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者同行 让阅读像呼吸般自然

2019-09-10 07:22谷珵欧阳秀娟
教育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鸢尾花图书馆儿童

谷珵 欧阳秀娟

教师对阅读相关理论和教学体系的理解程度、活动设计和实施水平,会对幼儿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业界一直在逐步引导教师关注备课或设计之初,对教学活动与活动目标的设计,进行评价、反思与改进,采用符合学前教育规律的方式组织活动。针对教师在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的一些困惑和误解,我们邀请儿童早期阅读研究和教学专家孙莉莉做出回应与点拨。愿师生共享阅读之乐,让阅读点亮缤纷童年。

●教师艾米:幼儿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在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兼顾集体与个性的需求,让幼儿获得有效的阅读经验?

●孙莉莉:在一个文学文本里,作者会通过作品有目的地呈现一部分意义,但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一定是根据其原有的经验和现有的情绪去理解,或者说诠释意义的。从读者反应理论来看,文本的意义并不存在于文本中,而存在于文本与读者的交流和建构中。同一个故事,每个孩子对故事的兴趣不同、理解不同,显然不能用标准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也是非标准化学习的困境所在。教师需要转变关于儿童阅读的思维。对于幼儿来说,口头语言发展是语言领域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内容,而早期阅读只是阅读体验和前阅读策略的培养。心理学认为孩子情绪发展要比认知发展重要得多,特别是0-6岁是情绪情感关键发育阶段,要非常珍惜这段时间。在文学提供的幻想世界当中,儿童尝试认识世界,体验不同的价值观,调整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阅读中体验角色的情绪,反观自己;看到美丽的画面,形成审美的基本素养。这些儿童阅读的价值,令人受益终身。

只要孩子在书中关注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表达了想要表达的内容,他就获得了发展的机会,阅读就是有效的。相反,强迫式、概念化的学习则往往是无效的。比如给两三岁的孩子讲《小猫钓鱼》,并且告诉他“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孩子其实并不理解每个词的含义,组合在一起更不理解,这就是无效的阅读,浪费孩子的生命。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只有通过感官形成内部的认知,才是有效的,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给孩子提供这种机会。而成人仅仅用概念要求孩子理解这些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无效的。孩子只能在错误和尝试中去获得经验。

●教师小文:如何创设支持性的阅读环境,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孙莉莉:第一,幼儿园需要而且必须为孩子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要有优质的、正版的、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而且是不同于小学生和成人阅读的材料,应该是有趣的、小朋友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内容。第二,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自由阅读。有的幼儿园只让孩子上课阅读,一次30分钟,一周3次,可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表达自己喜好的权利,没有把阅读经验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机会。第三,给孩子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机会。有的孩子愿意说,有的孩子愿意画,有的孩子喜欢表演。我见过一个孩子在延展活动时一动不动,跟他交流才知道,他在扮演一块石头;还有一个孩子围着屋子跑,原来是在扮演风。因此,自由表达的基础是教师要学会倾听,相信孩子,听懂、看懂孩子在表达什么。

目前,我们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还存在诸多有待提升之处。许多幼儿园在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时过于依赖小学化的“上课”形式和设计活动,似乎不设计延展活动,孩子就不会去延展,事实并非如此。只要这本书真正打动孩子,孩子一定会有所反馈,在集体听故事的时候“摄入”信息,然后在角色游戏区、艺术区、跨龄交往区等自由的空间里表现。所谓活动设计,是教师在孩子读书后发现其兴趣所在,给予足够的支持,而非设计在先,让孩子按照老师的意愿去拓展。幼儿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观察孩子,满足孩子自主学习的需要,给其提供支持和帮助。这对幼儿园管理体制的要求也比较高,幼儿园能不能放手让教师自己去做、让幼儿自己去做,是非常影响阅读教育的效果的。

●教师倩倩:从课程建设上,应该怎样构建有益于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课程体系呢?

●孙莉莉: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首先,爱读书的教师,应该是建设幼儿园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有效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基础。教师每天给孩子读两个故事,三年下来大概能讲1000多个故事。这样的数量基本满足孩子童年积累阅读经验的需要,也会慢慢让孩子形成阅读的习惯,更能让老师拥有丰富的儿童文学经验和课程建设资源。

其次,积极建设幼儿园图书馆,让幼儿园有两三千种书,并且开放给班级和教师,让幼儿每天有一个时间段可以自由借阅。同时开设“图书馆课”——让孩子体验使用图书馆的流程,借书、读书、还书,成为一个读书人。

第三,建立阅读资源系统。我曾在法国一所乡村学校见过他们的一次图书馆活动。学校有大概70个孩子,教室里堆满了从一公里外的乡村图书馆借来的书,每周学生会和教师一起步行往返借書、还书。图书馆里有一名老师,每次都会准备许多书籍,我去的时候适逢当地鸢尾花开的季节,那名老师就给孩子们推荐了各种与鸢尾花有关的书:有植物科普书,有关于鸢尾产地的地理、历史相关书籍,有涉及鸢尾花的艺术书,有以喜欢鸢尾花的女孩为主人公的小说……分门别类,孩子可以据此进行课题研究。孩子们非常踊跃,不少孩子也会在下次去图书馆时分享自己的研究。对这些孩子来说,阅读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儿童的阅读其实是社会、老师、家长、孩子这整个群体共同完成的事情,如果老师、园长、家长都不爱读书,却拼命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又怎么可能呢?幼儿园要将图画书视为一种课程资源,就像那位法国教师一样,将图书资源化、数据化,孩子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可以分门别类提供出来。

最后,是我们目前正在尝试“翻转课堂”的早期阅读课程设计研究,就是把以往课堂作为幼儿阅读的主要场所,变作家庭亲子阅读优先、教师在观察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支持的方式。亲子阅读是一对一进行的,其价值在于能够及时、真实地回应孩子的需求,通过家庭阅读,收集孩子阅读中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中的共性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地设计活动。

总之,幼儿园早期阅读课程建设,不是多开一门阅读课,而是把适合儿童阅读的材料,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成为幼儿园整体课程建设的一种有效的文化资源,成为幼儿随手可及的活动材料,使阅读成为弥漫在幼儿园里的一种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鸢尾花图书馆儿童
翩翩若飞鸢尾花
臆想症
鸢尾花为什么会成为法国的国花?
图书馆
鸢尾花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去图书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