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六千年前的精湛解剖技术和防腐手段

2019-09-18 18:24
旅游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护身符木乃伊古埃及

古埃及人认为,世界分成两个部分:现实世界和地下世界。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尼罗河每年也会有规律的涨落,这让人感觉到自然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人们认为人也应当能够死而复生。

“为死而生”是古埃及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他们比佛教徒更向往来世,比基督徒更相信死而复生。康熙帝最多也只想再活五百年,可法老追求的是成为永生之神!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会消失,只要尸体不腐烂,便能在另一个世界获得永生。所以,他们制出了数千年不腐的木乃伊。

很久以前,尼罗河沿岸的先民们就有了来世观念,养成安葬死者的习惯。人们通常用席子或皮革包裹尸体,埋入很浅的沙漠墓穴中,不占用耕地。后来,埃及人开始对尸体采取一些防腐措施,用涂有树脂的麻布包裹尸体。不过,这还不能算做木乃伊。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古埃及人终于在加工处理尸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制作真正意义上的木乃伊了。渐渐的,制作木乃伊的技术臻于完善,无论是防腐包扎技术,还是对面部和身体的修复技艺,都发展到了完美的地步。

山东博物馆的展厅中展出有一件成年女性木乃伊,死于25岁至30岁之间。筛骨没有损坏的迹象,腹部和胸腔似乎也没有填充防腐材料,大腿之间可见不规则的填充物堆积。骨骼的各种特征表明,这名女性已经怀孕,可能死于分娩。另外一件婴儿木乃伊,婴儿约1岁左右,颅骨内没有发现筛窦断裂和树脂物质的迹象。展览中还有一件成年男性木乃伊的头部,根据CT扫描得知,他有着利比亚血统,年龄在35至40岁之间,可能死于由武器造成的头部创伤。该尸体进行过木乃伊防腐处理,因此判断他可能是一名高官。

尸体防腐流程从来都不曾是个谜

“木乃伊”一词源自波斯语“mumia”一词,意为“沥青”,一种仅用于后王朝时期的防腐物质。埃及人的尸体防腐流程从来都不曾是个谜,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公元前 5 世纪)及狄奥多罗斯(公元前 1 世纪)给世人留下了详尽的描述。

制作木乃伊,首先要摘除大脑和内脏,因为这些器官最不容易保存。祭司会先敲碎死者的筛骨,也就是颅腔和鼻腔的分界骨,然后用一根锥子从鼻孔内伸进颅腔,捣碎脑浆,再用细长的小勺把脑浆舀出来。古埃及人不重视大脑,所以这部分会被丢弃掉。

接着在尸体左腹切一个口子,将除了肾脏和心脏以外的其它内脏摘取出来清洗干净,然后放入泡碱中脱水,再用热树脂处理,用亚麻布缠绕起来,分别放入四个罐子中。四个罐子的盖子上是四个神灵的雕像:人首守护肝脏;猴首守护肺;犬首守护胃;鹰首守护肠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卡诺卜罐。这四个卡诺卜罐放置于木质或石质的胸腔内,内设有隔室,每间隔室的墙面上皆有与荷鲁斯四子相关的神灵保护铭文。

处理完大脑和内脏,人们会用椰酒、香料将尸体清洗干净,然后用药物和香料制成的防腐香包暂时填充在空空的脑壳和身体里,以防止遗体变形。之后,尸体会被放入泡碱中脱水,期间还要定期更换泡碱。

40天后,人们将充分干燥的尸体取出,用尼罗河的河水清洗,更换新的填充物,将切口縫合,为尸体进行整形和化妆。然后,在尸体表面上涂抹松脂、蜡、泡碱和树脂调成的混合物,以保持皮肤的弹性和柔软性。

当所有的工作都处理完毕,再用亚麻布包裹起来。包裹要从头开始,通常会在胸前放置圣甲虫护身符,把写有咒语的纸莎草纸放在双手中间,然后每层麻布都涂上树胶,最后用一层大布包裹,用麻绳栓紧。这样,木乃伊算是制作完成了。

不过,有时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防腐处理过的尸体要么还是腐烂了,要么不知何故失踪了。在这种情况下,轮回转世可借助代表死者的雕像进行,雕像通常放置在逝者的坟墓中。事实上,埃及人认为,由于名字刻在了雕像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逝者的雕塑是有生命的。如果雕塑上没有名字,则不代表任何人。而对于一个曾经隶属于他人的雕像来说,只要抹去雕像上的名字,换上新名字,雕像便能获得新的身份。

护身符,颇为盛行的陪葬品

护身符及逝者的个人珠宝被直接放置于缠绕身体的绷带之间。护身符用以确保来世生命功能的延续,每种功能都由与之相关的器官所代表;某些特质得以保存,比如健康和美丽,这些特质由特定的象形符号来表示。最普遍且最重要的埃及护身符当然是乌加特之眼:这是鹰神荷鲁斯的眼睛。荷鲁斯为了替父报仇,与赛特展开战斗。战斗中,他的眼睛受伤了,但随后被透特神治愈。乌加特之眼象征着正直、圆满以及抵御危险的能力;因此,它是很普遍的随葬品。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护身符名为“心脏圣甲虫”,通常被放置于木乃伊的心脏位置。这次山东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展中,就有展出圣甲虫护身符,另外,在展出的一些饰品中,也能看到圣甲虫的形象。在古埃及,圣甲虫非常受人尊宠。它的真正身份其实是蜣螂,蜣螂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无到有,推出了粪球,就像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一样。埃及人把圆球看做是太阳神的象征,认为蜣螂可能是接受了“神”的旨意,才造出这么精巧的圆球来,所以把蜣螂称为“神圣的甲虫”,也就是“圣甲虫”。

从新王国时期开始,人们形成了在逝者面部涂上面具的习惯。有的面具由涂有灰泥的木材制成,有的由金箔覆盖,这取决于逝者的家庭经济状况。这些面具通常缺乏个人属性:仅在罗马时期,用镶嵌珐琅或玻璃眼的石膏制成的面具透过头饰以及轻微的个人表征,显示出性别差异。这种制作倾向在“法尤姆木乃伊肖像”中达到顶峰:这些逼真的描绘给人一种直观的印象,反映出其高超的技艺。

在后王朝時期,木乃伊上出现了由蓝色釉陶珠串和圆柱管组成的殡葬网;它们构成了某种魔法铠甲,象征着对逝者的保护。具有辟邪效果的护身符附着在网上蕴含着保护意义,同时也是某种象征:加强心脏圣甲虫和荷鲁斯四子形象的有翼圣甲虫的重生功能以及保护身体内脏的丧葬神怪。

还有许多与葬礼有关的各种神灵,如哭泣的女神伊西斯和奈芙蒂斯,豺狼外形的神灵阿努比斯,女神努特的脸,这些形象将天堂拟人化了。

猜你喜欢
护身符木乃伊古埃及
羊头木乃伊
古埃及艺术
A Life in the Book
神秘兮兮的《木乃伊》
古埃及的惊世发明
死而复生的古埃及艺术
第三回 古埃及,你的名字叫永恒
Reasons why gorillas are endangered
贪官的护身符
恐龙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