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2019-10-08 05:03王旭王晓燕孙震隋福荣刘爽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糖尿病

王旭 王晓燕 孙震 隋福荣 刘爽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从该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患者中挑选70例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患者纳入该次研究,随机划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序列,每组均为3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内科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甘精胰岛素进行干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大便潜血转阴时间。结果 在常规内科方法进出上采取甘精胰岛素进行干预后,研究组在患者临床疗效、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大便潜血转阴时间的对比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上消化出血,采取甘精胰岛素进行联合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缩短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8(a)-0032-02

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常见便血、胃肠出血等症状,更加影响患者健康,加重患者慢性病情,有的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常规内科方法治疗效果已经证实较为有限,因而寻找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较为关键[2-3]。基于此,该院以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70例患者为对象,开展了该次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从该院收治患者中挑选70例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患者纳入该次研究,随机划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序列,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内科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甘精胰岛素进行干预。对照组组内有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为43~74岁,平均年龄为(56.25±5.76)岁,糖尿病病程时间统计显示为4~13年,平均为(7.93±4.06)年,合并上消化出血病程时间为4~33 d,平均为(9.35±5.57)d;研究组组内有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为43~74岁,平均年龄为(56.25±5.76)岁,糖尿病病程时间统计显示为4~14年,平均为(7.86±4.37)年,合并上消化出血病程时间为3~35 d,平均为(9.84±5.64)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70例研究对象均经诊断确认为糖尿病;②胃镜检查和CT检查后后确诊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排除标准:①患者有肝肾等各类器官功能异常;②合并癌症;③患者精神异常,不能与医患正常沟通;④下消化道有出血症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常规进行止血等操作,之后插入胃管,每5 h经胃管向内注入1 500 U止血酶。选择潘妥洛克(批准文号H20160486)进行静滴,剂量为40 mg/次,2次/d,分别于早晚使用。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况进行补液,液体总量控制在2 500~3 500 mL,主要组成为:5%葡萄糖1 000~2 000 mL,生理盐水400~800 mL,复方氨基酸400 mL,并酌情补充氯化钾和维生素。采取上述常规内科方法进行干预后,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留作日后查看。

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内科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甘精胰岛素(国药准字J20140052)进行滴注,初始滴注剂量为10U/d,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血糖变化随时增加或减少剂量,保证患者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区间内。

1.3  观察指标

该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患者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临床疗效的分级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的认定细则为:经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处于正常区间内,利用胃镜和CT检查可见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便血情况消失;有效的认定细则为:经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处于正常区间内,利用胃镜和CT检查可见上消化道出血大幅改善,便血情况基本消失;无效的认定细则为:经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仍异常,利用胃镜和CT检查可见上消化道出血无明显改善或无变化,仍然存在便血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

对照组显效11例,占31.43%,有效14例,占40.00%,无效10例,占28.57%,治疗有效25例,治疗有效率为71.43%;研究组显效22例,占62.86%,有效10例,占28.57%,无效3例,占8.57%,治疗有效32例,治疗有效率为91.43%。研究组在治疗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水平

对照组空腹血糖为(6.28±2.47)mmol/L,餐后2 h血糖为(9.86±3.49)mmol/L;研究组空腹血糖为(7.46±2.83)mmol/L,餐后2 h血糖为(8.75±3.03)mmol/L。研究組在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大便潜血转阴时间

对照组患者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为(5.72±2.67)d,研究组患者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为(4.08±1.83)d。研究组患者在大便潜血转阴时间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当前已经成为了困扰全世界人民的常见疾病,由于该病病程时间长,有的甚至伴随患者一生,患者在生活中需要长期服药和计划饮食,因而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不利影响。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发生于屈氏韧带以上的位置,短期失血量一般不超过1 000 mL,临床可见呕血、便血等表现。若患者在短期内出现大出血,则很有可能危害生命健康[4-6]。常规内科治疗主要通过止血酶止血以及补液手段达到治疗目的,但患者若合并糖尿病,则治疗效果欠佳,这多是由于糖尿病可能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诱因。糖尿病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较多,例如影响胃肠正常功能和菌群正常以及植物神经病变、血管并发症等,其中胃肠功能和血管并发症方面对上消化道出血尤为影响大。该次研究显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的研究组在患者临床疗效、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大便潜血转阴时间的对比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取甘精胰岛素对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进行联合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缩短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庆,支永发,汪志强,等.3D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華消化外科杂志,2017,16(6):571-574.

[2]  范小丽.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患儿的急救和临床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124-125.

[3]  曹永刚.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的临床治疗及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7):23-24.

[4]  李晓娜,王旭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1):4-7.

[5]  李娟妮,高麦仓,浩育盈,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于PCI术后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5):621-624.

[6]  陈红雁.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5):147-148.

(收稿日期:2019-05-11)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