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转场,延续千年的生命大迁徙

2019-09-18 18:24
旅游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哈萨克转场哈萨克族

有人说,“哈萨克”的意思是“逃难者”、“脱离者”,有人说是“帐篷车”、“胜利者”之意,还有人说“哈萨克”意为“战士”或“自由之人”。但在神话般的民间传说里,“哈萨克”的意思是“白色的天鹅”,蕴含着自由迁徙的传统。

“转场”,就是依牧草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场,它是一种按季节每年进行3次或4次的循环轮牧的过程。进入六月,随着新疆多地夏季牧场开放,哈萨克族牧民又迎来了转场季。近百万牛羊告别春季牧场,在哈萨克族牧民的驱赶下向夏牧场迁徙转移,待到秋天返回,整个行程足有上千公里。

夏牧场位于凉爽湿润的山地。雨水充沛,牧草丰盛,有利于牲畜育肥。牧民可利用夏季美好的时光制毡、加工奶制品、举办婚礼、庆典和集会,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哈萨克族牧民独有的生活情趣。为此,他们举家迁徙,驼队、马群和成千上万的牛羊浩浩荡荡、一望无际,所过之处尘土飞扬,烟尘滚滚,构成一幅幅颇为壮观的迁徙画卷。

今年六月,我和几位好友在新疆阿勒泰拍摄哈萨克族牧民的转场。这几天,我们随着转场的牧民吃住在野外,住帐篷、喝泉水、吃野葱,起早贪黑,深切体会到牧民转场的诸多不易。这几日正值阴雨天气,牧民担心牛羊遇雨生病,加之牧道湿滑,牛羊容易摔倒(我们亲眼目睹几只在牧道摔死的牛羊),遂牧民们只得躲在帐篷中,暂停转场。

转场看似容易,实则牧民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在做转场准备时,牧民首先要给羊药浴。药浴池是乡里专门修建的,在牧场的中心。药浴由乡里统一组织实施,每天可药浴几千只羊,整个牧场的羊一周就可药浴完毕。其次是准备转场的牲畜和驮具,牲畜主要是骆驼和马匹,绝大多数牧民饲养的骆驼和马都可满足自家使用。驮具也是相配套的,如果没有或不够,就得向别的牧民家中去借。转场的牲畜提前一两天就要控制进食,尤其是骆驼,如果肚子吃的过大,就不便于行走和驮运。还有是寻找牧群,当地放牧都无人看管,转场前要全部找回,并清点数目,防止转场中丢失。

转场时,牧民们携子女及亲属骑着骆驼徐徐前行,驼队或马队驮着全部家当。与传统转场方式不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男士牧民会骑着摩托车赶着牛羊马等牲畜。走到哪里,晚上就宿营在哪里。

世界上走路最多的是哈萨克族人,世界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萨克族人。可以说,哈萨克族人的历史在迁徙中谱写,哈萨克族人的家在飘游中诞生。千百年来,他们逐水草而居,因时而动,南北转场,每年的牧道就是他们永远流动的家园。

摄影丨赵建国

猜你喜欢
哈萨克转场哈萨克族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一件与卫拉特人有关的清代哈萨克文档案文书研究(哈萨克文)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岂容社会戾气“转场”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大型强制间歇式沥青搅拌站转场快速拆装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