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探索

2019-09-20 04:48李秋男
时代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医改新形势

李秋男

【摘要】在医改大环境中经济管理也面临着创新改革的机遇和挑战,经济管理对医院而言意义重大,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论文针对新形势下强化医院经济管理作为思路,探索如何抓住机遇,创新管理,为医院的经济发展注入新血液。

【关键词】医改;新形势;医院经济管理

公立医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其经营与发展意义重大,伴随着各项改革机制尤其是医保异地结算、分级诊疗、补偿机制等制度的调整和落地,涉及到医院组织管理形式、经济管理形式改变,令医院的经济活动管理面临着创新与改变。面对上述改变,做好经济运营管理水平,让医院经济管理高效活络运转,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在医改大环境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医疗政策改革

现在公立医院已经取消了药品加成政策,公立医院补偿来源由过去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财政补助转变成为单纯的服务收费以及财政补助两个方面。同时部分进口药品已经开始纳入了医保政策,特别是今年反响较大的进口抗癌药物。取消药品加成以及进口药品纳入医保政策的主要原因是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减轻患者的医药负担。然而对药品的价格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因子较多,改革并非一日而成。目前价格以及医保纳入政策正在进行中,公立医院如何适应医疗改革的要求,将各种补偿机制得以有效转换,是摆在医院经济管理面前的重要任务。改革过去以药养医的思维方式,创新服务能力以及改善服务质量成为了当前医疗服务的首要任务。

(二)會计制度改革

为了推动事业单位以及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改革,建立起全面反映非盈利组织的资产负债情况以及现金流量、财务报表、成本收入等的权责综合治理财务报告制度,是切实解决非盈利组织财务问题的必然需求。目前新的会计准则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与报表已经印发并组织实施,令会计改革与医疗改革的脚步齐头并进,是完善医院会计制度、深入推进会计信息化以及实用化的有效途径。

(三)审计监督要求更为严格

在医疗与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各大行业的审计频次以及审计力度均有增无减,医疗行业概莫能外,从此前的一年一次增加至每季度国家重大政策落实时跟踪审计,同时开展突击专项审计。审计范围从原先的财务制度执行、资金安全性扩展至国家重大政策落实情况、中央八项规定等。审计监督的要求更加严格、打击力度更加激烈、审计结果更加透明,同时规定审计整改情况必须要向国务院进行汇报、重点政策以及体制性问题需要接受全国人大代表的质询。上述制度的完善,令审计的大网更加密不透风,令任何违法违规操作均无处躲藏,这对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密的要求。

(四)财税管理体制革新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形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医院经济管理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伴伴随着持续性的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国防军事、国债投入刚性支出增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明确地规定财税体制改革需要改进税收、预算、支出与事权相适应的制度,要持续不断的深入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项目预算编制,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公开工作的进行,该项措施对医院的经济管理事项中预算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必须要认识到如下几点问题

(一)改变原有医院创收思维

鉴于当下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资费尚未完全覆盖,同时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的科学性尚待商榷,医疗资费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患者的直接付费,导致部分医院的创收呼声较强。但是伴随着医疗保险改革,保险覆盖面积随之扩大,医院的收入并不来源于药物以及服务费用,并且医院服务的覆盖对象也是医保中心所定义的“人头”,医院的收入水平从以往的服务人次转变成为了服务“人头”数。

(二)树立全过程管理思维

目前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均存在经济管理部门的管理思维落后,无法从“出纳”的岗位定义提升至“管理”的高度。部分医院认为经济管理是财管人员的事情,与自我无关,而真正需要涉及到经济管理时,也只看后果,用数字进行反应。虽然该方法是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效益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说到底是事后控制,而非事前控制以及过程控制,导致经济管理管理各项指标的制定缺少动态性以及科学性。

(三)治病思维转变为服务思维,共谋良好的医患关系

需要密切关注医院与市场的切入点,看清当前医疗市场的形式,提升医疗服务。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名气的专家号往往是一票难求,而地级市医院接诊的往往是常见病或者是流行疾病,服务资源以及服务市场尚未达到饱和,特别是在医疗改革后,医疗设施更加完善、基建服务更加优厚,必须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医务服务水平。

三、医院经济管理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有效方式

(一)强化成本管控意识

在医疗事业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时,公立医院必须要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建立成本管理指标体系,引入评价机制以及监督管理机制。采用全成本核算方法,令科室成本与医疗工作事项进行联系,令卫生资料费用、材料费用、人员经费、房屋折旧、消费费用、水电费、耗材费用等均计入到科室成本管理中。同时,将收支核算作为考核科室管理水平的基础和依据,纳入到科室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中,有效提升科室成本管理意识以及资源节约意识。支出费用数目较大的情况下,譬如采购大型的医疗设备、工程项目建设等,必须要按照成本预算管理流程进行前期的技术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安全评价、效益分析,制定预算方案表,并对项目实施采取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监控,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防止超预算。另外,对举债性的设备购置事项必须要严加控制,避免因为举债过重导致资金流动率降低。

(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必须要适应当前医疗改革趋势,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在医疗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对于医院而言,核心竞争力无非是医疗设备以及人力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医疗服务人员是开展医疗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的有力支撑。为此,一方面需要提升医务人员的工薪报酬,建立起具有激励效益的薪酬体系,激发其工作人情以及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令医院朝着预防、康复、健康宣教为一体的全程服务模式转变,采取各种方式提升义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让医务人员具有服务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将病人作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通过质量提升以提高效益,令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以统筹管理,共同提升。

(三)强化风险管控意识,坚持稳中求进

在医院经济管理中,需要坚持预算管理与风险防范结合,针对风险发生的关键环节与岗位进行重点监督,对医院中经济运行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以及外部环境的风险及进行深入研究和排查,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影响进行等级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形成风险明确、流程规范、权责清楚、制度强劲的风险处理长效工作机制,以提升经济管理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坚持稳中求进,不断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四、结论

医疗行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养老以及对应的医疗保险行业也在发生着变化,对医院经济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医院经济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创新,积极适应宏观政策需求,在改革中求发展,求创造,以适应宏观政策需求,将挑战转变成为机遇,以促进医院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医改新形势
医院财务风险控制措施探讨
新医改制度下,建立健全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式探讨
医改中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药品价格定价机制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