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员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9-09-10 05:29戴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能力培养高校

戴鹏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淮南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水平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了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水平的因素和对策,使学生提高对于篮球裁判的理解认识,从而提高篮球裁判能力,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裁判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3-0135-03

篮球运动在中国是一项发展极为广泛的群众性运动,为了适应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裁判员参与.我国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没有专门的院校去培养,裁判员的选拔和培养主要靠各级竞赛部门和协会组织,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是这些裁判员的主要来源.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裁判技能,对于篮球裁判队伍建设及提高大学生就业后的组织教学和比赛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目前高校籃球裁判员的培养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高校篮球裁判队伍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的动机不一,较目前的问题文章从淮南师范学院篮球运动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入探索,对淮南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水平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揭示其现状特点,找出提高淮南师范学院篮球裁判员的发展对策,全面落实学校篮球教学的基本任务,为校篮球裁判员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淮南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我校体育专业200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查阅中国知网(CNKI)、国家体育总局和安徽省体育局网,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淮南师范学院体育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6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为186份,有效率为93%.

1.2.3 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校篮球裁判员的结构和等级情况

2.1.1 校篮球裁判员资格情况

由表2可知体育专业18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无等级人数为50名,百分比为27%;国家三级裁判员为24名,百分比为13%;国家二级裁判员为112名,百分比为60%;国家一级为0人.在所调查的对象中,没有人考取更高级别的裁判员技术等级,同时27%的学生没有考取任何的裁判等级.从表中可以看出,淮南师范学院篮球裁判员规模较大,但是持证学生临场裁判经历较少,能适应各级别比赛的裁判员更少.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篮球二级、三级裁判员是重点培养对象,通过统一培训后,大部分学生基本可以达到国家二级篮球裁判员水平,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增添亮点.因此,学校肩负着篮球裁判员培养的重任.

2.2 学习动机的调查

2.2.1 动机概念.动机是指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2.2.2 学习裁判动机.由表3可知,希望增加知识储备人数为65人,占比约为32%;对篮球裁判的热爱人数为78人,占比约39%;受他人影响人数为25,占比为13%;想获得证书的人数为32人,占比为15%,增加知识和对篮球裁判热爱是学生学习裁判的主要动机.

2.2.3 实践情况调查.由表4可知,校级比赛参与率最高,占比32%,校队交流赛最低,为7%.从中可以看出淮南师范学院篮球裁判员实践参与度较高,但是参与比赛以校级比赛和院级比赛为主,这与在校学生地缘关系影响因素有关,没有机会制裁更高水平比赛,校外的比赛大多数都是以娱乐交流为主,这反映出校篮球裁判员的执裁水平相对较低.

2.3 提高裁判员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由表5可知,淮南师范学院获取篮球裁判知识途径较少,大多数学生主要是通过篮球课程学习和篮球裁判组的系统性培训这两个途径.其中通过篮球课程学习的共有175人,占比94%;通过篮球裁判组的系统性学习共有126人,占比67%;通过篮球等级考试培训学习的共有150人,占比约80%;通过组织观看比赛、观摩学习共有125人,占比为65%.从此表可以看出淮南师范学院学生获取裁判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仅仅从这三个方面去学习,是很难完全掌握的,目前学生应该增加获取篮球裁判知识的途径,丰富知识获取量,利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去学习裁判知识.

2.4 临场裁判能力的培养方法

2.4.1 篮球裁判员兴趣的培养.篮球裁判员知识的学习是以感兴趣程度作为支撑的,良好的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篮球裁判员知识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裁判员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篮球裁判工作的兴趣,是学生学好篮球裁判知识的前提.在培养学生学习篮球裁判的兴趣时,要让学生明确知识多样化要求、浓厚兴趣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长期坚持下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篮球技、战术的学习,进一步培养篮球裁判的兴趣,也为临场裁判员准确判罚提供帮助.

2.4.2 篮球裁判员业务素质的提升.一名优秀的裁判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包括对篮球规则理解、篮球裁判法的熟练运用及面对突发状况时冷静地处理.同时,还要掌握篮球技、战术及其发展趋势,这样有助于裁判员更好地执裁比赛.

2.4.3 加强篮球裁判员职业道德教育.裁判员公正执法在篮球比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积极培养学生树立公正公平的执裁原则,敢于处理场上不良作风、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和恶意犯规.作为篮球比赛的执裁者需要从根本上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业道德,为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4.4 临场裁判员的赛后总结.临场裁判员执法一场比赛后,需要及时总结问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水平更快的提高,特别是和高水平篮球裁判员赛后及时交流、沟通,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因此,增加赛后总结是裁判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2.5 篮球裁判员基本的练习方法

2.5.1 理论知识的学习.淮南师范学院篮球专业教师统一教学,集中讲解裁判规则和裁判法,课下学生观看网上视频、自主练习的方式学习.

2.5.2 跑位的基本练习.两名裁判应分别沿两个边线按半场对角线的方式进行跑动,A裁判站在一侧的底角时,B裁判应站在另一侧的半场边角,轮换进攻后,A裁判跑到自己一侧的半场边角,B裁判跑到自己一侧的底角即可.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讲解,包括以教学比赛形式练习裁判员跑位.

2.5.3 两人制裁判员场上分工.兩人制裁判员包括主裁判和副裁判,分别负责追踪和前导(这两个角色是互换的),把篮球场按逆时针分为6个区域,三秒区是5区,5区和6区三分线内是共管区,1、2、3区和6区的三分线外是追踪裁判负责,4区是前导裁判负责.三人制裁判员多了个中央裁判,场地分三块负责.目前基层比赛基本是以两人制裁判为主.

2.5.4 篮球裁判员手势的学习.学校篮球裁判员手势的培训,主要是通过学习图解手势和模拟实践两种方式进行,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由篮球专业教师统一教学,由校篮球裁判组负责人统一带领实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篮球裁判员队伍缺乏更高等级的裁判员,目前学校对篮球裁判员培养的力度不够.

3.1.2 大学生学习裁判员动机比较单一,缺乏对裁判知识的钻研.

3.1.3 篮球裁判员队伍临场练习主要集中在校园内,对外参与的比赛较少,临场经验不足.

3.1.4 篮球裁判员的培养途径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篮球裁判培养的需要.

3.1.5 大学生对裁判员分工教学的满意度较低,对现有的分工教学的方法认可度不高.

3.2 建议

3.2.1 学校应该增加高等级裁判的培养,为学校培养能够适应不同层次比赛的裁判员队伍.

3.2.2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篮球裁判员的学习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一个好的学习动机对篮球裁判员的能力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3 学校应开展更多的校内篮球赛,积极承办省市篮球联赛,为大学生增加观摩学习机会、丰富临场执裁的经验.

3.2.4 篮球裁判员培养模式应与时俱进,丰富知识获取途径,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去学习裁判知识.

3.2.5 学校可定期聘请一些经常执法高水平赛事,经验丰富的知名裁判举办讲座或进行座谈.通过讲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规则,更容易把握临场执法的要点.近年来,规则改动频繁,通过讲座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规则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彭小丹.对新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培养问题的探讨[J].昌吉学院学报,2011.

〔2〕张慧.发挥大学生优势,在高校培养高水平篮球裁判[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

〔3〕连震.浅谈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13).

〔4〕杜天华.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的培养[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29(03).

〔5〕博庆章,蔡建钧,项驭宇.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优势的调查与研究[J].商场现代,2012.

〔6〕吴建逊.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

〔7〕杨红,伍飞鸽,田婵.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培养的研究——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篮球专选班学生为例[J].剑南文学,2012(7).

〔8〕徐念锋.对我国高校篮球裁判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6(5).

〔9〕蒋箔.甘肃省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10〕李长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方法与途径[J].安徽体育科技,2013(34).

〔11〕尹向阳,刘林星.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裁判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 26(3).

〔12〕吴涛,余一兵,韦蕾.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途径探析[J].体育科技(广西),2012,33(2).

〔13〕黄文胜.关于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之研究[J].体育时空,2013(7).

〔14〕袁兰军,丁锋.关于在高校体育中培养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能力的研究——大学生篮球裁判知识教育与执法能力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

〔15〕曲景亮.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现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5).

〔16〕李军,何志谦.篮球裁判能力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12(27).

〔17〕李岩,曲辉.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3).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能力培养高校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