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鲜食品电商背景下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2019-09-20 04:48李锦晶
时代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鲜食品生鲜电商冷链物流

李锦晶

【摘要】2013年是中国生鲜电商发展的转折之年,多家电商公司开始涉足生鲜食品领域。其中有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等。生鲜食品成为电子商务一个新的增长点,近期,商务部权威人士聂林海强调,大力搭建并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解决农产品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借助所整合的市场供需信息,切实的提升农产品营销率。根据有关调查分析表明,当前生鲜类产品在网上的销量整体偏低,但是却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速度增长。从2010年到2012年间,线上生鲜成交额由之前的412亿元递增到40.5亿元。

【关键词】生鲜电商;生鲜食品;大型网购平台;冷链物流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向更高层次提出要求,消费观念也向多样化、便捷化发展,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等需求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所以,对冷链物流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跟冷链有关的一些生鲜类食品,比如:肉类等食品的需求也持续性增长。从2005年开始水果类产品的供应量不断扩大,排除粮食产量保持增加的态势外,生鲜等产量的增速却维持在特地的水平,分别为4%和6%。肉类、禽蛋和奶类产品的产量虽然有增减变化,但是总产量却高,并且还呈现出递增的势头。我国农副产品规模较大,因为运输效率不高,冷藏技术落后,每年产生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比较严重。我国绝大部分的农产品、海鲜、肉类是采取传统的常温保存、加工和流通的方式。据权威部门统计,常温流通中新鲜蔬菜瓜果的损失比率占到了20%-30%,粮油15%、蛋15%、肉干3%,加上生鲜食品的等级间隔、运输及加工过程中的造成的损耗,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八千亿元,这个数据高居世界榜首。这也使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称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一、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状况的比较

(一)冷链起步时间的比较

美国的冷链定义是在二战后物流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指出冷链的定义为:“从农产品种植基地到饭桌的整个过程中保持恒温,以阻止滋生细菌。”2002年美国政府成立了冷链物流协会,该协会由多家相关行业商组成,其中包括航空公司、卡车运输商、地面搬运商和设备生产商等,这些冷链物流行业商致力于研究生鲜易腐产品的运输问题,为运输温控货物制定标准化的指导原则。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冷链物流产业就步入了快速增长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国内的经济环境良好,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得以完善,消费结构也日渐升级。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日本已经创建了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

上世纪三十年代,欧美等国的食品冷链体系也基本建立。当前,加拿大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冷链技术位居全球前列,特别是易腐食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冷藏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在食品总销量中,冷藏食品的销量占据百分之五十的比重,而且增长趋势更为显著。

在2001年,我国有关机构针对物流领域的发展状况而颁发了具体的文件,其中就提出了冷链(cold chain)这一概念,其具体含义是为了使食品保持新鲜从生产到消费终端一直放置于低温环境下的专业的物流体系。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与西方国家相比,冷链行业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二)冷链在农产品和生鲜行业的投入和发挥的作用比较

美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占比为百分之三十,而在产品加工和保鲜方面的投入所占据的比例为百分之七十:荷兰、日本等国的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率均超过百分之六十。其中,日本农产品的产后产值、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具体为2.2:1,而美国的农产品的产后产值、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为3.7:1,但是,中国的农产品的产后产值、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为0.38:1。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生鲜农产品低温冷藏运输率基本上都在80%以上。日本果蔬类产品从生产加工到产品流通,各个环节都利用了冷链物流,而生鲜农产品的损失率维持在五个百分点以下。美国的生鲜农产品低温物流更是成为了大家研究模仿的典型案例,生鲜农产品从收获到运输给消费者期间一直处于低温的状态,在整个物流期间生鲜农产品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坏损变质的现象。相对于我国的生鲜水果蔬菜的物流流通率在36%,冷藏运输率在10%-30%左右,水果产品腐损率20%-30%。

(三)冷链物流的冷藏设备比较

在冷藏公路运输上,欧美等国使用汽车运输的农产品数量所占据的比例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间,而中国仅占据百分之二十。截止到2008年,中国保有低温运输车辆的总数约为40000辆,相比之下,美国所拥有低温运输车辆是我国的5倍之多,达到了200000多万辆,而日本拥有的低温运输车辆也有我国的3倍之多,达到了120000万辆左右。中国货运汽车中冷藏保温汽车所占据的比例还不到0.5个百分点,而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所占据的比重分别为:0.8%-1%、2.5%-2-8%、2%-3%。在铁路冷藏车辆方面,标准化的保鲜冷藏车厢较少,在整个易腐货物中冷藏运输量占比为四分之一,与铁路货运总量相比还不足1个百分点。

二、我国电商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本模式分析

被稱为“中国生鲜电商元年”的2012年实际上并不是中国电子商务开始萌芽的第一年,但是因为物流,标准化,损耗等问题,生鲜食品电商反而经历了一段为期几年的低谷。近些年全国范围内涉及到农产品相关的电子商务平台已超过30000家,其中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家。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盈利水平却较低。许多记者在采访生鲜电商店家时,许多店家也都反映与生鲜电商紧密相连的冷链物流是他们最头疼的大问题,生鲜电商拥有日常消费占比高、频次消费高以及消费升级等元素,受到各大电商创业者关注。2012年食品生鲜B2c市场交易额达到了40.5亿元,环比增长了285.7%,如此广阔的市场天地让更多电商平台想投入这场新的蛋糕交易。目前我国电商平台在生鲜产品上主要包括的有水果等,而经营模式具体可以归纳为下列几大类型:

例如2013年淘宝在5月份推出四大鲜果的预售活动,包括山东烟台大樱桃等。其中樱桃主要采用农产品经纪人+电商操盘手的运作模式并结合了“为网络食品的正宗性正名”“无品质,不开馆”的销售理念,大卖2万多箱,并创下两百万左右的销售额。虽然这次山东烟台大樱桃的销量与其他产品的销量相比遥遥领先,但是,依旧在发货上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店铺的好评由之前的5.0下滑到了4.1。现阶段此店铺仍旧在营业,但是评价总得分却跌至4.0以下,其中评价为不满意的客户占据了百分之二十。在差评中,除生鲜类产品在物流运输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外,与一般水果店产品的口感相比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性,以致于很多客户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活动店铺的产品也都是从农产品生产者手中提取,然而,本地的樱桃也需要历经多个代理渠道而送至各个水果店,实际上产品价格并没有网络上的定价高。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排除受食品安全的影响,我国消费者更喜欢购买鲜鱼等产品,这就给电子商务企业带来了技术上的压力。网购的产品通常需要三天左右才可以运输至消费者手中,但是,对于生鲜农产品来说,3天时间对于食品的新鲜程度来说一定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速度称为生鲜电商面临的难题。

2、生鲜产品相对于其他商品来说易损易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物流运输中对于生鲜食品的保鲜问题是生鲜电商必须考虑的问题。当前,我国农产品利用冷链物流流通的比率整体不高,考虑到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运输过程中冷藏保温车的运力较低,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运用于生鲜食品流通环节的比例低,使得整个生鲜农产品的运作过程都变得很不流畅,且相对于一般普通物流,生鲜农产品冷链的物流的成本要高出很多,这也是让众多生鲜品类电商面露难色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能否处理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各大生鲜电商能否为自身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借鉴国外先进应用经验,对我国电商背景下的冷链物流提出建议

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得以改善,对于食品的食用和选择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高层次化,而相对应的食品的储存等相关问题就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大众消费者的关注。与食品运输密切相关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毗邻我国东部的日本无论从起步、运作和市场规范都位于世界领先水平。“IA全农”全称是日本全国农业合作联合会。全农果莱中心是日本全农业联合下的一家专业性销售农产品的企业,该公司会员由6个生活协同合作社(生协)组成。由于不同类型的“生协”在业务方面的需求性存在相似点,立足于“生协”的条件下,又创建了“UCO-OP事业联合公司”。“UCO-OP”中使用送货上门服务的会员超过五十万户,据统计生鲜类产品的种类就超过了一千八百种,而在送货上门服务中优势最为明显的是“水灵灵送货服务”。所谓“水灵灵”,则是将头天从田地或果树上采摘好的农产品于第二天送到客户的手上,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假如会员向要使用“水灵灵”服务,则需要在一星期前预定货物。每个会员在预定产品之前,会员都会看到新一期的宣传画册,宣传画册为每周一期。画册上宣传的主要有产品规格等信息。有了这些订货信息,送货中心便可以开展“上门cO-OP”服务。爱川集装送货中心主要承担“上门cO-OP”蔬菜果品集货和送货业务,该送货中心占地面积为10844平方米,为两层结构立体库,第一层包括生鲜农产品货物的出入库区、农产品包装箱处理室,二层为补货区等。仓库内的温度:主要分为两个区块,第一个区块是农产品入库区和带泥土的蔬菜加工区,这个区块的温度保持在20-22℃之间,而第二个区块是除了农产品出库区和带泥土的蔬菜加工区以外的其他区位,其温度保持在15-17℃。将生鲜农产品进行加工、分拣以及包装等作业是从前一天9:00A.M-18:00P.M。向“UCO-OP”的37处前端配送网点的送货,是从18:00P.M-5:00A.M。除了合理的实现了温度管理,保持果蔬的的高质量和新鲜口感,完善夜间收货体制,同时爱川集装送货中心还利用大量资金购买先进的核心物流设备,如:带临时预放台、且具有节拍输送机能的多订货式组合数字拣选系统、自动货物补充系统、滑块式分拣系统和码垛堆垛机器人等,这些众多先进的物流设备能够使整个物流中心达到较高的处理能力和节省人力,还加强了商品追踪机能。

从日本“上门cO-OP”中最有特色的“水灵灵送货服务”实例中,对于我们中国电商平台背景下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建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质量信息追溯系统

生鲜农产品因其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为使这些农产品能够优质、安全、高效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当首先提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然后集中力量加大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研发和资金投入力度,并推进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种方面,硬件方面是要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软件方面,要加强冷链物流系统规划,积极引入和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加强冷链物流运输管理系统等冷链物流系统的管理和运作,贯穿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促进冷链物流业的发展。鼓励有经济实力的物流企业先自建生鲜冷链模式。这个系统包括生鲜农产品的运输、存储、配送、销售等诸多环节。依靠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和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可追溯机制,使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密切监督管理冷链物流运作中不同流程的运行条件,确保冷链物流业保持高效、稳步发展。

(二)加大力量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尽快创建冷链物流聯盟

生鲜食品企业可以将所有的冷链物流业务都分包给其他公司,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而且还有助于降低时间成本,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主营业务上,从而更好的扩大企业的规模。所以,我国应该对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以此来促使整个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水平的提升。冷链物流联盟是冷链物流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打造冷链物流联盟不仅能整合冷链物流设施资源,提高整个生鲜电商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能使行业自律和规范化运作,提高冷链物流的运作质量。

(三)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行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最近几年,冷链物流人才始终处于极度紧缺的状态,以致于极大的束缚了中国冷链物流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鉴于此,我国生鲜物流企业应该定期组织人才参与技术培训,另外,国家政府还应该在冷链物流产业内投入更多的技术、资金等,以此来提高冷链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猜你喜欢
生鲜食品生鲜电商冷链物流
韩国人最爱网购大米
川流不息
韩国10月CPI年增幅创八个月高位
生鲜电商配送模式创新探究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互联网+”视角下生鲜电商发展探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