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应用中的探讨

2019-09-11 09:41薛冰晓
财会学习 2019年26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企业

薛冰晓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国情下,企业需要得到更好发展,所以财政部在2013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在该制度中,工作任务最重要的不过就是提高各单位会计事务的核算的质和量。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会计核算

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进程中,企业是必不可少地服务在一线的社会公共管理的提供者。企业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路。此时不单需要精神观念上的认同,还需要政策的引导,旧的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新的制度顺应时势的要求被提出。2013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开始用来规范配置单位内部现有的物资和财产资源,促进各种经济资源利用的绿色可持续,同时适应单位内财务方面,预算方面和资产管理及成本控制的协调运作,以此来强化企业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让单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力,为自己造血输血,提高经济效益。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在内容方面创新制定了企业经济业务的制度规范,对于我国行政企业部门的会计核算信息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所以更好地落实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下的企业会计核算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及财会人员需要仔细考量并执行的工作。

一、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核算的概述

(一)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较旧制度的变化

第一,会计核算范围的改变

应用新的会计制度后,企业相关的基建工程投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另行开立账户,单独核算,并按照制度规定和会计处理的要求进行并账处理。同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规定将住房,社保等财政拨款统一作为收入来核算,扩大了收入核算的范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还扩充了事业性支出的范围,将住房、基建、社保等支出全部纳入并且重新分类,分为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总的来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这些核算范围的改进意味着新会计系统的核算范围更加全面,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也能更加清晰,能够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或使用者的需求。

第二,会计科目的改变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相关的会计科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在资产类别中加入了“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在负债类别中增加了“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缴国库款”;在净资产类别中增加了“无形资产”、“财政补助结转”、“在建工程”、“财政补助结余”等科目;在支出类别中额外增加“其他支出”科目,用于计算一些拨出经费,成本费用,税金之类的,相比旧制度来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更好地反映出对于专项资金的配置,保证了财政支出的清晰、透明。旧的会计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直接以入账原值反映,不利于固定资产现实的成本价值核算,会导致虚增固定资产的情况发生。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增加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科目,这样资产的实际情况会得到更加真实而可靠的会计信息的反馈。相比旧制度来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更好地反映出对于专项资金的配置,保证了财政支出的清晰、透明。

第三,财务报表体系的改变

新的会计制度对企业需要报送的报表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成文规范。因为报表的完成是企业具体经营运作的情况的整体反馈。完成的整个会计报表体系可以提供預算管理信息和财务信息的详细细节,相反,原有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内容非常小,不能准确使用预算资金,存在一些资金使用上的缺漏,所以容易造成单位的会计信息与实际不相符。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财务报表方面的改进对于完善资产负债表大有裨益。第一,由于旧制度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反映并不及时,存在信息滞后的情况。而新的报表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提升了资产负债表对于各类资产、负债信息的统计能力和统计范围。第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财务报表体系的确定形成了制度上的规范,达到了完善报表制度的效果。

(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优势分析

第一,引入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

我国企业以前都是实行收付实现制的,即以实际收付来处理日常业务,凡是本期收付的金额无论是否属于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支,所以也称现金制。虽然收付实现制简单,但是有一定的缺陷,不是很科学合理,对于一些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无法准确的核算,对于隐含的财政风险无法预知,以致一些地区的企业会计核算十分混乱,债务危机的隐患严重。权责发生制是按照经济业务的收益或费用是否归属于本期作为核算基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创新地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旧制度在业务核算周期跨期时核算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更好地反映出会计信息的实际存在。

第二,加强单位资金的管理力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增加了“财政应返还额度”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这两个资产类账户。按照相关规定上缴财政补助结余,上缴时借记“财政补助结余”,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对于单位没有用完的财政资金如此管理,可以详细说明财政补贴支出及结转的具体情况,可以加强单位内部财政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有效的避免了私立小金库,利用职权谋私的情况发生。

二、企业会计核算的改进措施

(一)逐步实现权责发生制

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支持下,企业应当实现对应的实现制。在这份实现制上面,资产将根据权责发生制执行对应的资产流动。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的推动下,企业会计核算都将根据相应的权责发生制进行权衡及控制。此外,收付实现制也是非常关键,这一实现制都将根据核算原则进行调控。对于相应的权责发生制面前,财政收入及额外收入都将被录入进去。权责发生制的关键在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一旦财会工作出现一些违规行为时,企业都需要严肃处理,并预防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权责发生制的关键是使得企业会计核算得到规范,从而提升每位财会人员的决策能力及会计事务处理能力。

(二)建立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制度都是根据对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思路进行效益控制,专职人员都将根据整合机制进行轮流制的操作及示范。在集中管理制度的引导下,专职人员将以其相对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力进行控制及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可根据购买方式同步引导,不管是对固定资产的购买,还是转让,都需要集中登记,以确保核算过程不脱离实际,且有规章制度可依。《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应用更是涉及到对应的需求。制度完善都将把用款制度渗入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制度。此外,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制度需进行合理摊销。在隐形资产的估计价值管控上,让国有资产更加稳当。

(三)加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支撑下,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都将得到提升。在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培训人员需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贯彻给每位财会人员。不论是推进改革还是促动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及工作活力都需被进一步提升。此外,相关法律法规都将被引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每位财会人员务必掌握的原则,会计实务是需要比形式更加重要,而这一规范也需被应用入每个会计领域。

三、结论

目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经基本被各单位所熟知,但实际操作还需要继续完善。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新的单位会计制度必须更加完善,企业必须执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适应当前经济大数据背景下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甚至还需要对当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缺陷更深入的改革,以一种新模式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元芳.解读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八项主要突破与创新[J].新会计,2013 (2): 24-28.

[2]王春蕊.新旧企业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体系的分析[J].商,2015 (48): 121-121.

[3]陈庸金.对权责发生制下财务核算工作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 (32): 165-165.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企业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探讨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互联网金融下的会计核算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