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朝阳百姓享受高品质的普惠性学前教育

2019-09-10 07:22谷珵
教育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教委普惠性朝阳区

谷珵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学前教育的定位。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基本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开办6年的朝花幼儿园作为朝阳区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基地,意义更加彰显。目前,朝花幼儿园已开办24所分园、增添8000多个学位,在园幼儿达到6300余名。以成功的改革实践向普惠性学前教育贡献出一分力量的同时,朝花还有更大的雄心,那就是树立普惠性幼儿园的典范,让普通人享有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体制改革  规范与效率并举

罗马非一日建成。朝花幼儿园的诞生,源于一场体制变革的试验。

熟悉北京的人知晓,作为首都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朝阳区是城六区中面积最大、经济发展最快、总人口和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区。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朝阳区新建小区迅速增加,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及区外人口持续导入的多重压力下,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尤为迫切。近年来,朝阳区一直努力扩大增量幼儿园普惠供给,并积极探索体制改革,在人员编制受限、无法新增政府办园的情况下,支持教委直属事业单位举办普惠性幼儿园。而这赋予了朝花诞生的契机。2013年6月,由朝阳区教委直属事业单位——朝阳区职业教育教产合作促进中心举办,朝花幼儿园正式成立。

在教产中心主任、朝花幼儿园理事长邹国祥眼中,朝花的发展见证了公益普惠学前教育的新格局。“学前教育的定位从最早的社会福利,而后面向公共开放,到现在的公益普惠,我们的建立恰恰是在学前教育发展新阶段大背景下。”从地理位置来说,朝花幼儿园基本分布在朝阳区五环路周边,也是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致力缓解当地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朝阳区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基地,朝花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集团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肩负起促进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任。“一方面,朝花由区教委下属事业单位举办,能够做到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依法依规办园。”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张瑞凤一语中的,“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聘任吸纳精英人才,激活管理的一池春水。”

尽管总结风轻云淡,但过程对于朝花人而言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依托区教委的软硬件支持,教产中心进行承办幼儿园时基本是“拎包入住”,校舍、玩教具一应俱全。为了让集团可持续优质发展,朝花在区教委的指示下,从做好顶层设计着手,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分园园长负责制。强有力的集团管理中心运筹帷幄,由邹国祥担任集团理事长,下设区域园长、分园长。集团职能中心的主任们负责所有分园各自管辖的业务部分,并兼任不同片区幼儿园负责人职位,负责24所分园跟集团的沟通联络工作,每所幼儿园又有独立的管理体系。既有集中,又有民主。同时,集团九大办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智力支持作用,搭建了纵横交叉的矩阵式管理体系,以服务保障和专业指导让各园所均衡发展,使集团治理更加良性化。

不同机制的整合,在朝花集团化办学之路顺利入轨、起跑、行进的系列动作中,让张瑞凤深深感受到人员互补的优势。“教委办园来的园长有强烈的大局和底线意识,业务能力出色,特别是对学前事业有情怀;市场聘任的园长有着求生存的经验,经营意识强,思路灵活。”张瑞凤说,起初,截然不同的群体共事也有摩擦,但磨合一段时间后,彼此就融成一家人,相互学习带来跨越式发展效果。借助改革释放的红利,朝花既能依法依规办园,又能兼顾效率,形成了开拓拼搏的良好氛围,“大家心中都涌動着一股精神头儿,今年要比去年做得更优秀”。

路漫漫其修远兮。六载春秋的上下求索,通过8000多个幼儿学位的提供,朝花幼儿园解决了不少家长的后顾之忧;幼儿园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除了13位园长是从教委办园调派而来,其余教职工全部是市场聘任。这样的成绩单,是对改革成功最有力的证明。许多年轻教师看中在朝花既能参加区教委组织的培训,还能从集团和园所层面的培训获得精神养料,都愿意把根扎在这里。

学有优教  普惠不普通

“普惠首先是面向大众,让大家都能够接受,这应该是‘普’的内涵。”聊起朝花秉持的公益普惠学前教育理念,张瑞凤侃侃而谈,“至于‘惠’字,用‘办好人民放心满意的教育’这句话来解释更合适。”

与她持相似观点的,是集团后勤保障中心主任董丽君。“常言说简约不简单,我们是惠而质优。”在董丽君看来,优质既体现在基础设施、安保质量方面,也要将教育品质的提升落在实处。只有让学前教育科学化发展,才能推动区域学前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朝花凭借体制改革这柄重器,将诸多有利因素聚合在一起——无论是良好的硬件条件、公众对公办园的认可度,还是人才建设培养方面形成的集团化合力、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监察督导,都为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作为朝花元老团队的一员,董丽君“执掌”着整个集团运转不可或缺的后勤运营。“如果将做教育比作种树,那么朝花种植的是一棵榕树,教学是根系发达的营养根,后勤则如同树上的气生根。教学是专业的,后勤也要专业起来,保教结合,才能枝繁叶茂。”言必信,行必果。对保育工作每一环节,董丽君都仔细审核,力求精细化管理,不容半分闪失,就连给孩子的食谱定量也要精确到“克”。“以前蒸米饭是用托盘做,现在我们采取分班做的方法,这样能看出孩子吃进去的比例。一来可以精细定量,二来能检验食谱是否受欢迎,最终是为了保障孩子摄入充足的营养。”董丽君解释道。经年积累,朝花早已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规律。

伴随新政策的颁布,北京市也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扶持力度,仅2018年一年,北京市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便由3%提高到10%。在此基础上,朝阳区也出台补贴办法,完善投入机制,为普惠性幼儿园在日常运转、场地租金、质量提升方面给予支持。

政策的春天里,朝花幼儿园切实感受到普惠带来的利好,“到账上的补贴变多了。”邹国祥笑意盎然。利好被全部转移至孩子和教师身上:曾经1700元的学费立刻响应新标准降至750元,同时提高教师薪酬待遇,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占保教费收入和财政生均定额补助收入之和的比例将近80%,比70%的政策标准还要高出一大截。

邹国祥告诉记者,朝花幼儿园在最初确立的目标便紧扣“引领”二字:“引领普惠园发展,让公众看到,普惠园应该是办园规范,普惠不普通,让幼儿和家长得到物有所值甚至超值的教育;引领普惠潮流,引导更多民办园实现华丽转身。”铿锵的话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关于朝花的未来,邹国祥擘画出胸中的蓝图:配合政策,一步一个脚印,办好普惠性学前教育;打造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集团,一园一品,让朝花的每所幼儿园,皆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猜你喜欢
教委普惠性朝阳区
在偏城的山坡上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加快破解普惠性学前教育难题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艳绝北京城
防范校园欺凌决不能“捂盖子”
大麻是个啥?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与海淀区教委签订承办亮甲店小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