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名家 朱敬修

2019-09-16 06:19李宛城
关键词:河南大学音乐学院作曲

(李宛城/文)

朱敬修,1942年9月生,河南南阳人。作曲家、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高校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西方音乐学会理事、河南省合唱协会副会长、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评委,中国合唱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1957年考入郑州师专音乐科五年制班,后合并到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艺术系,转为本科,1965年毕业。在校期间,主修理论作曲,师从谢孟刚、杜鹤鸣、刘子材等先生。1983-1984年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师从陈铭志、陈刚先生。数十年来,从事音乐理论教学、研究与音乐创作。曾多次赴南阳、镇平、内乡、西峡,以及大别山区的信阳、商城、新县等河南的民歌之乡采风。还曾率研究生团队赴内蒙采风。创作了大量艺术歌曲、合唱、器乐曲、室内乐、民族管弦乐等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并多次在全国、省、市音乐创作比赛中获奖。代表作品有:民族管弦乐音诗《木兰辞》、组曲《清明上河图》;艺术歌曲《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啊,日出》《长恨歌》等。民歌改编曲《下扬州》在全国民族民间音乐会演中,获文化部颁发的音乐创作一等奖(1986)。2007年,在开封、郑州成功举办《朱敬修合唱作品音乐会》,由六支合唱队演唱原创与民歌改编合唱曲13首。其中混声合唱《晨雾》《明月几时有》;无伴奏合唱《秋天的云》等,受到业界广泛好评;豫剧唱段改编合唱曲《谁说女子不如男》,后在全国广泛传唱,先后有十余支合唱团演唱此曲参加国内、国际各类合唱比赛并获奖。2018年在河南大学举办《朱敬修师生艺术歌曲作品音乐会》,获得业界高度评价。在《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交响》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作曲、传统音乐研究、音乐评论等方面。出版专著、教材12部,其中《歌曲写作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一版,2009第二版)多次重印,发行多年;《中外音乐欣赏》(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音乐作品分析》(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热销十余年;《西方音乐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2006年被教育部高教司指定为“当代大学生必读百本优秀图书”之一。专著《南阳大调曲子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对河南省这一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曲艺品种进行了深入而颇具开拓性的研究。

朱敬修曾应邀到徐州师大音乐学院、温州大学音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南大学音乐学院以及河南省多所音乐学院讲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担任作曲、西方音乐史两个方向的硕士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认真负责、呕心沥血,且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许多学生成为各高等院校的教学骨干,不少学生的作品在全国音乐作品比赛中获奖。如今年逾古稀,仍坚持在教学、创作第一线,近年来,又有不少论著出版、发表。

1. 2007年,在河南大学朱敬修合唱作品音乐会上与专家和演员合影(二排左起:刘宏、朱青、夏宗贵、张永杰、陈家海、赵为民、田玉斌、朱敬修、肖黎声、关学曾、魏玲、唐瑰卿、刘文昌、付鸿敏、朱晓飞、刘亭君)

2. 2007年,在西安参加西方音乐学会理事会(前排左起:朱敬修、黄晓和、美籍专家、余志刚、杨燕迪、王晡、蔡良玉、沈旋、高为杰、孙国忠)

3. 2008年,在厦门出席《歌曲写作基础》编写会(前排:朱敬修(左一)、郑锦扬(左二)、李锦生(左四)、陈鸿铎(左五)、陈家海(右一),后排左起:唐瑰卿(左一)、徐冬艳(左二))

4. 2008年9月,在天津音乐学院参加西方音乐学会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前排左起:沈旋、钱亦平、余志刚、姚盛昌、杨燕迪、领导、领导、王晡、方建军、朱敬修)

5. 2009年,在福建武夷山西方音乐学会年会大会发言(左侧主持人为杨燕迪)

6. 2010年,CCTV第十四届青歌赛合唱评委组合影(左起:娅伦·格日勒、孟卫东、邓伟民、赵季平、孟大鹏、关序、雷岩、李谷一、朱敬修、何继英)

1. 2015年,应邀访问美国杨百翰大学,和著名指挥家罗纳德·斯塔赫利在一起

2. 2015年,在哈尔滨与全国高校作曲学会——论文与作品评审组成员合影,何平(左一)、朱敬修(左二)、方智诺(左三)、杜晓十(左四)、康建东(左五)、李德隆(右一)

3. 2015年2月,出席美国合唱指挥大会

4. 2016年1月16日,在河南艺术中心指挥河南大学民族管弦乐团迎新年演出

5. 2016年1月18日,应邀在海南大学音乐学院讲学期间留影

6. 2018年12月,在朱敬修师生艺术歌曲作品音乐会上讲话(前排站立者为音乐会作品作者)

猜你喜欢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作曲
逐梦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邀你来我家
星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音乐家·音乐季”
归 去 兮
咏 河 大
George Gershwin
故 乡
伍光辉作曲三首
临轩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