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初探

2019-09-10 12:10陈春兰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

陈春兰

关键词:课程资源;学校资源;乡土资源;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2-0072-01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身边资源,我做了如下尝试:

1.就地取材,学校资源让语文课堂活色生香

首先,要改变“课堂即教室”的观念。教室是师生进行教育学习活动的主要场地,但不是唯一场地,不要让教室成为束缚学生思想的地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不同场地,图书室、实验室,甚至学生食堂,都可以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地方。

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话说家乡”时,我把学生带到校园草地上,让大家围成一圈坐下。头顶蓝天白云,身披暖洋洋的日光,吮吸着空气中淡淡的菊花清香,任微风轻柔拂面,那是何等惬意的事!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说的人自在轻松,绘声绘色,听的人全神贯注,如临其境。这种融洽热烈的气氛岂是在教室里所能相提并论的?

再者,可以利用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動进行指导训练,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空间,争取语文学习时间,拓宽语文学习外延,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学社活动,举办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举办课本剧表演会以及办手抄报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写影评等。这些活动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社会化,体现出语文学习的开放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关注生活,乡土资源令语文课程大放异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不能坐井观天,要突破教室、课堂生活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在这方面,农村中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广阔的大自然,奇特的民风民俗,神奇的民间传说,带给学生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指导学生去旅游、参观、访问、调查,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了求知的空间,让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充满野趣与新知,又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1)山川草木是最渊博的教师。大自然是滋养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的母亲,是生命的家园,是丰富我们的生活,寄托我们的情思,增加我们的美感,陶冶性情、体悟天道的媒介。当城市的学生正感受车水马龙的繁华时,不妨让学生走进山川平原,去领略“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的意境,去观赏“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美景,去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优美的自然风光既能愉悦身心,又能增长学生的见识,对于写作也是大有裨益。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怎能不带领学生走进春天,去踏春草,赏春花,迎春雨?学习了《满井游记》,怎能不在和熙的轻风里和学生奔跑于广袤的四野?当平凡的乡间小路野草野花化身为学生笔下诗情画意的世界时,我们会感叹大自然是最渊博的教师,最通俗的教科书。

(2)种植养殖是最生动的课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赏农景,做农活,记农事,是最生动直观的语文课堂。我校根据实际,把本地特产余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资源,组织学生向农民学习余甘栽培知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农民余甘收入状况,设计余甘开发与销售的途径。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乡情,关注家乡,增加生活体验,锻炼语文能力。

(3)民俗文化是最灿烂的宝库。地方民俗文化是学生了解生活、体察社会、丰富人文情怀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资源。例如,地方婚嫁习俗、过节的风俗,这些孩子们熟悉的民俗中,包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教师要组织学生到民间去采风,去关注生活,探究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

去年寒假,我留给学生的作业是: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然后根据收获整理汇编小册子。有的学生按照“春联汇编”、“惠女风情”、“奇特的婚嫁习俗”、“地名探究”、“民间工艺”、“民歌民谣”等几类进行编排撰写,内容生动,文采斐然。这次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了地方民俗文化,学会欣赏地方民俗文化,增强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以“人”为本,人力资源使语文学习趣味盎然

把人作为最具活力的课程资源来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可供开发的人力资源广泛: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都可以在特定的时候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一部份。教师典雅优美的课堂语言,或旁征博引或出口成章;学生各具特色的才艺表演,以及各自的生活体验,都可以令语文课堂变得活泼生动,美仑美奂。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把家长请到课堂中来,可以组织学生采访家长、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工厂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接触了解社会。这样,既使学生拓展了语文知识面,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以培养。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对于课程资源相对贫乏的农村中学来说,语文教师更要主动开发、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开展探究活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构建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那炜筠.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04)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唐敏.刍议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上海款育科研,2008(12)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