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初中家校共建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2019-09-10 12:10陈亲泉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寄宿制初中

陈亲泉

关键词:寄宿制;初中;家校共建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2-0009-01

1.让家访架起家校深度沟通的橋梁

家访能使学校和家长在教育目的、要求、原则等方面取得一致,从而产生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引导方案,对学生进行精准施教;能让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信息,指导家庭教育。

家访前,教师要做好如下准备:一是要根据班级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家访计划,明确的家访内容和任务,设计家访话题,预测达到的效果。二是充分掌握被访学生及其家庭的有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家庭情况特殊(如:单亲、离异、贫困、留守等)的学生一定要掌握清楚,避免在家访过程中出现尴尬场面。三是家访前要征求学生意见,在学生愿意的前提下进行家访,最好不要搞突然袭击。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掌握好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农闲且家长有需要的时间家访,如:在新生入学期初,教师需要了解全班学生情况,家长也需要了解老师和学校的时候家访,既不打扰家长,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期中、期末考试前后都是农闲时节,家长很想知道学生学习情况,此时家访,会得到家长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学生出现突发、偶发事件时,及时家访,效果较好。二是根据家访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如遇暴躁的家长,我们要告诉他理智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如遇护短、溺爱孩子的家长时,要帮助他客观地看待孩子,正确地教育孩子,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早做打算等。三是家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是双向交流,要引导家长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力求产生情感共鸣,培养教师和家长的感情,便于以后开展工作。四是做好家访记录,记录下家访目的、任务、过程、共识、启发等,为今后自己和其他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2.充分发挥家委会等家校组织的作用

要让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一是要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家委会组织,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把有影响力、号召力、责任心和关心教育事业的家长,吸收进家委会,并依据各自特长推选出家委会主任、副主任等,保证家委会正常运转,为学校、学生发展服务。二是制定好家委会的相关制度,明确家委会权利和义务,帮助家委会制定工作计划、行动方案,定期召开家委会工作会议,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三是通过家委会和社会机构沟通,为学校发展争取资源,解决校园周边摆摊设点、社会人员骚扰学校等问题。四是让家委成员会深入学校管理,列席参加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决策,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有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五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家长深入学生生活,管理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等。

3.创新家长会形式,丰富家长会内容

家长会采用老师讲、家长听的形式和以宣传学校,公布成绩,向家长提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做法比较普遍;但这种做法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欠丰富的问题。

在家长会形式创新上,要给家长创造更多参与的机会,让家长有真实的体验才好。我们可以让家长走进学生的食堂,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在食堂用餐;可以让家长走进学生的宿舍,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生在校生活;可以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校内活动,增进亲子感情等。在家长会内容丰富方面,我们可以征求家长意见或建议;可以让家长互相交流,各自说说在育儿方面成功的经验供大家学习借鉴,说说遇到的困惑,让大家想想办法;可以让家长和学生相互写一封信,把平时面对彼此,难以表达或表达不充分的情感说出来。

4.开办家长学校

农村学校的家长在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上,比城市学校的家长都要低,他们对教育子女的认识有欠缺,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又过于简单。初中的学生进入青春期,他们会更加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加上身体的快速发育和心理的不成熟,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在对待他们的问题上认识不足和方法简单有时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就迫切地需要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深层次地认识自己的子女,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开办家长学校的时候,我们可以请市县专家和老师是来指导我们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教师,让我们的教师能够承担起这项工作。家长学校的内容也要丰富,可以有家长经验分享、答疑解惑等。

5.推进“互联网+家校共建”行动,促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多离家较远,交通不便,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费时费力;这就需要通过推进“互联网+家校共建”行动,促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通过现代信息手段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搭建了一座快捷、方便、舒心、细致沟通的桥梁。出现紧急情况我们可以打电话,不着急的事情可以在QQ或者微信中留言。学校也可以通过QQ或微信给家长群发通知,传送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照片或视频材料等,让家长更多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增进了家校情感。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给家长推送有关子女教育的优秀文章和视频供家长学习。

参考文献

[1]沈志坚,尹弘敏.共育、共建、共享、共生——基于学生品格提升的家校合作共育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9(03)

猜你喜欢
寄宿制初中
祝福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着力非智力因素培育 实现课堂教学转换——以乡村寄宿制学校建瓯市东峰中学为例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