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019-10-07 10:06夏甜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翻译理论关系实践

【摘要】“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是人类心中始终不灭的明灯。改革开放、一带一路,世界各国人民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沟通与协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翻译理论与实践正是保证这种沟通与协作关系持续下去之桥梁。本文将结合翻译理论的内容,阐述与剖析其与实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理论;实践;关系

【作者简介】夏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我国翻译起于东汉至宋代的佛经翻译,那个时期的翻译可理解为“直译”,更形象的可理解为“死译”,直到支谦突破“直译”的界限,将文学艺术融入翻译当中,再到后来的鸠摩罗什才慢慢开始提倡“意译”。五四运动后,我国的翻译学掀开了新的篇章,从此踏上了现代翻译的漫长征程,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

翻译理论在我国学者们和爱好者们无数次碰壁与日夜探究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并逐渐形成教学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翻译活动已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与交流的基本工具,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它更加重要的地位与使命。翻译活动為我国乃至全球的沟通发展,互动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在我国仍然缺乏高度统一且被大众所认可的翻译理论体系译学,有些专家、学者一味讲究翻译的深度、全度,忽视了现代翻译的目的和意义。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高水平的翻译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让目标语读者像听到、看到母语般的译文,获得源语表达者真正想阐述的目的和信息才是翻译最终的意义所在。这一切需要翻译理论、技巧以及方法的支持与约束,也需要实践活动提供的“养分”,使翻译内容变得饱满、贴切,使其成为连接源语者与读者、听者之间的纽带。

1.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主导关系。辞海一书里对翻译理论给予的解释是:翻译理论出现的一个主要意义就是其可以对人们自身行为进行指导。理论是概念以及原理上的主要体系;是相对系统化的理性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是从人们一直以来的实践经验中去进行总结产生的,同时又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才被大众所认可,其对于事物的本质以及规律是一种具体与准确的表达。这样看来,翻译理论较为科学、系统,对于实践而言是一位很好的领导者,为实践构建框架,划定范围,仿佛翻译都变得简单直白了。然而,当理论成为纯正的主导者时,译文就容易变的索然无味,仿佛失去了源语本身的秩序与意义。同样,当实践成为纯正的主导者时,译文就容易失去边际的束缚,显得浮夸空洞。所以,根据不同环境、条件以及现实情况的变化,理论与实践的主导地位应是相互转换和变化的。这样就使得翻译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兼具主导与辅助的双能力,随着翻译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使其在翻译过程中发挥其自身最大的功能。

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依附关系。虽然翻译理论与实践有着各自独立的功能,但想要获得最完美的译文还需两者相互支撑。翻译理论对翻译有着指导、分类、制约等作用,实践则丰富和充实翻译语言,为其提供文化、历史、情感等支持。一位优秀的翻译家需要不断地学习,获取多元化信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加强语言逻辑,借鉴好的思维方法,丰富内心,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场合与环境提供尽量完美的译文。这就好比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要获得专业机构的嘉奖,最重要的是要获得大众的喜爱和认可,好的译文亦是如此。翻译即让读者、听者从不认识、不熟悉的语言、文字中获得信息和知识。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第一步是“懂”,目标语者在读懂、听懂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翻译给人们带来的帮助与收获。那么,如何使读者、听者读懂、听懂呢?纯理论性的翻译不生动,不平易近人,有了深度却难以理解;纯靠实践经验翻译的语言文字又缺乏严谨性,容易偏离轨道。综上,脱离理论注重实践,抑或重视理论忽视实践都是不可行的,两者应互为指导,相互依附,才能使译文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让读者与听者获得到最完美的释义,了解源语者的初衷。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1.理解偏差带来的影响。任何一种理论都应尊崇源语者的意愿、翻译者的理解和目标语者的感受。在做翻译工作之前,如果翻译者不能准确地了解源语,译文就会容易出现歧义,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使目标语者产生误解。我国某外部交部长曾在一次公开记者会上发言时指出“印度的军队都得老老实实地退出去”,其指向的是印度军队进驻中国洞朗地区的事件。有些翻译者则将“老老实实地”曲解为“诚实地”。然而源语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毫无商量余地的”“必须的”。显然翻译者用到的“HONESTLY”是不准确的。

2.融合是为了更完美的译文。笔者认为俗语、俚语的翻译是考验翻译者理论和实践结合最有效的方法。再正确无误的理论性直译也无法让目标语者明白俗语、俚语的真正含义。同一国家不同省市或地区之间的不同俗语、俚语都无法让人与人之间获得最准确地沟通,更不要说各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偏差。但是,如果翻译者足够细心,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就不难发现,不论是各国之间抑或省市地区不同却都拥有各自的俗语、俚语,这些丰富有趣的语言文化中又存在着共通性。我们经常会说到一句话“说曹操曹操就到”,直译出来的意思很难让国外目标语者明白其源语的真正含义。那么我们不妨来找找外语中是否有相似对等的说法。笔者记得外语中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一提到罗马,皇帝就现身”,其含义与“说曹操曹操就到”不谋而合,若用此相似之句来作为译文,不仅能够让译文本身变得生动有趣且能够使目标语者获得最准确的信息。但是,当翻译者无法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说法来进行翻译时该如何准确地表达源语的含义呢?让我们来看这句外文“?L actúa como Petro entróen su casa”。如果我们将其直译出来是没有问题的“就像彼得回到自己家一样”,但作为国人的我们很难去理解这句译文想要表达的含义,笔者也尝试从汉语中寻找相似的俗语去匹配却一无所获。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用补充解释进一步完善译文,将源语“?L actúa como Petro entróen su casa”翻译为“就像彼得回到自己家一样,可以随心所欲了”。如此,源语的意思就再明白不过了。让我们再来举个简单的例子“Le cae como el anillo al dedo”,这也是一句无法寻找出相似俗语的句子,我们将其直译为“正好像戒指套在手指上一样”并在句末加上补充翻译“恰如其分”,源语者想表达的含义就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选择与感知。翻译理论和实践如何结合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进行讨论的重点。翻译当前的实践发展形势主要是用理论性的知识以及内容来当成基础性的指导,所以在进行翻译教学的时候需要接受理论性知识的客观存在,同时把人们累计的相关经验与进行实践的内容转变成为理论从而促推进翻译教学,使其能够获得持久发展。翻译理论与实践自身的完美结合是一个过程非常漫长并且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務。外国有一些学者精通很多国家的语言,同时也具备这长期的翻译活动的经验,他们在不断地翻译工作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并且逐步地建立了属于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例如,奈达所提出的关注“等效”的论点,就有相关的研究人员提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奈达就马上对于之前所提出的论点去做出了修改和更正。而纽马克最初的“意义翻译”以及“交际翻译”这两个论点则在翻译界被大家广泛的使用并且获得了共鸣和赞赏,《翻译教科书》就是他十年来对于理论建设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经验和研究的一种总结,其为翻译界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这些学者坚毅的探索精神以及十分端正的学者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笔者认为翻译的理论教学里面需要尽可能地将以汉学教育作为主要的基本,然后将西方的教学作为辅助,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将我国目前一些翻译名家的主要成果去进行讨论以及使用,当然所谓的名家也会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产生很多理论矛盾的问题,这些还要求我们能够对其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感知。对于一些国外翻译学家的相关理论成果也要适当的有选择性的学习及探究。

四、结束语

一位优秀的翻译者是有心者,用正确系统的理论武装自己;用丰富的实践真知充实自己;让翻译理论与实践完美地融合,诠释出最完美的译文。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是几句话就能够阐述清楚的,每个人对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发展,我们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总结前人的经验,取精华、去糟粕,找出新的思路,为理论体系以供支持,共同支撑翻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研究之用及其可能的出路[J].中国翻译,2012(01).

[2]黄振定.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J].上海科技翻译,2003(01).

[3]穆雷,邹兵.翻译的定义及理论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J].中国翻译,2015(03).

猜你喜欢
翻译理论关系实践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