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伴牙周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2019-09-17 08:20杨善麟
医学综述 2019年17期
关键词:替硝唑牙周炎牙周

杨善麟,沈 红

(上海沪东医院口腔科,上海 200129)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是代谢紊乱性疾病[1]。牙周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牙的重要原因之一[2]。目前,已证实糖尿病与牙周炎关系密切[3]。但人们对牙周炎的发展与糖尿病的相关性认知较少[4]。糖尿病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既有糖尿病所致的全身和局部缺陷,也有其感染的特点,主要是牙菌斑形成,厌氧菌、牙龈类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及牙槽骨吸收、牙龈慢性充血等。据统计,T2DM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牙周炎的发病率超过 85.72%[5]。因此,临床治疗T2DM伴牙周炎十分棘手。近年来,脂肪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和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证实[6]。本研究主要分析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T2DM伴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上海沪东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T2DM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7]相关诊断标准;牙周炎均符合《牙周病诊疗指南》[8]中有关诊断标准。上述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34~72岁,平均(52±6)岁;T2DM病程6~19年,平均(12.7±3.3)年;牙周炎病程3~8年,平均(4.6±1.4)年。研究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35~75岁,平均(53±6)岁;T2DM病程6~20年;平均(13.3±3.4)年;牙周炎病程3~9年,平均(4.8±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T2DM和牙周炎诊断标准;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空腹血糖<11.4 mmol/L;口内余留牙齿≥16颗;存在至少2个位点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5 mm;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2 mm,且位于不同象限。排除标准:伴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或其他心、肝、肾等内科疾病;存在其他全身急慢性炎性疾病或影响牙周健康的疾病,如冠心病等;入选前3个月内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以及6个月内接受牙周治疗;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3干预方法 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血糖控制、抗感染以及口腔清洁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牙周基础治疗:首先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正确刷牙方式,使用Gracey刮治器和Piezon超声洁治器行全口龈上洁治术,1周后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中均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并局部置抹擦碘甘油,防止感染。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替硝唑(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2408)250 mg/次口服,每日1次,服用4周。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 治疗后1周评价临床疗效。显效:牙龈炎症反应消退,肿痛症状完全消失,PD消失或变浅(>2 mm),牙槽骨吸收静止,咀嚼功得到显著改善,无分泌物;有效:炎症反应消退,牙龈肿痛症状基本消失,基本无炎性渗出物,PD变浅≤2 mm,牙槽骨吸收稳定,咀嚼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至恶化[9]。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龈沟液中的氧化应激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吸潮纸尖法收集龈沟液,每份纸尖用200 μL 磷酸盐缓冲液浸泡30 min,以离心半径10 cm,1 5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洗脱液于离心管中,置于-20 ℃保存待测。采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检测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产品编号:A001-3-2、A003-1-2)。

1.4.3血清炎症指标 采集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后取上层血清于EP管中,置于-80 ℃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产品编号:H126、H007、H052)。

1.4.4血清SAA、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SAA水平,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产品编号:H134);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FINS水平,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产品编号:H203);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糖代谢及HOMA-IR。

1.4.5牙周状况评价 牙周状况评估方法如下[8]。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龈正常,0分;牙龈轻度炎症、水肿,探诊不出血,1分;牙龈中度炎症,牙龈发红、光亮、水肿,探诊出血,2分;牙龈重度炎症,牙龈发红、溃烂,自发出血倾向,3分。改良龈沟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龈健康,无炎症及出血,0分;牙龈存在炎症改变,但探诊不出血,1分;探诊后有点状出血,2分;探诊后,血沿牙龈边缘扩散,3分;探诊后,血满溢出龈沟,4分;自发出血,5分。PD:牙颊侧以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位点,测量牙周袋底至牙龈缘的距离,均取平均值。AL:牙颊侧以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位点,测量牙周袋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也取平均值。

1.4.6安全性 给药期间,动态检测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记录任何可能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并酌情予对症处理。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30%(36/37)比78.38%(29/37)](χ2=4.554,P=0.013),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4.822,P<0.01)。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治疗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SOD、MDA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龈沟液中SOD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降低。研究组治疗后龈沟液中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两组龈沟液中SOD、MDA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组别例数SOD(kU/L)治疗前治疗后MDA(μmol/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798±12105±156.2±0.75.9±0.6研究组3797±13112±156.3±0.85.5±0.6 组间F=23.014 P<0.001F=30.615 P<0.001 时点间F=27.415 P<0.001F=26.314 P<0.001 组间·时点间F=30.227 P<0.001F=30.147 P<0.001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治疗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AA、FINS以及HOMA-IR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SAA、FINS、HOMA-IR 水平均降低,研究组治疗后血清 SAA、FINS、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SAA、FINS、HOMA-IR水平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2.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状况 治疗后两组GI、BI、PD、AL均降低,研究组治疗后GI、BI、PD、A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GI、BI、PD、AL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组别例数CRP(mg/L)治疗前治疗后IL-6(ng/L)治疗前治疗后TNF-α(ng/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75.5±0.74.7±0.68.1±1.06.6±0.99.2±1.38.0±1.1研究组375.6±0.74.2±0.58.1±1.15.1±0.69.2±1.27.1±1.0 组间F=24.124 P<0.001F=25.011 P<0.001F=30.215 P<0.001 时点间F=21.055 P<0.001F=27.335 P<0.001F=19.487 P<0.001 组间·时点间F=22.036 P<0.001F=26.014 P<0.001F=28.562 P<0.001

CRP: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治疗

组别例数SAA(mg/L)治疗前治疗后FINS(mU/L)治疗前治疗后HOMA-IR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77.8±1.06.2±0.812.6±1.711.2±1.54.0±0.53.4±0.4研究组377.9±1.14.8±0.612.6±1.810.1±1.34.1±0.52.7±0.3 组间F=33.211 P<0.001F=27.334 P<0.001F=28.457 P<0.001 时点间F=22.147 P<0.001F=22.365 P<0.001F=21.069 P<0.001 组间·时点间F=23.065 P<0.001F=27.154 P<0.001F=30.226 P<0.001

SAA:淀粉样蛋白A;FINS:空腹胰岛素;HOMA-IR: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治疗

组别例数GI(分)治疗前治疗后BI(分)治疗前治疗后PD(mm)治疗前治疗后AL(mm)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72.58±0.321.42±0.182.08±0.241.31±0.164.62±0.633.17±0.444.27±0.562.34±0.32研究组372.60±0.370.91±0.122.11±0.300.87±0.104.64±0.662.69±0.344.30±0.601.71±0.22 组间F=30.021 P<0.001F=22.054 P<0.001F=28.145 P<0.001F=27.415 P<0.001 时点间F=24.568 P<0.001F=24.231 P<0.001F=21.662 P<0.001F=21.569 P<0.001 组间·时点间F=21.338 P<0.001F=25.023 P<0.001F=30.305 P<0.001F=25.134 P<0.001

GI:牙龈指数;BI:龈沟出血指数;PD:探诊深度;AL:附着丧失;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治疗

2.6安全性 在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2例恶心、金属味,而患者自愿坚持继续治疗,未予任何处理,上述消化道症状均3 d内自行缓解,均未发生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牙周炎是较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牙周炎与T2DM明显相关,约90%的T2DM患者伴牙周炎[10]。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生发展极易加重牙周炎,不利于治疗[11-13]。目前糖尿病与牙周炎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多集中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积聚、胰岛素抵抗、高血脂、微血管病变等方面[14]。血糖控制不佳更易发生口腔感染,而长期牙周炎能升高血糖水平,导致代谢异常。牙周炎引起的炎症反应将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牙周健康能使糖尿病更容易控制,因此糖尿病与牙周炎相互影响[15-16]。牙周基础治疗能将牙菌斑、牙石去除,还能刮除牙袋内坏死组织、溃疡上皮和炎性肉芽组织,从而为牙龈和根面重新附着创造条件[17-18]。但由于牙体复杂解剖结构以及糖尿病易感染因素,因此单纯牙周基础治疗效果不理想。故糖尿病牙周炎应树立整体治疗观念,控制糖代谢,同时选择光谱抗感染药物,有利于加强牙周基础治疗效果。替硝唑是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对梭形杆菌、噬纤维菌、厌氧菌等牙周致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好[19]。替硝唑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强等特点,能有效控制牙周致病菌感染,是目前牙周炎有效抗感染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佐证了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糖尿病伴牙周炎效果显著,这与其他学者[20]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某些炎症因子之间能构成复杂网络调节系统,在糖尿病与牙周炎之间发挥“桥梁”作用。长期牙周炎刺激机体局部免疫反应,促使IL-6、TNF-α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和释放,从而激活破骨细胞和胶原酶,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和胶原的降解,加重牙周炎炎症反应[21]。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说明该治疗方案能明显降低牙周炎症反应程度。

炎症细胞因子与脂肪细胞以及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环节,其在糖尿病伴牙周病变中起重要作用[22]。目前,SAA是一种比CRP更加灵敏的急相反应蛋白,已成为炎症领域的新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发现,SAA与牙周炎炎症程度密切相关,炎症越重,龈沟液中SAA水平越高[23]。牙周炎所致一系列炎症反应,影响脂质和糖代谢;而糖尿病伴牙周炎因革兰阴性菌感染,导致胰岛素受体减少,生物活性降低,形成胰岛素抵抗,从而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和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关研究证实,血清SAA水平与FINS以及HOMA-IR呈明显正相关[24],进一步提示SAA与糖尿病和牙周炎关系密切,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SAA、FINS、HOMA-IR 水平均明显降低,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龈沟液中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方案在减轻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

猜你喜欢
替硝唑牙周炎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复方替硝唑溶液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及其稳定性研究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