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创世神话的文化转型比较研究
—— 以巨人尸体化生神话为中心

2019-09-11 02:41郑在书崔丽红李定河校译
民间文化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化生盘古巨人

郑在书..著...崔丽红..译...李定河..校译.

一、前言

神话揭示世界是怎样形成的,神与人源自哪里,动植物、事物及制度又是怎样形成的。神话有着自己的叙事特点,即它所具有的“创世”内容是它最明显的叙事特点。当然,有些人反对这种说法。如柯克(G.S.Kirk)就对这种基于普遍主义观点来定义神话的做法持一种警戒的态度。他认为,创世神话作为“神圣故事”的这一特点,其实在其他叙事体裁中也是能够发现的。①G. S. Kirk.“On Defining Myths”,Sacred Narrativ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Edited by Alan Dundes.p.57.在此,即便我们同意柯克的观点,也无法否认创世神话在所有神话传说中占据的特殊地位。创世神话地位特殊是因为世界创造故事早于神话的任何一个内容。动植物和人类的创造以世界之存在为前提,因此创世神话为所有起源神话提供一种模式。②Mircea Eliade.The Quest: History and Meaning in Religion(Chicago: The Chicago of University Press,1969).p.92.

创世神话为其他所有起源神话提供模式这一说法,其实蕴涵着更加深层的涵义。即创世神话不仅与其他神话,而且与以它为根基的后世所有文化都有着渊源关系。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可通过创世神话来探索文明化之后人类主要的思维结构以及制度的起源问题。

创世神话可以说是“神话中的神话”。本文以创世神话、尤其是创世神话中的巨人尸体化生神话为中心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创世神话在后世文化中的转型进行考察。对这一问题,先行研究大多更为重视东西方创世神话的共同点,而对两者之间的差异得探讨不是很多。本文将分析比较东西方创世神话内容上的差异,考察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以及主要的思维结构和制度。而深入认识东西方神话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巩固发展东亚神话学、确立东亚文化认同的前提条件。

二、对基本资料的检查

1.东方的文献资料

在东方神话中,盘古神话最具代表性。在北美印第安人这个血统上被推测为属于蒙古人种的种族,在他们的创世神话中也存在巨人尸体化生母题。①Anna BirgittaRooth.“The Creation Myths of the North American Indians”, Sacred Narrative,pp.178-179.据载,盘古神话始见于公元3世纪吴人徐整所编《三五历记》和《五运历年记》中,但这两本书已失传,现存内容载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广博物志》《绎史》等文献中。盘古神话传说内容大致如下:

A.《三五历记》所载盘古神话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②载于《艺文类聚》卷一及《太平御览》卷二。

B.《五运历年记》所载盘古神话

元气蒙鸿,萌芽始兹,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③载于《广博物志》卷九及《绎史》卷一。

上述文献内容由同一作者记录,所以两段记录可看作是同一故事的不同片断。我们不妨把两者合二为一,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梳理出这样一个叙事结构,即“混沌—盘古诞生—天地分离—盘古成长—盘古死亡—盘古身体变化”。④对盘古神话详细的整理过程,请参考笔者拙文《中国神话的历史与结构——以盘古神话为中心》,《口碑文学研究》,2000年第11辑,第183—185页。

2.西方的文献资料

在西方神话资料中,我们重点探讨属于印欧神话的印度普鲁沙(Purusa)神话和日耳曼人的伊米尔(Ymir)神话。另外,还一起探讨巴比伦的提亚玛特(Tiamat)神话,它虽不属于印欧神话,但在内容上与印欧神话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它属于早期的神话资料,我们可考虑到它与普鲁沙、伊米尔神话之间有相互影响关系,将它归入西方神话资料中。巨人尸体化生这一神话母题在西方神话中经常出现,其出现频率要比东方神话高一些,也有认为这类神话应该源于印欧族群的观点。而印欧神话系统庞大,内容繁多,本文在此只做简要的概括和介绍。

A.《埃努玛·埃利什》(Enuma Elish)中的提亚玛特神话①相关内容参考裵哲贤译注:《埃努玛·埃利什( Enuma Elish):对马尔都克神和巴比伦诗的赞美诗》,《世界的创世神话》,首尔:东方媒体, 2001年。

巴比伦的原始父神阿卜苏(Apsu)和母神提亚玛特诞下很多神。但是年轻的众神反抗原始诸神,并进行挑衅。这惹怒了提亚玛特,于是她与将军金固(Kingu)谋划杀死年轻的诸神。这一消息传来,年轻的神们就推举马尔都克(Marduk)为首领进行抵抗。最后,马尔都克战胜了提亚玛特并把她处死。马尔都克把提亚玛特的尸体分成两半,一半用于造天,另一半用于造大地之柱。然后他在提亚玛特的头上堆砌高山,并刺穿她的双眼使之成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源头。他又在她的胸脯上筑起类似的山,并凿出山洞,开通河流,使河流源于东山流入底格里斯河。马尔都克又把提亚玛特的尾巴弯曲后托向天空使其成为天上的银河,还用她的腿裆来支撑天空。他还杀死了金固,用他的血创造了人,并让人来服侍神祇。

B.《梨俱吠陀》(Rg-veda)10—90,《原人歌》(“Purusasukta”)中记载的普鲁沙神话②参考沈在宽译注:《解读古代印度的创世神话与祭仪的意义:原人歌》,《世界的创世神话》,首尔:东方媒体,2011年。

原人普鲁沙巨大无比,他覆盖大地的每个角落。普鲁沙是一切,他无处不在,他贯穿过去、现在和将来。他是万物之主。所有的生物是他的四分之一,他的其他四分之三是天国永恒的生命(deva)。在这之前,原人诞下维拉滋(viraj),并通过维拉滋的身体,用自己四分之一的身体诞下“新普鲁沙”。诸神以这“新普鲁沙”为祭物举行牺牲祭仪,世界正是在这牺牲祭仪中诞生。《原人歌》如下赞美这一创造的过程。

普鲁沙被分解时, 他被分成了多少块?

他的嘴,他的双臂变成了什么?他的双腿和双足又叫作什么?

他的嘴,生下婆罗门;他的双臂,长出罗阇尼亚或刹帝利(Razana或Kshatrya);

他的双腿,生出吠舍(Vaisyara);他的双足,生出首陀罗(Dra)。

月亮生于他的心,太阳诞于他的眼。

印陀罗(Indra)和阿哥尼卡(Agnika)从他口中,

巴羽(Vayu)从他呼吸中诞生。

虚空出自他的肚脐,上天在他头顶出现。

大地生于他的脚下,四方出自他的双耳。

神,如此安排世界。

C.《格里姆尼斯玛尔》(Grimnismal)40—41所载伊米尔神话①内容参考Bruce Lincoln. Myth,Cosmos,and Societ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pp.1-40。

太初,有巨人伊米尔经常妨碍年轻诸神的生活。于是众神之王奥丁(Odin)杀死了伊米尔并创造了世界。下面这首诗在赞美创造的过程:

大地用伊米尔的身体做成。

大海是他的汗(或是血),

群山是他的骨骼,

树木是他的头发,

天空是他的头颅。

优雅的神祇,为人类的子孙后代,

用伊米尔的额头创造了尘世(Midgard)。而他的脑髓凝固成了天上的白云。

另外,奥丁还造出了白昼和夜晚,他还用伊米尔头发上长出的岑树创造了男人,用榆树创造了女人。

三、对东西方巨人尸体化生神话的比较分析

1.共同点

在探讨东西方巨人尸体化生神话的共同点时,我们首先要关注人的身体和自然之间的异体同源性(homology)。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化为自然的各个组成部分,其情形如下:

气息——风云,声音——雷电,左眼——太阳,右眼——月亮,

四肢——四极,五体——五岳,血液——江河,筋脉——地形,

皮肉——田土,毛发——星星,汗毛——草木,齿与骨——金与石,

骨髓——宝石,汗水——雨水与湖泊,寄生虫——人。

布鲁斯·林肯(Bruce Lincoln)曾对印欧种族巨人尸体化生神话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同源性做过如下梳理:①内容参考Bruce Lincoln. Myth,Cosmos,and Society.p.21.

小宇宙观的异体同源形态(小宇宙→大宇宙)皮肉 骨骼 毛发 血液 眼睛 心灵 大脑 头颅 呼吸Grìmnismál Rg-veda 10.90“Poem on the Dove King”Škend Gumānīg Wizār MetamorphosesⅡ Enoch 30.8 Code of Emisig Britsh Museum MS.4783 fol.7a Discourse of Three Saints Aitreya Upani ad Greater Bundahišn大地 山脉 树木 大海 云彩 天空 太阳 月亮 天空 风大地 石头 黎明 月亮 风大地 山脉 植物 天空 石头 树林大地 石头 草 雨露 太阳 云 风大地 石头 草 水 太阳 云 风大地 石头 大海 太阳 云 风世界之光大地 山脉 植物 大海 日月 天空 风石头 大海 太阳 云 风植物 太阳 月亮 风宇宙山的顶峰无极之光

上表显示,林肯揭示的9项对应关系中,有6项与盘古神话是一致的。在盘古神话中这些对应关系分别是“皮肉——田土,齿与骨——金与石,汗毛——草木,血液——江河,气息——风云”。在西方神话中这些对应关系显示为“皮肉——大地,骨骼——石头或山脉,毛发——草木、树林、其他植物,血液——大海、雨露或水,眼睛——黎明或日月,呼吸—— 风”等。

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认为,古代文化本身反映一种宇宙观。古人认为,完美无缺的身体象征理想的神政。②Mary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88).p.4.即完美的躯体便是一个宇宙。我们看到,古代东西方都有“天人合一”思想,这应该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安·比莱尔(Anne Birrell)认为,天、地、人(三才)观念出自西汉董仲舒,由此推论盘古神话大约完成于西汉之后,③Anne Birrell. Chinese Mythology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p.40.这种说法似乎有些前后颠倒。当然,我们无法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汉代的宇宙观对盘古神话做过一定的修饰和润色。但从根本上来讲,应该是盘古神话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系统化、哲学化过程,促使董仲舒的思想得以诞生,这种推论应该是符合实际的。

盘古神话与西方神话,显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类似的同源关系,同时两者也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我们看到,西方神话中那9项对应关系,其中有3项与盘古神话不一致。这些分别是“心灵——月亮,大脑——云彩或无极之光,头颅——天空或宇宙山的顶峰”,这几项不同的对应关系,大体指人的精神领域,而这些对应在盘古神话中我们是看不到的,对此,我们该作何解释呢?盘古神话中虽然没有出现西方神话中的那些与精神领域有关的3项对应关系,但却有着“四肢——四极,五体——五岳,筋脉——地形,毛发与胡须——星星,汗水——雨水与湖泊”等对应关系。在这些对应关系中,身体的细小部位和自然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当细致,而且清晰。尤其是“左眼”和“右眼”分别与“日”“月”相对应,仅就这一点来看,就能够看出东方神话中的身体要比西方神话更加细致地与自然建立着对应关系。

我们通常认为,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中心的西方神话带有明显的人文化倾向,比如对半人半兽型怪物,东西方神话就持有不同的态度。也许可以说,西方神话所体现的对人精神领域的重视反映着它特有的人文化倾向,而盘古神话让我们看到,它更加重视并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那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2.不同点

对于东西方巨人尸体化生神话的差异, 我们可从创世主体、巨人的死亡方式以及尸体的化生方式等几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 在创世主体或最高主宰者是否存在这一问题上,东西方巨人尸体化生神话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多数东方神话学者认为,盘古神话中没有创世主体。①以Fredrick W. Mote为主,Anne Birrell、宾美贞等学者持有这种观点。详细内容参考[美]牟复礼(Fredrick W. Mote):《中国思想之渊源》(首尔:人间之爱,2000年),权美淑译,第33页;Anne Birrell. Chinese Mythology.p.24;宾美贞:《对中国古代起源神话的分析性研究》(首尔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第71页。而西方巨人尸体化生神话中有创世主体,创世主体通过杀死提亚玛特、普鲁沙、伊米尔等巨人来创造世界。相对于提亚玛特,可以说马尔都克是创世的主体;相对于普鲁沙来说,其他强有力的诸神是创世的主体;而相对于伊米尔来说,奥丁是创世的主体。神话中有无创世主体,这成为一种标准,使西方学者在早期研究中国神话时就认为中国没有创世神话。

其次, 在巨人的死亡方式上,东西方神话也有很大不同。盘古是因衰老、生命衰竭而自然死亡,但是提亚玛特等西方巨人都是遭到其他神的杀害而死亡。由此,我们或许可以说中国的创世神话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但是,从日本或北美印第安等东方其他民族的尸体化生神话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其中有“杀害母题”存在,②日本有一神话故事记述,一个叫大气津姬(Oogetsuhime)的神,她被杀死后,从她体内流出许多谷物。详细内容参考安万侶:《古事记》(首尔;艺田社,1991年),鲁成焕译注,第92页。另外,学界认为北美印第安尸体化生神话与伊米尔神话同属一类。参考Anna Birgitta Rooth.“The Creation Myths of the North American Indians”, Sacred Narrative.pp.178-179。由此可推测“杀害”是这一系列神话普遍的原型。杀害应是东西方创世神话的原型。因此,盘古神话在公元3世纪被人们发现时,虽然已经带有自然死亡的故事情节,但在很久以前,它应该与其他尸体化生神话一样,也是以“杀害”作为巨人的死亡方式。之所以能够这样推论,还因为我们能够从先秦时期道家文献中找到有力的证据。如《庄子·应帝王》中记载,混沌被其亲友倏和忽凿通七窍而死亡,这应该是早期创世神话“杀害母题”的痕迹。可以说,盘古神话经过汉代宇宙观的洗炼过程,其中的杀害行为被遮蔽和掩盖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然死亡。③详细内容请参考笔者拙著《中国神话的历史与结构——以盘古神话为中心》,第181—182页、第193—194页。

另外,在尸体化生方式上东西方神话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盘古神话中,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在保持原型的情况下,其全身化成了万物。但是在西方神话中,如林肯指出的那样,西方的巨人是遭到杀害后,身体被分解,然后才化成万物。这是西方巨人创世神话内容上的一大特点,它也能够让我们看到印欧种族的一种牺牲祭仪。①Bruce Lincoln. Myth,Cosmos,and Society.p.41.

下面来考察东西方巨人尸体化生神话所具有的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东西方社会,使之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思想及制度等。

四、东西方巨人尸体化生神话的文化转型

1.自化论与辩证法

盘古神话中的自然死亡与西方神话中的杀人行为清晰反映着东西方神话的不同。弗雷德里克·莫特(Fredrick W. Mote)认为,盘古是一个“不具有根本原因或意志而自生自灭(self-generating)的宇宙的中心人物”②[美]牟复礼(Fredrick W. Mote):《中国思想之渊源》(首尔:人间之爱,2000年),权美淑译,第33页。。盘古的自然死亡与后来的分化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③(春秋)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1970年。这一说法的基础。这是一种自化论观点,认为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存在于事物内部相辅相成的关系当中,而非存在于与外部势力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中。譬如阴极生阳、阳极生阴,这种“阴阳互补论”正是基于这种自化论观点。

西方神话中的杀人行为以及之后的分解分化行为是西方辩证思维的一种端绪。这种思维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产生于与外部发生的冲突与矛盾。就是说,发展的动力产生于对立矛盾结构中。研究东方的西方学者在阐释东方近现代史时,经常提及冲击(impact)—反应(response)等模式,其基础正是这种辩证思维。④对于冲击—反映模式的探讨,参考Paul A. 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pp.1-7.

在此,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早期盘古神话和西方神话都带有“杀害母题”,那为何后来东西方思想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我们知道,中国大陆的地理环境可以说是封闭型的。这样的地理环境容易产生自我生成、自我建构的思考方式,正是这种思考方式使盘古神话历经自化论的几番打磨和修整,成为现在的模样。但是相较而言,西方处于相对开放的地理环境中,它不断与外部发生冲突和矛盾,并在各种复杂的斗争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确认自身的存在及其价值。也是在这一过程中,辩证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当然,这种比较方法及说法或许有失严谨,或过于依赖“环境决定论”。但在这里需要指出,过于强调中国特有的思考方式,进而赋予它一种特权或使其带上神秘的色彩,这些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在神话思维上,人类是有共性的,至于自我认同及固有特性等说法,其实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后来形成的东西。

林肯还指出,不仅要从宇宙论的观点,还要从更深层次上来解读巨人尸体化生神话。就是说,要把它作为一种社会体系或意识形态体系来看待。⑤Bruce Lincoln. Myth,Cosmos,and Society.pp.4-5.从这一观点来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关注自化论与辩证法所具有的社会、政治意义。比较神话学学者普维尔(Jaan Puhvel)认为,一部分印欧神话具有以杀父或杀母等为特征的俄狄浦斯情结模式,它反映群体内部的斗争、驱逐及政权交替等复杂的现实。①Jaan Puhvel. Comparative Mythology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1988).p.24.对于《埃努玛·埃利什》(Enuma Elish)中母神提亚玛特与年轻的神马尔都克之间的战争,我们可把它看作新旧势力之间的冲突以及政权的交替过程。但是类似这种激烈的权力斗争和冲突,在自化论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它会被掩盖或遮蔽。我们知道,中国神话时代的圣君总是以禅让方式优雅地将王权让给下一代国王,而不是以暴力来夺取政权。虽然后来孟子等人也曾提出“放伐论”,认为在政权交替过程中使用暴力手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中国历代王朝在政权交替过程中,至少在名分上一直都在推崇禅让方式(如《三国演义》中的曹丕在篡夺皇位时,就曾逼迫汉末皇帝献帝采取禅让方式把政权让给他)。

2.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

在尸体化生方式上,盘古的身体是在完整的状态下,其各个器官分化为万物的。但是西方神话中的巨人都是遭到杀害,并被分解后才化为万物,在这一点上,东西方巨人神话具有明显的差异。可见,对古代中国人来说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与整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一联系中保存和体现着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各个组成部分与整体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互动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盘古身体的各个部分就是在这种联系中拥有和体现着变化发展的巨大力量。如果盘古的身体被分解了,那么被分割出去的零散部件就会失去意义,不再具有变化的动力。我们把这种思维称作整体性(holistic)思维。

但是在西方巨人尸体化生神话中,总有外部创造者通过杀害他们的牺牲品——巨人,并通过分解巨人的身体来创造世界。西方神话中的杀害和分解行为能够产生创造行为,这些行为一方面破坏事物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能清晰展现事物各自的面貌,而当事物清晰展现自己面貌时,我们能够有效地去把握它,驾驭它,创造的力量在此酝酿、产生并会强大起来。从西方巨人尸体化生神话中,我们能够看到西方分析性思维的线索,通过它我们可进一步思考西方神话重视精神领域的原因所在。在古代社会,个体与整体的分离意味着与自然诀别,这会使人更加激烈地思考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神话中的巨人也因此拥有了人的“心灵”和“头脑”。

中国的整体性思维,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思维随着当今生态学的兴起进一步得到世人的瞩目。生态主义文学理论也在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而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领域,“风格论”占据主导地位。所谓风格,即指作者的人格与作品的内容及形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一种整体的美感。可以说这是整体性思维影响文艺美学而出现的观点和理论。与此相反,西方的文学批评传统,却区别对待作家与作品内容及形式,它与中国的文学批评形成鲜明的对比。

3.儒家的品德修养与基督教的圣餐礼

在上述内容中,本文简要阐述了东西方创世神话在宇宙论上的意义以及差异,进而考察了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东西方社会,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思维等。回过头来,我们再来探讨林肯的主张。他认为,应把神话作为一种社会体系和意识形态体系来解读。林肯指出,巨人尸体化生神话是一种和牺牲祭仪有关的口耳相传的叙事体裁。从这种观点来看,本·弗拉兹(Marie-Louise von Franz)所讲的“应把被杀害的巨人定义为‘第一个牺牲者(first victim)’”①Franz认为,第一个受害者,即最初的牺牲者被用来创造世界。这些牺牲者是混沌、太古的巨人等,他们都是无辜的,他们的本质其实属于一种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内容参考Marie-Louise von Franz. Patterns of Creativity Mirrored in Creation Myths(Zurich; Spring Publications,1972).pp.96—99.,他这种说法应该是恰当的。巨人确实是为创造世界而被杀害的最初的祭品和牺牲者。

林肯还认为,古代人通过分割牺牲者的肉体来进行一种祭仪,重复着他们创造世界的行为。他们在分享牺牲者肉体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血肉之情,巩固他们的等级制度。②Bruce Lincoln. Myth,Cosmos,and Society.pp.41-44.他们相信,分解和食用牺牲者肉体的行为是在分享创世的原始气息。食人的宇宙观及其意义在此显得格外清晰。著名的食人文化研究者雷·坦纳希尔(Reay Tannahill)曾指出,提亚玛特等巨人尸体化生神话中就存在这种食人行为的原型。③Reay Tannahill. Flesh and Blood:A History of Cannibal Complex(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75).p.2.他还认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食人行为在迷信、习惯、宗教及制度等社会形态的掩盖和掩护下一直得到延续。

巨人尸体化生神话的食人性所体现的宇宙观及其涵义,在东西方文化中巧妙地转化为东西文化的中心概念,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把整个中国历史看作食人的历史,并把这种食人性的本质看作是陈旧的中国封建社会传统,这种传统又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当然,把儒家文化定义为食人文化,这只是一种文化上的、象征性的设计。但在此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的脉络。曾有不少人为体现忠、孝为代表的儒家品德修养而作出食人行为,这样的历史事例不胜枚举。如齐桓公的厨师易牙为表忠心,把自己的儿子杀了,蒸熟后献给了齐桓公;晋文公的门客介子推在主人饥渴难耐时,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煮汤献上;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当刘备在山中逃窜时,有一猎户杀妻烹肉给刘备吃。另外,与孝行有关的食人行为更是数不胜数。比如,为病重的父母断指献血的故事;割取自己腿上的肉,做成药为父母治病的“割股疗亲”事例,这些行为在中国古代甚至成为建立孝子门或孝子碑的基本条件,而这些孝子门或孝子碑在中国乡下曾经是随处可见。吞食死人血肉的行为被看作是分享宇宙之创造气息的仪式,这种食人的宇宙观及其意义在东方与儒家推崇的品德修养及其实践活动等结合在一起,起到了巩固儒家制度的作用。

当我们把视线转向西方,从基督教至今还在举行的圣餐礼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食人的宇宙观及其意义已经得到了内化和制度化。救世主耶稣的血与肉已不是单纯的血与肉,它是一种具有永生意义的金丹(elixir),带有强有力的作用。基督教会遵守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留下的遗言,在圣餐礼上,教徒们分享面包和葡萄酒,这些分别象征耶稣的肉与血,通过这种仪式,教徒们虔诚祈祷能与耶稣成为一体,获得新生。④西方神话中的食人仪式至今留在基督教的圣餐礼中。相关内容参考ReayTannahill. Flesh and Blood:A History of Cannibal Complex.pp.77—86。基督教这一庄严的仪礼,让我们看到尸体化生神话的食人性带着它宇宙论的深刻涵义,至今存活在我们的现实中。

五、结语

在上述内容中,本文对东西方巨人尸体化生神话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探讨了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东西方社会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从盘古神话来看,其中的自然死亡转化为后世的自化论;“全身变化”转化为整体性思维;“食人性”转化为儒家文化。而西方的尸体化生神话,其中的杀害行为转化为后世的辩证法;分解行为转化为分析性思维;食人性转化为基督教仪礼。当然,这种推论或许把神话的转型说得过于简单或过于普遍化了。但即便如此,或着说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进入深入的研究,我们仍能够确认,作为文化原型,创世神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神话建构在人类共同具有的普遍的思维基础之上,各个种族的神话在这一基础上体现着各自固有的文化特点及价值。因此,过分夸大某一特定种族的神话意义,认为可以用源于这一神话的文化逻辑来解释其他民族的文化,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妥的,不合理的。在当今这个全球化时代,世界倾向于用划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解释一切,想象力的领域似乎也不例外。但是想象力的世界应以多样性为生命的根源,它如果受特定地区、特定种族想象力的支配,这将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去发现东亚神话的自我认同,并要对它作出新的定义。

猜你喜欢
化生盘古巨人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肠化生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上皮化生的相关性
盘古开天辟地
国内
“肠化生”一定会癌变吗
盘古
盘古
胃黏膜“肠化生”就意味着胃癌?NO!
直立的石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