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与呵护孩子的精神世界

2019-09-10 07:22虞永平
教育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心智图画书图书

虞永平

在全社会越来越关注阅读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忘记幼儿园里的小读者,他们读什么,怎么读,为什么要读,都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的问题。同时,对儿童阅读的任何疏忽、误解和莽撞,都可能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我们要站在儿童发展的整个历程中关注儿童的阅读,并真正理解阅读对于儿童心智成长和人格形成的意义。阅读是儿童内心的渴求,是儿童对外部世界感知的一个特殊部分。对儿童来说,阅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视觉扫描的过程,而是一个用自己的心灵去触碰画面中的人物、環境、事件的过程,其中有感觉、想象、思维等综合的心理过程。

阅读应该是儿童的自主行为,儿童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和思维去解读文本,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因此,我们要给儿童足够的机会、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图书、足够的自由,让儿童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

儿童的阅读水平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我们要从儿童的发展出发,根据儿童阅读的实际表现,确定和调整儿童阅读的内容和方式,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真正适合儿童的图书,让图书真正触及儿童的心灵,促进儿童的成长。其实,不是所有的儿童图画书都是用来传递新知识的,或许只是让儿童想一想、笑一笑,觉得书里讲的是自己乐于知道的事。

对儿童来说,图画书多多少少会触及他们的内心,引发他们的心智和情感的变化。所以儿童图画书首先关注的不该是认知上的任务,而是心灵的触动或激荡。儿童与图画书中的人物、情境和事件的对话,儿童对画面的沉醉和想象,儿童生发的创造性表达,才是高质量阅读所应该追求的。如果不去研究儿童的心灵世界,只关注教的技巧,一课三研无用,就是一课十研还是无用。如果不研究儿童的心灵世界,教师主导的绘本教学与课程游戏化就没有丝毫的关系。儿童的内心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努力去把握,要敬畏它,维护它。

成人应该努力让儿童自主地、专注地阅读。有些书籍需要成人与儿童共读,但更多的时候,应该让儿童自主地阅读。指导儿童阅读不是围绕教师心目中的标准阅读,不是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儿童,更不是字、词、句的解释与背诵。教师的指导应针对问题、针对困难,更多的是启发鼓励、引领思考,激发儿童生发想象和诞生观念。只要阅读适宜的读物,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有教师适当的引导,阅读就一定能充实儿童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儿童的阅读创造更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给儿童一些自主阅读、深入阅读的机会,给儿童创造更多安心阅读的机会吧。

(作者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心智图画书图书
神奇的图画书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运动员心智游移特点研究:来自静息态和任务态思维取样的证据
班里有个图书角
让学生的基础心智在课堂中成长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孤独会加速老年人的心智衰退
图画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