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琳技术打法透视女子单打技战术发展趋势

2019-09-10 05:29叶宗鑫冷波周志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技战术速度

叶宗鑫 冷波 周志辉

摘要:马琳作为女子单打抢攻的典型顶尖代表,通过对马琳在不同击球状态、得分的情况以及得分和得分前一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马琳的技战术打法的规律及特点,为试图透视当今女子单打技战术发展的趋势提供有益探索.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以及专家访谈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女子单打;技战术;抢攻;速度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3-0148-03

1 引言

女子单打技战术打法随着竞赛规则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经过10年以来实践及理论研究,各种研究结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需要努力寻求一条既符合竞赛规则鼓励的发展方向,又高度适合女子特点的技术风格及打法,本文通过对马琳的比赛录像研究,分别从有利、不利、相持状态及其得失分情况角度,勾勒出女子单打竞赛的总体特点;从得分一拍以及得分前一拍的技术组合,洞悉女子单打技战术组合核心要素;研究所发现马琳在有利、不利、相持等情况下得失分以及得分和得分前一拍的技术组合,探寻其中的规律性,为顺应抢攻这一当今女子打法特色提供有益的参考以及探索[1-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马琳技术打法以及女子单打技战术发展趋势.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马琳不同击球状态分析

每一位运动员对于每一个动作能打出最有威胁的点是唯一的,虽则在其他点也能完成击球目的,但出球的攻击性、稳定性、经济性等都是较最佳击球点要低一些,而把运动员能打出最佳击球效果的身体状态称为有利状态,而把击球效果对于对手威胁较低的身体状态称为相持状态,而把击球效果用于摆脱对手连续进攻,尽量避免直接失分的身体状态称为不利状态.

从表1中可以看出马琳不利击球状态是较高的,达到了29.98%,但同时其有利击球状态又较低,仅为20.29%,而相持则接近50%,说明在竞赛规则的引导下,女子选手的出球攻击性不断加强,与男子比较除了在重杀等对力量要求较重的技术之外,在前场所有技术,后场的高远、平高以及吊球、过渡球等技术上,男女选手的出球速度已无明显差异,而女子选手由于下肢爆发力较弱等生理特性方面原因,其在场地移动的绝对速度相对男子较慢,球速较快而移动较慢,因而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不利击球状态较高.而处于同样的原因,当对手处于不利击球状态,通过回球线路、落点的选择挣扎摆脱对方连续进攻时,由于己方移动速度较慢,又很难抓住对手在不利击球状态击球时球攻击性较弱的有利时机,而获得己方有利击球,从而导致有利击球状态不因不利击球状态的居高不下而得到提高.

马琳作为羽毛球女子抢攻打法典型代表,其不利击球状态下的比例都高达30%左右,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女子羽毛球选手在不利状态下的挣扎以及防守反击能力是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重要的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一场比赛的胜负[4-6].

3.2 马琳得分情况分析

羽毛球女子单打的竞赛都是建立在多拍逼压对手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多拍逼压就需要前、中、后场技术成体系的对抗.

表2是马琳不同击球状态下前中后场的得分情况.

结合比赛视频分析,可以看出,马琳的有利击球状态得分在16%以上,平均每6拍就有一拍得分,而在相持时却在60拍才有一拍得分,所以在比赛时,多拍逼压对手,始终给对手以强大的压力,争取有利态势,是获胜的基础.在有利和相持的击球状态下,后场球的得分率最高,因为在主动和相持情况下,后场球有下压角度,同时后场球的技术动作能够使全身力量集中一点爆发,这样导致出球的速度最快,节奏也可变化,动作一致性和突变性的灵活运用,所以马琳的后场正手及头顶得分率都占不同击球状态的50%以上.同时,前场的争夺愈加的激烈,运动员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前场的组织、预判上,更加的追求通过前场的精细技术实现对对手的控制,乃至直接在前场通过高质量的搓放以及随后的扑球得分,马琳的前场得分率在不同的击球状态下也都在25%以上.中场的得分主要是接对手的控制性下压包括杀球,通过高质量地放直线和斜线以及抽直线、斜线后场获得,同时,中场的平抽平挡球也在中场球的得分中占有较高比例,可以看出原先用于双打的平抽挡,由于单打比赛节奏的加快,双方抢攻意识的增强,平抽挡技术已是女子单打技术群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

马琳在后场不利击球状态时,一方面选择高远球将球击打至对方后场,另一方面也会选择低抽球以及被动劈吊球等控制性下压球并通过直线、斜线等线路的选择来摆脱对手的进攻,并伺机得分,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马琳积极进攻、抢攻、竭尽全力不给对手进攻机会的重要标志.

3.3 马琳得分前一拍的技术运用状态

羽毛球竞赛中每一分的获得都是建立在技术体系对抗的基础上的,女子单打的每一分争夺都需要准备多拍,准备多拍逼压对手,创造机会进而得分,所以对造成得分制胜一拍的前一拍进行观察、总结以及研究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战术的组合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7-8].

结合比赛和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马琳得分以及得分的前一拍都是通过后场和前场获得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得分都是通过前后、后前、前前、后后的衔接方式获得,这一统计数据表明,前场、后场区域技术是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重要的得分手段,结合比赛可以进一步看出,运动员通过精细的前场技术获得前场的主动,使对手从前场回击后场球时球的线路选择受到限制、球的攻击性下降,被己方抓住球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己方的后场进攻更为主动,进攻的线路更为丰富,进攻的威脅大大增加.与此同时,运动员通过后场突击以及控制性下压,增加对手防守压力,促使出现前场机会,运用前后场衔接技术,在前场运用搓、推、勾、扑等技术获得得分机会.

女子单打选手应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将前场、后场的某几项技术以及技术组合和衔接技术发展成为己方特长,让己方的前后场进攻更顺畅、更快速、更凶狠、更准确、更灵活,这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女子单打顶尖高手必须具备技术能力的经验总结.同时,限制对手前后场技术以及衔接技术的运用,限制其速度的发挥,也应是运动员在发展特长技术时考虑的范围,也就是说己方的进攻绝对速度包括跑动速度、前后场进攻的速度、节奏变化的速度等应是运动员特长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为了遏制对手前后场进攻速度的发挥,那么己方技术的一致性和突变性、灵活性也应是特长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

4 结论

4.1 女子羽毛球选手在不利状态下的挣扎以及防守反击能力是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重要的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一场比赛的胜负.

4.2 在比赛时,多拍逼压对手,始终给对手以强大的压力,争取有利态势,是获胜的基础.

4.3 马琳得分以及得分的前一拍都是通过后场和前场获得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得分都是通过前后、后前、前前、后后的衔接方式获得,这一统计数据表明,前场、后场区域技术是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重要的得分手段.

参考文献:

〔1〕田麦久,麻雪田,黄新河,等.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J].体育科学,1990,10(6):29-35.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10.

〔3〕田麥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145-148.

〔4〕戴金彪,管颖,卢志泉,等.“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86-89.

〔5〕戴金彪,等.羽毛球单打项目速度的表现形式及其发挥战术效率的对策研究[R].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课题,2012.10.

〔6〕周志辉.世界顶尖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的技战术统计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7〕蒋家珍,钟秉枢,周志辉.应用“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研究林丹与李宗伟的胜负转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9):97-100.

〔8〕程勇民.“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与制约[J].体育学刊2005,12(2):99-101.

猜你喜欢
技战术速度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速度
轻松应对速度问题
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67Kg女子技战术特征分析
图侃天下
数字串
速度的较量
秒速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