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寻她千百度——且看《梦回大清》中的无奈与情感诉求

2019-09-27 02:08张艳桃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
名作欣赏 2019年23期
关键词:阿哥正统男权

⊙张艳桃[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23]

穿越小说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网络类型小说的一种,一度火热异常。金子的《梦回大清》开创了清朝穿越小说的先河,奠定了“清穿”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模式。影响比较大的清朝穿越小说还有桐华的《步步惊心》、李歆的《独步天下》、夜安的《迷途》、晓月听风的《末世朱颜》等。这些小说的主角都是当代的年轻女性,她们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大都了解清朝历史,并且独立意识很强,开朗又直率。她们因为某个原因穿越到清朝,成为宫廷中的贵妃或宫女,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凭借自己的美貌、才华,以及现代人的智慧和对历史的熟知生存了下来,并获得了阿哥们的万千宠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穿越小说的受众大都是女性读者,一般是女白领和女大学生,正是她们造就了女性穿越小说的热潮。我们可以认为,这一现象产生的一个原因在于小说为女性读者提供了一个反抗的想象文本,其中包括对现实固化生活的反抗、对男权控制的反抗,以及对正统意识形态的反抗三方面。

对现实固化生活的反抗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穿越后生活在王公贵族之间,参与了历史进程,并且集阿哥们的万千宠爱于一身,摆脱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平淡、枯燥、无聊的日子。对男权控制的反抗主要体现在主人公在礼法森严的古代社会运用自己现代人的智慧极好地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女主人公茗薇并不怎么遵守“女子无才便是德”“藏愚守拙”这一类的规训,而是有意无意地出尽了风头;她两次当众反驳十阿哥,让十阿哥颜面丢尽,这可以说是对男权的直接对抗;她两次救了十三阿哥,这是对“英雄救美”的反向书写,是女性内心深处主体性的确认。对正统意识形态的反抗主要体现在作为大众文化也即亚文化的一部分,穿越小说猎奇的、跌宕的情节给大众带来的快感即是它的全部意义,它消解了主流文化要求的“文以载道”、正能量、深度性一类的意识形态。穿越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作者根据情节的需要想象出来的,如四阿哥胤禛,也即历史上的雍正帝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可是在金子的笔下他却是一个高冷内敛、异常深情的一个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颠覆了传统的对历史人物的棺盖定论,而穿越小说对具体细微情节的处理更是颠覆了正史的规范。此外,小说在语言上很多地方也解构了正统文学对语言的要求。小说的语言通俗、浅白,大都是口语书写,中间还夹杂着许多流行语,还有许多戏仿的句子,比如“怎么办?凉拌!!!”“你没听过那句‘腰围渐宽终不悔’吗?”它们脱离了常规,反叛了那种“正经”的语言调子。这些都体现了女性对正统意识形态的反抗。

那么,女性这一反抗心理的根源在哪里呢?它的有效性和结果又如何呢?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介绍到女主人公蔷薇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她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烦琐而又忙碌的,认为做财务报表和分析是无聊的。正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正逐渐稳定和固化下来,社会为年轻人留存的上升通道逐渐变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种传奇人生经历已很难再大规模地再现。人们经历着同质化的生活:上学、工作、买房、结婚生子、养老……生活就像毫无波澜的流水,无法再激起人们的兴奋点,人们只能困囿于日常的鸡毛蒜皮中,无奈又毫无办法。在同质化的同时,一切又开始变得功利化,连婚姻爱情都成了一桩“买卖”,人们普遍存在焦虑感,都向“钱”奔去,唯恐被落下。在这种情况下,人早已没了历史的主体感,理想的丧失也早就成了社会普遍的心态。但是,人的内心深处总是有英雄情结、浪漫情怀的,谁都希望能拥有一个精彩的、不凡的人生,而穿越到古代宫廷与王公贵族们生活在一起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选择。

对于女性来说,走向社会和男性共同竞争往往她们的压力会更大。一方面,她们经常会遭到许多不平等待遇,比如,女性在参加工作时总会被问到是否已婚的问题,一些职业会隐形地只收男性,等等,女性要想获得和男性同样的薪酬待遇及社会地位往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女性又是挑着大头。家务活、孩子、老人,以及家庭关系往往是女性在管理着、调解着,她们的压抑可想而知。而这些不平等与长期的正统意识形态的统治分不开,因此,在女性群体中,天然地有着反正统的潜意识。

于是,通过穿越小说,作者把她理想化的东西用历史题材表现了出来——之所以选择历史题材,一是因为现实已提供不了反抗的土壤,现实的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灰姑娘的故事早已没了公信力;二是历史的细节是不可知的,作者的发挥空间很大,而且古代的宫廷生活会给读者带来猎奇的享受心理。女主人公穿越后,她独特的个性很快吸引了不少阿哥的好感,逐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并在宫廷斗争中很好地存活了下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女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就是很普通的一个上班族,只是因为时空的变化才让一个普通人变得不一般。这就给其他一切普通女性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想象:我若是穿越到古代,我也会像女主人公一样独特,一样地大放异彩。这种可能性想象让女性读者在心理上找到了安慰,也让她们在虚拟的故事中找到了自我确认的信心。

这些是否能说明女性的反抗就此生效和成功了呢?未必如此。首先,虽然茗薇时常会有一些出格的行为,但整体而言,她都是遵循着古代社会、宫廷的那套礼仪和传统的,她努力让她所做的一切都符合规矩,即使是在怒怼十阿哥时也是如此。约翰·费斯克曾说:“大众文本绝不会是激进的,因为它们永远不可能反对或者颠覆既存的社会秩序。大众体验总是在宰制结构的内部形成,大众文化所能做的是在这个结构内部生产并扩大大众空间。”大众文化正是有这样的一个矛盾:既反宰制力量又承载其力量,但无论怎么反抗,它都不会将之彻底颠覆。穿越小说也是如此,它是在正统规范的前提下进行的反抗,它的反抗不会是彻底的。其次,由于穿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总是能收服众多贵族公子的心,得到他们的帮助,因此,她们才能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存活下来。在这种故事模式的背后隐含的是女性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这一逻辑。这一逻辑存在一个悖论,即“征服世界”首先是对男权世界的征服,然而这一征服过程却又通过占主宰力量的男性来实现。在小说中德妃的两个孩子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爱茗薇最深,也正因此,茗薇最后被德妃赐死。不管茗薇有多伶俐多独特多讨德妃喜欢,德妃为了她的两个孩子还是选择牺牲了她。这正是女性征服世界梦的破产,反男权统治的失败。最后,结尾处,女主人公醒来,发现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并决定以后要在现代社会好好生活下去。这种闭合式结构,否定了在古代发生的一切,而女主人公与生活和解的态度无疑是对之前所有反抗心理的消解。虽然,依据约翰·费斯克的说法,对于这种文本,大众关注的更多的是过程,结局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大众是在过程中创建自己的文化。但是,从文本层面来分析,这种反抗确实是失效了,而且不能保证所有的大众都不受结局的影响。

由此可见,小说中的反抗心理并不是决绝的、单一的,在反抗的背后也包含了许多的无奈,这些心理共同存在于文本中,共同塑造了穿越小说的文本模式。反抗中的无奈正是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境况的一个映射。梦醒之后,一切成空,一切又回归原点,女主人公将继续过着现实中的没太多可能性的生活,继续在工作中与男性竞争,在家庭中精疲力竭。女性将仍处于“他者”的地位被社会定义而存在,仿佛之前所有的反抗都只是一场意淫。

这让人不得不生发出对女性地位的思考。西蒙娜·德·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女主人公在现实中的无奈,在穿越后遵守的礼仪规矩以及反抗的失败,似乎正是对这句话做的最好的注脚。虽然如此,波伏娃却也相信女性是可以对“第二性”进行超越的,只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经济条件,以及树立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一切都是有望实现的。在小说结尾,女主人公说道:“清朝我都能活下去,更不用说我一直生活着的现代社会了。”这是作者给读者留下的一点亮色,经历了穿越的这一场梦,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无疑加强了,会更自信地面对现实。因此,不管怎么说,虽然至今很多女性仍处于“他者”的社会身份中,但是,我们仍可以期待其中的一丝亮光。

总之,穿越小说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反抗心理的想象文本,正是在反宰制力量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但是这种反抗是不彻底的,它夹杂了许多现实中的无奈因素。在最后反抗的失效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无奈的叹息,但是结尾处毕竟留有一丝亮光,也即说明女性地位的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阿哥正统男权
Myth and Mechas
阿哥
月亮出来亮汪汪
小木楼
你们就是我的小幸运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从古典到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