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向上的“碗”

2019-09-20 14:12张正耀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激发因材施教

【关键词】学习意愿;激发;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1-0060-02

【作者简介】张正耀,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江苏兴化,225700)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有一位老师曾经用碗作比方教育学生。他先拿起一个装满水的大水罐,“罐子里的水好比你们将要学到的知识,你们想要探索的所有东西都在里面。”然后他举起一个空碗。“这代表着你们的大脑,你们看它是空的,最适合用来装这些知识。但有些同学是这样学习的。”他把碗倒扣过来,把罐子里的水从碗底上面倒下来洒在了地上。“有些同学选择逃避学习,这多么让人伤心,这么多知识都被浪费了。”接下来他把碗移开,罐子里的水直接倒在了地上。“有些同学根本不学习,上课经常迟到,课上不听讲,课后不做作业。真为他们遗憾,浪费了这些知识。”

最后,他把碗翻过来说道:“我看大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大脑。”老师把罐子里剩下的水倒入碗中,“大家会用课堂里面学习到的知识充实大脑,就像这个碗一样,准备好了去学习。”(引自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混合式学习》)

这个故事揭示了学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学习的意愿并将其不断增强而保持下去?因为无论多么高明的教师,他都不能叫醒那些装睡的学生。

在校园里多走几遍就会看到,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在教室外面游荡,不愿意去接受知识的学习。他们或是在操场上打球,虽然不是体育课,也不是进行什么技能训练;或是坐在某个角落里,尽管手里拿着一本书,但似乎并没有真正翻开过;有的学生若有其事地走着,可能嘴里还念念有词,好像在寻找任何可以吸引他的地方或者东西,但他茫然的眼神却明白无误地告诉别人,他真的很无聊。教室里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不听老师讲课、不参与学习活动的,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的,看与学习无关的闲书的……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的学生干脆趴在桌上睡觉。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上课期间总有个学生待在图书馆里看书,不肯去教室。他每天到学校所要做的好像只有两件事:把书包拿到教室,放学时再把书包拿回家,书包却从来没有被打开过。

学生为什么厌学?这是因为学习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如果不是家长和老师所逼,他们根本就不想到学校来,不想待在教室,因为没意思,無乐趣。课堂上老师的话语,在他们看来无异于“天书”。对于学习,他们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在课堂上,他们如坐针毡,度日如年。但老师并不清楚这样的事实:课堂和学习只是学生为了实现某种意愿的工具,并不是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虽然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费尽心力,希望用更引人入胜、简便快捷、科学有效的内容、媒介、方法、程序、评价等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收效甚微。教师如此尽力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找到某种更好的途径以及方法,迫使学生去做原本就不愿去做、甚至还要费力去做、即便做了也不一定能做好的事情,学生始终处于“被学习”状态,教师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徒劳。

很明显,要让学生想学习、要学习、能学习,并最终向会学习迈进,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心,要想方设法解开他们的心锁,要创造出某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体验,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课堂是开展阅读、思考、探究等学习活动的所在,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意趣、情趣的地方,教师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看到他们的立场、愿望、焦虑、困惑以及内在的动机,无疑是一个最为有效的策略。

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学校里都会有这样的意愿:一是能够获得成功,有成就感,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欣羡,建立起自信心。即使是一个年幼的孩童,他也想在其他人面前显摆自己的“所有”和“所能”。他们希望自己每天都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哪怕是一点点,也很开心,并以此作为前进的动力。但这样的意愿,常常被教师所忽视,教师只看学习成绩与排名,而这正是他们的“短板”和劣势。他们没有任何的“长项”或“优势”可以炫耀,迎接他们的只是失败和处处碰壁,其他什么也体验不到。二是希望能够结交几个玩得来的好朋友,找到一种存在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可以和朋友一起开展学习、自由谈笑、参加各种活动,并得到彼此的帮助。但现实往往令他们很失望,他们受到冷落,备受歧视,因为教师只重视学习,只关注课堂表现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成了被遗忘在教室角落里的人。

现实中的绝大多数课堂并不是根据学生类别、水平层次构建的,“因材施教”一直都在路上。当学生需要某种知识来帮助他们完成某些学习任务时,教师并不能及时以及一一提供,不能做到个性化定制,实现量身定做。就学生而言,也许“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而教师所给的却往往不是他们想要的“那一瓢”;教师所坚持的是“总有一款适合你”的信条,遵循的是普适性原则。当这样的现象成为一种常态时,学生就不可能从中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不能从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体验到成功,自然不会对上课有兴趣,更不会有激情了。

天下优秀的教师和成功的课堂其实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教师总会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出现,作为一种学习动力之源,和他站在一起。优秀的教师总有办法理解学生的处境,了解学生的想法,把握他们的水平层次,能够从学生的立场、视角去看待学习这件事。优秀的教师总能找到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学生为了完成它需要运用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与障碍,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应该进行怎样的学习安排,应该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一句话,他们能够“读懂学生”,能够或直接或间接地理解学生。为此,他会努力寻找某种方式引导与帮助学生更高效、更轻松、更巧妙、更实在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有人把这样的指导和帮助方式称为“杀手应用程序”,乃至于它把学习动机问题解决得那样完美,学生甚至记不得在这之前自己是如何学习的。

与此形成对比的,教师经常陷入的思考陷阱是,只要这个知识或课堂对学生有益,学生就会接受它。无疑,为了传授这些知识,让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案是细致的、合理的、有价值的,但这些方案只有与学生的学习意愿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地发现学生知识生长、能力发展的空间。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在失败课堂的坟墓里总是堆满了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想要的东西,但愿学生相信那些知识有用就好了。

需要我们解决的首要任务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像那只正面向上的“碗”一样愿意接受知识。正如美国教育家杰克·弗里默所说的那样:“如果孩子们想学习,我们无法制止他们学习;如果他们不想学习,我们也无法迫使他们学习。”

猜你喜欢
激发因材施教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