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2019-09-10 12:10柯慧雯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鲁迅素养教材

柯慧雯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2-0022-01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明确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也更多的帮助学生进行了能力方面的培养,但是有关语文实践活动的培养还是处于次要地位中。这主要是由于素养的提升是一个较为长久的过程,而应试教育的见效要比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见效更为明显,其次教师对于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主要着重在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培养中,忽略了实践能力培养对小学生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关注实践活动,从而积极的提升语文素养呢,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灵活使用教材,为语文素养服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已经着重的指出,学生在理解了文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多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和有创意目光的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阅读,从而通过对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方式的依赖,来提高学生理解力,也能更好的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质量。所以在课堂教学策略中,我们可以依照自身的需求,灵活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内容或者顺序进行教学。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之前学生学习鲁迅所写的文章读后感,让学生用笔写下自己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之后再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整个单元描述鲁迅先生的文章,再次表达自己对鲁迅先生的看法,鲁迅先生应当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在反复进行阅读练习和对教材内文章的深度思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意义的思维锻炼和写作训练。再有了一定的描述人的写作练习后,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单元作文《我的小伙伴》为练习,督促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和批改修正,从而真正的将素养和实践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学习能力与知识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情,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材顺序安排和内容教学。在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实践练习,这样的教材使用才能最大的发挥其作用,也能更好的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提供基础。

2.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学任务

在教学设计的整合与优化中,教师要着重注意简单零碎的练习题只能起到考察学生知识点的作用,但是整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练习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知识拓展。

在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中,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简单的导入方式和提问方式,从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紧扣“思考与探究”进行任务设计和教学串联。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情境的构建和兴趣的激发,这种情境的构建中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在形式和方法上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有效的展开对学生的教学。这时就要尽量多地使用挂图和视频动画,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到学生的手中。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四单元的作文练习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动物该如何描述,怎么进行动物类的作文书写。在有了作文书写和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在设计此单元的作文练习“我喜欢的动物”中,就可以首先播放一些有趣的动物视频,例如,播放“动物世界”的片段,让学生在观察这些动物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向别的同学介绍自己知道这种动物还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最后将有关这些小的故事和片段进行架构处理,再由教师进行分析怎么表达可以更生动和吸引人,或者怎么表达才可以更加准确。在进行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联系后,学生就可以自己动手写“我喜欢的动物”,或者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讲给别人听。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实践经验的整合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写作与阅读的技巧,真正的达到提升语文素养。

3.对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及时指导与评价

学生在进行普通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充当一个主导角色去教导和帮助学生完成一些活动内容。但事實上这些帮助会让孩子丧失很多自己动手和动脑的探索能力。所以在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探索的内容中,教师只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但不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活动任务。

教师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中首先要赋予课堂语文学习活动以一定的“真实性”,并且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中努力与学生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则更多的是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与及时性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些讲解性的动作或者是有趣的方式来纠正刚刚学生哪里出了错,所以导致这个探索无法完成。教师的评价会让学生对刚刚的探索活动有更深层次的印象,并且在下次做类似活动的时候就可以自动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更高效率地完成实践活动。

另外,除了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分别完成自己的实践活动之后进行统一的交流。研究调查表明,学生在统一交流的过程中更容易表现自己的能力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沟通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探索能力,思维再现的一个过程。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也将自己的思维思路再清楚的梳理一遍。这一系列的思考,都潜在的刺激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与职责。要想提升语文素养,单靠知识层面的教学和培养是无法让学生获得能力与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活动方式,内容以及最终的评价,以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一个合格的,适应社会的人。

猜你喜欢
鲁迅素养教材
教材精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孔乙己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