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得意的作品

2019-09-10 07:22崔利玲
教育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陈鹤琴鼓楼复原

崔利玲

站在鼓楼幼儿园大门口,透过主楼一层穿廊式的大厅,可以看到院子里一座民国风格的房屋。这幢建筑,就是陈鹤琴故居。作为私立鼓楼幼稚园旧址的陈鹤琴故居,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建筑、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因为建筑体为砖木结构,在近百年的风雨侵蚀中,出现白蚁、屋漏、墙体剥落的现象,房屋在几十年的修缮中只保留了原投影原形,外立面和内部结构变动较大,与原有房屋建筑外形相去甚远。

保护文物建筑,就是保护陈爷爷留下的遗产。从2000年任园长起,我就为复原修缮不断努力。但是,我们遇到了重重困难。国家有文物保护法,规定了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的控制地带。如果申请复原修缮,必须按照文物保护的规定,留出20多米的控制地带,这样一来,幼儿园就必须拆除前院的教学楼,才能达到距离的标准。我非常生气,与文物管理人员抗辩:陈爷爷当年为了孩子,宁愿腾出自己的客厅与住所,如果他知道后人为了纪念他当年办园的地点,而将幼儿园的孩子们移至他处,陈爷爷九泉之下,不会安心。

通过多次协调,我们终于解决了同意复原修缮的问题,在陈爷爷家属的签字同意下,经过文物局、文化局专家论证,2011年,浩大的抢救性复原修缮工程利用暑假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

修繕复原后的陈鹤琴故居作何用处?

根据幼儿园教育发展规划征集意见时的讨论,陈鹤琴故居应该作为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与交流的中心,成为南京市鼓楼幼儿园的活档案,成为中国幼教的名片,让全国幼教同行借此了解陈鹤琴的办学精神和教育思想。我们商议,将楼下的3间房子分别作为鼓楼幼儿园园史室、校友接待室、“活教育”思想研究所,楼上的3间合并作为陈鹤琴纪念室。

为了让故居内的陈鹤琴纪念室、鼓楼幼儿园园史室反映历史真实的话音,展现鲜明的教育主张与追求,我担任了两个展室的文案执笔工作。我与同事一起,到北京、赴上海,到陈爷爷的子女家一一拜访、详谈,获得真实的史料;我们走访收藏家,查阅博物馆、档案馆,寻得与鼓楼幼儿园、陈鹤琴相关的信息;我们还与理论家交流、与退休老师交流,获得前沿资料。

为了园史室与陈鹤琴纪念室的文稿写作,我又将大学的笔记翻出来,先翻翻陈鹤琴家属编写的各种书籍与资料,再看看幼儿园沿革,最后再看看笔记里大学老师是怎么说的,能否相互印证。

以“活教育”为线索的展室文稿前后修改12次,负责展室布置的专业设计人员拿到最后的定稿后惊叹:这是哪位大家,写出如此哲理、厚重的方案?当他们知道是幼儿园的园长自己撰写的时候,为我们的精神感动,也为我们专业素养折服。

非常感谢陈鹤琴先生的儿女们,当得知我们要修缮故居、设立展室时,他们给予极大的鼓励与支持,4次向幼儿园捐赠与陈鹤琴相关的实物与资料。一鸣送来四抽柜,一飞送来陈鹤琴先生的画、书籍及绝世珍贵的原版照片,一心送来陈鹤琴先生用过的放大镜和“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词卷轴,秀云送来陈鹤琴先生使用过的沙发、资料柜,秀兰送来几乎整车的物件:床、柜子、桌子、轮椅甚至床单……

记得我与老园长徐惠湘在陈鹤琴先生的孙女陈虹的指引下,到北京寻访陈一飞时,这位80多岁、身患重病的老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侃侃而谈,一会儿翻报纸,一会儿翻影集,一会儿翻书籍。他家里的几组书橱,存放的几乎都是与陈鹤琴先生相关的资料。他留下了复印件,将珍贵的鼓幼创办时期的原件交给我们带回作为展室布置之用。他说:“将这些资料放在鼓楼幼儿园,我最放心!”

现在,陈鹤琴故居成为幼教同行到鼓楼幼儿园学习的主要地点,人们像朝圣一样进入位于鼓楼幼儿园心脏位置的故居,汲取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智慧,感受中国现代幼教发源地的无穷魅力。陈鹤琴故居好似“活教育”传播的种子,更像是一张名片,让人们读懂鼓幼是谁、鼓幼从哪里来、鼓幼要到哪里去。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园长)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猜你喜欢
陈鹤琴鼓楼复原
复原力是一笔人生财富
陈鹤琴的教育家之路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鼓楼颂
到肇兴侗寨看鼓楼
陈鹤琴:大学教授当了幼稚园园长
发掘及复原恐龙化石
单元教育课程与陈鹤琴关系探析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陈鹤琴不赚昧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