采用75%甲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其中绿原酸检测浓度在14.7~3750.0ng/mL,咖啡酸在68.4~4376.0ng/mL.覃华亮等[11]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测定了蒲地蓝消炎片中紫堇灵的含量,得出紫堇灵进样量在0.1415~0.3773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王葳等[12]利用HPLC对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得出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422~16.88μg.胡冰[13]以C18色谱柱,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为260nm,HPLC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腺苷的含量,得出腺苷对照品在0.0128~0.128mg/mL线性关系良好.邵礼梅[14]等建立HPLC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和黄芩素,以甲醇-0.1%磷酸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得出黄芩苷和黄芩素分别在0.02839~0.62458μg、0.01061~0.23342μg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李凯等[15]对蒲地蓝消炎片的研究采用TLC测定蒲公英、苦地丁,同时采用HPLC测定黄芩苷的含量,检测波长280nm,黄芩苷在4.02~32.16μg呈现线性关系良好.米建萍等[16]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腺苷、表告依春、咖啡酸、绿原酸、阿魏酸、紫堇灵、乙酰紫堇灵、芹菜素、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十种成分含量,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3.2 蒲地蓝口服液质控标准研究

代磊[17]使用ODS-C18柱,以甲醇-乙腈-0.05%磷酸溶液(8:7:85),检测波长为323nm,采用HPLC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咖啡酸的含量,得出该方法准确可靠适合于铺地蓝口服液的质量控制.董自波等[18]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黄芩苷、汉黄芩苷、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紫堇灵和腺苷7中化学成分的含量,7个被测成分在各自的测量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适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朱粉霞等[19]建立UPLC同时测定铺地蓝口服液中腺苷、表告依春、咖啡酸、黄芩苷、汉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八种成分的含量,各成分加样回收率在100.67%~106.92%且八种成分均能分离.储继红等[20]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腺苷、胞苷和鸟苷的含量,腺苷和胞苷在15~150ng/mL范围内、鸟苷在20~2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为完善蒲地黄消炎口服液的质量控制了重要的提供依据.吴婷等[21]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野黄芩苷、黄芩苷、绿原酸、汉黄芩素、黄芩素和咖啡酸六种成分,采用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及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负离子扫描,6种成分在测定范围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张学东等[22]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绿原酸与咖啡酸的质量浓度为4.0g/mL~19.0g/mL时,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

3.3 蒲地蓝胶囊质控标准研究

张晓风[23]采用HPLC测定蒲地蓝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5批次蒲地蓝胶囊内容物甲醇超声提取,以甲醇-水-磷酸(40:60:0.2)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进行检测,得出以黄芩苷作为质控标准较为稳定.吴袭[24]建立HPLC法测定其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采用50%甲醇超声20min提取蒲地蓝消炎胶囊,以甲醇-0.2%磷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nm,流1.0mL/min,结果相关系数r=0.99999,回收率高达98.7%,RSD大于0.36%,得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胡世强等[25]建立了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胶囊中绿原酸、野黄芩苷、黄芩苷和黄芩素四中成分的检测方法,得出绿原酸、野黄芩苷、黄芩苷和黄芩素分别在0.004330~0.4330μg、0.01740~1.740μg、0.005860~ 0.5860μg及0.006700~0.67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4 其他

韦娟[26]使用自身对照法对三个生产厂家的蒲地蓝消炎片的溶出度进行测定,得出三个厂家的蒲地蓝消炎片溶出度存在差异,本研究建议将溶出度检查加入蒲地蓝消炎片的检查项目.刘华等[27]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和离心薄膜法检查蒲地蓝颗粒样品中微生物限度,选用了大肠埃希菌、金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且四种菌的回收率达到70%以上.李桂水等[28]采用絮凝和超滤耦合联用,以咖啡酸和黄芩苷的保留率、蛋白质去除率以及水提液的澄清度为指标,对蒲地蓝中药水提液除杂工艺优选,确定了该研究絮凝处理后的最佳超滤参数,比单一的絮凝工艺除杂率更高,但是黄芩苷的保留率却降低了.程丽君等[29]采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对蒲地蓝水提液进行絮凝处理,以咖啡酸保留率、蛋白质去除率和浊度为指标,对絮凝剂用量、温度和搅拌速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壳聚糖量为1g/L、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550r/min时,絮凝效果最好.邢玉娟等[30]对蒲地蓝消炎颗粒的抗菌、解热、抗炎作用进行了体内和体外研究.体内实验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体外实验通过对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以评价其体内外抑菌作用;通过二甲苯导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评价其抗炎疗效;通过对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体温升高的影响,评价蒲地蓝消炎颗粒的解热疗效.结果表明蒲地蓝消炎颗粒具有抗菌、解热、抗炎作用.

5 小结与展望

复方蒲地蓝目前药用剂型有片剂、口服液、胶囊和颗粒,质量研究多采用HPLC,也有采用UPLC、RP-HPLC、UPLC-MS-MS,对蒲地蓝的含量测定成分以包括黄芩苷、腺苷、表告依春、咖啡酸、绿原酸、阿魏酸、紫堇灵、乙酰紫堇灵、芹菜素、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复方蒲地蓝具有抗炎、抗菌、解热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查阅整理蒲地蓝质量研究相关研究从薄层鉴别、化学成分、蒲地蓝片剂、胶囊、口服液质控标准研究对其质量控制研究做一综述,为蒲地蓝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641-1642.

〔2〕杨秀峰,周超,刘峰.蒲地蓝消炎片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J].中国药业,2008,17(06):36.

〔3〕蒋磊,孟祥松,李军,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J].齐鲁药事,2012,31(02):75-77.

〔4〕许先猛,董文宾,卢军,等.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07):1623-1627.

〔5〕倪華,施霞,刘云海.板蓝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9(13):1609-1611.

〔6〕肖扬,杨春娟,钟明亮,等.苦地丁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12):1665-1668+1689.

〔7〕吉晓丽.黄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9):128-129.

〔8〕邓启荣.中药复方质量标准研究的主要策略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S2):47-48.

〔9〕李萍.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其物质基础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06):97-98.

〔10〕刘德胜,吕青志,张晓帆,等.HPLC法对不同蒲地蓝消炎制剂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测定[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35(01):51-54.

〔11〕覃华亮,韦怡.HPLC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紫堇灵的含量[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01):58-60.

〔12〕王葳,刘冬丽,李维熙,等.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3):17-18.

〔13〕胡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腺苷的含量[J].海峡药学,2014,26(06):71-73.

〔14〕邵礼梅,王云龙,李延雪.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与黄芩素含量[J].中国药业,2012,21(04):37-38.

〔15〕李凯,逯海龙.蒲地蓝消炎片质量标准的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08):859-860+748.

〔16〕米建萍,庞倩,徐远金.UHPLC-MS/MS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10种成分[J].中成药,2016, 38(06):1269-1273.

〔17〕代磊.HPLC法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咖啡酸的含量[J].黑龙江医药,2013,26(03):355-357.

〔18〕董自波,李超,邵建国.HPLC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7个成分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09):1747-1750.

〔19〕朱粉霞,董自波,舒欣,等.UPLC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8种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3,44(01):61-64.

〔20〕储继红,吴婷,许美娟,等.UPLC-MS-MS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3种核苷[J].中成药,2017,39(11):2406-2408.

〔21〕吴婷,储继红,许美娟,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六种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9):1257-1261.

〔22〕张学东,张宜欣,刘永红,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5):668-669.

〔23〕张晓凤.HPLC法测定蒲地蓝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J].北方药学,2014,11(08):21.

〔24〕吴袭.HPLC法测定蒲地蓝消炎胶囊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J].中医药导报,2008,14(09):75-76.

〔25〕胡世强,张伟,张永耀.RRLC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胶囊中绿原酸、野黄芩苷、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3,24(04):400-403.

〔26〕韋娟.自身对照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的溶出度[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09):119-120.

〔27〕刘华,徐晓霞.用培养基稀释法和离心薄膜过滤法检查蒲地蓝消炎颗粒微生物限度[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25-2426.

〔28〕李桂水,王国荣,任博平,等.絮凝和超滤耦合用于蒲地蓝中药水提液的除杂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5,30(03):62-66+71.

〔29〕程丽君,任博平,王国荣,等.壳聚糖絮凝处理蒲地蓝三味水提液效果及机理[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6,31(01):46-50.

〔30〕邢玉娟,王建国,潘康锁,等,陈玉库.蒲地蓝消炎颗粒的抗菌、解热、抗炎作用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8,39(03):58-62.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质量控制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