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身俱乐部运营模式的研究

2019-09-10 07:22牛云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管理研究运营模式

牛云飞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基本运营管理模式以及内部运行管理进行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现健身行业中所出现的几大误区,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运营模式;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3-0132-03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层次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被大家所认同和接受.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对于后起的健身事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越来越多的健身俱乐部不断出现,然而就目前的健身消费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能力层次性,顾客的需求决定了产业的发展与生存[1-3].我国健身俱乐部兴起时间较晚,较之于许多发达国家而言,在运营模式以及管理中仍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健身俱乐部运营模式

1.1 运营模式含义

运营模式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是财务会计、技术、生产、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这五大职能有机联系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经营目的,必须对上述五大职能进行统筹管理,这种管理就叫作运营模式.而健身俱乐部主要是从售前与售后两种形式来提供相关服务,售前主要有健身硬件设施、场地、以及相关软件等来吸引顾客进行消费,售后主要是持续不断地提供优质的健身相关服务,同时强化管理政策,保证实际实施效果.

1.2 运营模式特性

不可分离性,服务与消费同时产生并且无明显间隔期;同时性,消费者在健身俱乐部进行相关消费时,必须在场接受相关指导或是进行健身消费,只有这样指导才能转变成有一定价值的服务;品质差异性,健身机构提供相关的场地设施以及服务,对于不同的消费者制定或是提供不同的服务;不可转让性,消费者服务产生以及健身消费过程中不存在任何物品的所有权转让,一旦服务结束,服务特性便消失;无形性,健身服务内容没有实物,不能进行简单的复制,消费者必须在健身中过程获得,随健身服务的结束效应随机消失.

2 健身俱乐部基本发展形式

我国目前市场中的健身俱乐部的形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为高端酒店内的健身房,一般配套设施齐全,设有游泳池,但其面积不大,相对价格较贵,来往人群与客流较小,主要面向于居住高端酒店的客人;第二种主要为面向中上层收入人群的健身房,其多为会员制,具有先进的配套设施设备,比较全面的健身教学课程以及教练人员,人气足,但能够消费的人群占少数;第三种为面向大众的健身俱乐部,其硬件及软件设施相对水平较低,部分俱乐部仍然开设课程.第三种健身俱乐部人群基数最大,人气足,是目前健身市场中的主力类型.

3 健身俱乐部运营模式构成要素

3.1 企业

我国的健身行业已经初步成形,但相较于国外的健身业来说仍然处于初级的起步阶段,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相关营销水平、组织管理形式都存在漏洞与差距.

3.2 市场

一个产业市场的形成,都必须有双方愿意交换的需求产生,由提供市场需求的企业以及潜在的顾客所构成,其基本的主体是賣方和买方,所以市场一旦成形,意味着供给方不断地增多,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化,消费者对于健身俱乐部的服务要求、硬件设施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健身俱乐部不仅要注重自身服务质量的提升,还要不断发掘潜在市场群体,把握住机会,才能发展与生存.

3.3 环境

一个行业的发展依赖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健身业的壮阔意味着当前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提升,普通的生理需求已被基本满足,因此,对于当前环境以及形势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积极地利用有利因素,避开不利因素,再对市场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使其更加有利于健身企业的发展,俱乐部具体环境及运营模式见图1.

4 健身俱乐部资源结构

4.1 人的管理

健身俱乐部内部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员的管理,包括对于俱乐部其他要素以及资源的分配和统一其本质上最终都对人产生作用和效应[5-6],而健身业主要是提供服务产品的行业,一个健身俱乐部中的教练团队、管理层人员、营销人员等的综合素质高低都会对整个俱乐部产生蝴蝶效应.为此,管理层对于人员的管理应主要体现在招聘环节、奖惩制度、定期培训、定期抽查以及外部评价等监督制度来对其人员进行干预.而目前的健身行业市场调查来看,普遍俱乐部的男性教练多于女性,有的甚至是没有女性教练(具体见表1,2),而这对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显然是单一的、缺漏的,不利于健身俱乐部的全面个性化需求发展,以至于阻碍整个健身俱乐部的发展.

4.2 物的管理

在健身俱乐部中,教练以及顾客处于最主要的地位,而其次就是硬件设施与健身场地的管理,一个健身俱乐部的场地硬件设施对于其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健身房硬件设施以及场地的管理将属于对“物”管理的部分,一样占据着健身俱乐部运营管理的重要部分.一家优秀的健身俱乐部应该对器械使用管理制定统一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使得用户在每一次健身体验中的感受保持良好,这对于一个俱乐部的市场竞争力来说,也会有着极大的提升.

4.3 财的管理

目前我国的健身行业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健身行业的盈利范围不断被扩大,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群体接受健身,越来越多的潜在客户以及市场被挖掘;另一方面则是相关健身俱乐部的财务管理系统落后,仍然实行比较原始的财务管理模式.健身俱乐部主要的收入来源在于客源所缴纳的训练费用,这一收入占据普遍健身房的绝大部分,但管理层想要通过单行地提升训练费,是不太现实的,而这对于俱乐部日后的盈利效率也十分不利,其次便是受到俱乐部健身设施以及场地的限制,因此想要扩大盈利范围,提升效率,只有通过其他途径,比如提供健身配套餐饮、沐浴、健身咨询、服装配件售卖等等,因此,加强健身企业财务系统的规范化、现代化是一种有效途径,这样既能够使得会员制得以延续,也能运用现代统计系统对客户相关需求进行统计,收集大数据,对于企业来说都具有良好的参考效果[7].

4.4 信息管理

信息作为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一种资源,对其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健身行业对于信息的管理主要还是体现在信息的利用方面,合理收集市场以及客源相关需求以及数据,使俱乐部能够更好地迎合市场,提供更加充分体贴的服务,使其充分体现于社会营销与生产上并获得与之相对应的收益.想要获得更加高效的信息管理,还需管理人员对其获得的信息资源进行良好的整合,并对其加之控制、监督以及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信息使用最大化、科学化、合理化.

5 健身俱乐部运营误区及相应改进措施

5.1 运营误区

5.1.1 会员制管理误区.大多数健身俱乐部采用会员制主要是为了争取到稳定的消费客源,是一种积极的促销方式,能够建立长期性的消费来源,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培养消费者对于健身俱乐部的适应性以及“感情”,给俱乐部带来稳定并且持续的费用收入.但目前我国的健身市场盲目跟风,几乎呈现“一片倒”的趋势,所有健身俱乐部都采用会员制,甚至一些俱乐部营销人员排斥“费会员制消费”,这种盲目性不注重市场以及客源的差异性,将很多想试试或者是体验健身的初次消费者挡在了门外,消灭了大部分潜在客户,对俱乐部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然而会员制已经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一种“惯性”,这其实对于行业的持续性发展是不利的,完全不考虑个体用户的消费差异性,强加给消费者一些不想要的东西.因此,一个好的健身俱乐部应该尝试打破商业统一的惯例,多尝试多元的销售方式以及渠道,满足市场大部分的消费需求.

5.1.2 经营规模误区.许多刚起步的健身俱乐部尝到了甜头,为了更快地提升经济收益,盲目地扩大俱乐部规模.一个产业想要扩大发展规模,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创造出独特的价值曲线,规模经营最主要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即是在生产技术全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扩大倍化的投入再生产倍化的产出[8].但目前市场上的健身俱乐部一般都是一味地追求扩张规模,扩容,招人,开连锁店,在外部看起来规模庞大,但实则背负了更加沉重的经济负担以及人事包袱,使其投资过于的分散,最终不仅达不到规模经济的效果还使得企业损失不断扩大.因此,现阶段的健身俱乐部或是企业应该着力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开发出一套独特或是更加先进化的系统,这样进行规模扩大化,才能形成产业化链条,使得企业真正地规模化.

5.1.3 基点误区.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基点不是行业竞争,二是着重自我产品或是管理的创新,在我国健身市场中,大家都还处于相近的价值曲线上,无非是谁的服务更加周到,谁的硬件设施更完备,谁的市场营销更有力,但这都属于同等的价值曲线,想要突破传统的束缚,首先应该把目标和着力点放至于企业服务的创新,特殊化产品链,健身消费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者消费过程是同一的,这与提供位移服务的交通行业一样,一旦过程结束,那么生产和消费会同时停止,这一特性将决定了健身行业的每一次服务以及相关训练都要成功以及到位,保证每一次给消费者带来稳定良好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其服务与管理的难度,因此,寻求创新,让顾客体验到完全不一样的服务和产品,才是目前我国健身俱乐部发展需要着力的基点.

5.2 改进措施

5.2.1 认清局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健身需求也不断提高,这必然会带来“为身体的健康消费”这种新型的消費观念,为了自己的健康所投资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和认可,为此,目前的健身俱乐部应该不断地创新服务类型,以多元化、创新的服务理念来提升自己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并增强群众对于健身的意识,甚至是转变大众的传统消费观念,合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进而稳步扎根健身业市场.

5.2.2 加强人员培训.健身俱乐部的教练不能够同学院中的体育教师或是私人教练员相比,俱乐部教练不能够通过学院式教学来对其顾客进行指导,教练需同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健身基础水平的人员相接触,因此对于教练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就十分严格,不仅需要他具备丰厚的健身经验,对人体各个部位具有详细的了解,还要他具备健全的人格[9],充分满足各个不同阶层人员的需求,俱乐部教练还需持证上岗,按照国家行业规范以及标准进行培训,保障来往健身顾客的安全.

5.2.3 加强现代技术融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健身俱乐部的各项发展都应顺应社会、经济、科学的进展,只有不断适应,结合新兴现代化技术,采用多媒体进行营销宣传,发布信息,拓宽营销渠道,才能够使得健身俱乐部生存发展下去,现代网络通讯能够打破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同一时间实现多方位的交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售前售后、咨询服务,提高自身的信誉以及竞争力度.

综上所述,我国的健身俱乐部尚且处在初步阶段,缺乏科学化、现代化的整合管理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健身俱乐部应该采取积极的改善措施,认清当下局势,结合自身企业优缺点进行合理化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当应用结合现代化设备,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以及培训,构建信息多媒体化交流平台,提升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招莲,刘芳梅.“互联网+”时代健身俱乐部运营策略研究——以力美健健身俱乐部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7,1(02):162-165.

〔2〕康博.菏泽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术研究,2016,1(7):133-136.

〔3〕姚星.健身俱乐部运作模式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3(10):205-206.

〔4〕郭师绪.健身行业新潮袭来 传统运营模式面临淘汰[J].新产经,2016,7(8):66-67.

〔5〕龙丞,肖雅雯.有关商业健身俱乐部体验营销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6,29(4):336-336.

〔6〕李新华,刘琳,齐有伟.海口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7,11(13):113-114.

〔7〕马丽,刘晓磊.库尔勒市大中型商业性健身俱乐部会员现状及满意度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8(8):25-26.

〔8〕张希明.我国商业性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7,3(01):42-46.

〔9〕梁伟.对投资商业健身俱乐部风险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6,37(1):74-76.

猜你喜欢
健身俱乐部管理研究运营模式
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管理研究
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黄石市城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群企业运营模式及核心要素简析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